乐业善教,享受幸福教育
2017-11-09朱卫兵
朱卫兵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首创,谢尔顿、劳拉·金给积极心理学下的定义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以“幸福”为核心的人类一切积极向上正向心理。对于教育,特别是对于教师来说,这门科学很有研究、学习的价值。目前为数不少的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少教师幸福感不强,甚至心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主要与高强度、超长时间的工作有关,当然也有来自学生管理、家长、社会的压力,还有升学评比、职称评定等多方面的因素,诸多原因造成了教师厌教、怠教的心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如何乐业善教,享受幸福教育呢?下面交流一下个人感受。
一、定性定心,增强职业认同感
“人啊,你要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话。这句哲理名言,其要旨,就是提醒人们:人的最大弱点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有一则顺口溜这样说:
一岁出世亮相,十岁天天向上,二十岁远大理想,三十岁蒸蒸日上,四十岁奋发图强,五十岁基本定向,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搓搓麻将,八十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一百岁挂在墙上。
这个顺口溜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不一定全对,但只要你认可了一种人生,然后去做,人就不会痛苦。人最痛苦的可能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我们也许曾经考过研,经过商,当过官,改过行,我们试过,努力过,最后我们仍然从事教育行业,这说明我们这辈子与教书有缘,与学生有缘。你曾经追求的那些东西,并不适合你,四十不惑,到现在对人生还稀里糊涂,心性不定,踌躇彷徨,这山望着那山高,那怎么能不痛苦呢?这种痛苦,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应该定心定性,学会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认同自己的职业,踏踏实实做一名教师,心理踏实了,人才会幸福。曾国藩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那怎么可能有幸福感呢?
二、转换思维,强化教师自豪感
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伞的,二女儿嫁给了洗衣店的!老太太天天担心,晴天她担心大女儿伞卖不出去,雨天担心没人找二女儿洗衣服。有人告诉老太太,晴天二女儿生意兴隆,雨天大女儿生意兴隆,您女儿家是天天进钱啊。
大凡事情都有两面,樂与忧全在你看问题的角度,人常常容易悲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训练,转换思维,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让乐观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做老师,这有什么不好呢?换个角度看,你也许觉得,做个老师,挺好。做老师的好处,至少有下面几条:
1.心态永年轻
与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当老师的自然而然就会被感染,被熏陶。什么烦恼、忧愁都荡然无存。孩子们就是阳光,能刺透心里的雾霾,让人心感到敞亮,让你永葆青春。
2.生活有规律
上课、下课,休息、工作,朝六晚九的生活,都得按照作息时间表来,作息时间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生活就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对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许多老师上班的时候精神抖擞,假期在家反而这里痛,那里不舒服,那就是生活没有规律造成的。
3.带薪休假多
周六周日、中秋国庆、寒暑假,一年有两三个月的休假时间。假期可以读书、健身、旅游,带薪休假,自由自在,想去哪就去哪,想干啥就干啥。
4.桃李满天下
尽管物质上不算丰厚,尽管没有伟业壮举,但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耕耘,会不时收到学生节日祝福短信,收到你用心关注的那些学生的亲切的问候。翻翻毕业学生的照片,如数家珍,桃李满天下,洋溢着快乐和幸福,这种幸福只有当老师的才能体会到。
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我们是谁,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快乐和不快乐,幸福和不幸福,全在你的心态上。做老师不是不好,而是你没有想过做老师的好,如果你再仔细想想,恐怕又会多出几条。转换思维,认同自己,为做一名老师而感到自豪,我们才能春光满面,幸福快乐。
三、读书学习,搭建精神栖居殿堂
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呢?
一是教学的需要。读书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可是我们很多教师工作以来,只读过两本书,一本是教科书,一本是教参书。如此狭隘的视野、贫瘠的思想,如何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我们要读一些教育专著,也要读一些文学经典,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文化思想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自信满满地站在课堂上,被学生认可,甚至崇拜。
二是搭建精神栖居的殿堂。诸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与物质金钱相关,但不取决于物质金钱的多寡。很多富豪会生出“穷的只剩下钱”了的感慨。空虚、寂寞不断侵蚀着他们的心灵。同样,我们一些老师,60岁退休,教学生涯一结束,就无事情可做,只能在家抱抱孙子、看看电视、打打小牌麻将聊以自慰。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是教科书,看的是参考书,改的是教辅题,没有走进高层次的阅读之境,到头来,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只能随着退休而终结自己的精神生命。
生命本不该如此。只有那些心灵富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有幸福感,才能健康长寿。我们应该在精神世界里为自己搭建一座殿堂,让自己的心灵安家,让自己的心灵有依赖、有归属感,我们要提前为60岁做准备,而事实上,这个准备的过程,会使你不断强大、不断增值,还可能使你成为单位里的优秀分子,甚至更大范围的教育名人,这样你不仅不用担心自己工作去留的问题,还会有“更上一层楼”的乐趣。你的生命因读书而受到滋养,你的一生也因此拥有了幸福的本钱。
四、找准节奏,平衡工作生活两不误
有人说:“二十岁谈婚论嫁,三十岁刚做爸妈,孩子小时时牵挂,四十岁养老育儿,五六十岁又得考虑儿女成家、哄孙带娃。”是啊,哪个年龄段没有事情呢?家务事永远都做不完,当学校、家庭都需要我们时,每天的生活都十分紧张,这就需要我们找准节奏,平衡工作、生活的关系,不然学校、家庭两边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怎么能没有烦恼呢?
该如何平衡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规划、管理好时间,安排好公事、私事。比如,学校考虑到老师们的生活难处,取消了晚办公、晚坐班。那么工作日的晚上老师就可以在家做做家务、带带孩子、改改作业、看看电视。工作日到学校办公上课要讲究质量,也要讲究效率。需要白天做的家务事放在周六周日来做。妥善地处理好工作、生活的事情,就会有幸福感。
五、寓教于乐,享受教书育人乐趣
生活因激情而忙碌,因忙碌而充实,因充实而幸福,这是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更要学会在忙碌中寻找到职业的快乐。梁启超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教师的职业有什么乐趣呢?梁启超下面这段话给了我们启发:
“第一,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
梁启超所言快乐的四个层面,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发现职业的奥秘,过程是快乐的;二刻苦奋斗是快乐的;三竞争胜利是快乐的;四专心做事是快乐的。
作为老师,有哪些快乐呢?当你用心备课,上课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时,你快不快乐?上课时,当你发现你与学生心灵碰撞师生都激发出智慧的灵光时,你快乐不快乐?当同事、领导高度评价你时,你快不快乐?当公布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时,你快不快乐?当学生把你当作父母兄长一样信赖敬重时,你快不快乐?当你因工作努力被评优评模时,你快乐不快乐?做老师的快乐太多了,只要我们潜心教学、专心教学,就会从学科教学中、班级管理中、与学生的交往中,获得无限乐趣,从而享受教育的幸福。
让我们做一个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