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功能对等看《挪威的森林》的林、赖译本

2017-11-09夏君妍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翻译

夏君妍

摘 要:《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被世界各地翻译出版,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第一版是由林少华翻译,在台湾是由赖明珠翻译为主。其中林少华的译本被评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部文学译著之一”。本论文将基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别从词汇角度、语篇角度展开对原文本和译本的比较分析。经过对比研究,以期探究林、赖在《挪威的森林》的翻译中根据自己对语言文化的不同理解,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功能对等。

关键词:功能对等 翻译 挪威的森林

一、关于《挪威的森林》在中国的译介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是以恋爱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一群孤独、困惑、充满丧失感的年轻人的形象。这部小说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不断被翻译出版。在中国也受到广泛的消费,催生了经由林少华、赖明珠、叶蕙等人翻译的中译本,其中,以林少华和赖明珠的译本最受大众接受也最为人称道。

林少华是中国著名的译者,特别是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有着很好的口碑。村上的作品有30部以上都是由林少华翻译介绍来到国内,他是翻译村上文学最多的作家。林少华有着深厚的中文功底,他坚持文学翻译不仅要正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更要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的美。但也有学者认为其辞藻华丽,实则为过度修饰。赖明珠主张翻译要尽量保持原文的特色,她的翻译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很大程度上忠实于日语的词义、语法、用语习惯。她认为翻译要遵循原作的意思,译者不能有自己的风格,不能在原作的基础上融入译者自己的语言。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赖译本尊重原文,通俗易懂,保留了原文的特色。也有學者认为其译本虽然忠实原文,但过于注重原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有些部分的处理则显得尤为生硬。

二、关于奈达“功能对等”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翻译理论家,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奈达著名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自20世纪起,给翻译界带来了重大影响。奈达于1964年在《翻译的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后来改其称为“功能对等”。奈达对其定义为:翻译,即在译入语中选择一种既贴切又自然的表达方式来展现原文的各种信息。最重要的是,意义,然后是文体和风格。语言的“功能”是语言在被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的语言其音声、语法、表达习惯等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可以有一样或者是类似的功能。功能对等简单来说就是比起与翻译的目标语言形成形式上的对等,而是要追求两种语言所持有的功能的对等。奈达认为好的翻译不应该过于拘泥于形式上的对等,应该尽可能地找到与原文最贴切的对等语,使目标语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尽可能地贴近源语读者的感受,即读者反应等值。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对《挪威的森林》的两个译本作比较研究,探究其对原文的翻译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功能对等。

三、《挪威的森林》林、赖译本的比较

(一)词汇层面的对等的考察

“僕はいつか話題を見つけて彼女に話しかけてみたが、話はいつも途中で途切れてしまった。それに加えて彼女のしゃべり方にはどことなく角があった。”

林译:我搜刮了几个话题跟她搭话,但总是半途而废。而且她的话里似乎带点棱角。

赖译:我试着找了几个话题跟她聊天,但总是说到一半就接不下去了。而且直子在说话时总是多设防。

“見つける”是找出找到的意思。“話しかける”在这里是搭话、攀谈的意思。林译很准确地传达了搭话的意思,并且“搜刮”一词很生动地再现了主人公和直子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而尴尬的境地。赖译虽然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但是此处用词却不如林用的精妙。“角”在日语中有角落拐角的意思,也有不圆滑、棱角、与他人冲突的意思,表示性格的尖刻之处。这与汉语的“棱角”是一样的意思,笔者认为赖译的“多设防”不如林译的“带点棱角”忠实原文。而且与后文中主人公猜测直子有些生气“腹を立てているように見えた”相照应。

“もしできることなら直子を抱きしめてやりたいと思うこともあったが、いつも迷った末にやめた。ひょっとしたらそのことで直子が傷つくんじゃないかという気がしたからだ。そんなわけで僕らはあいもかわらず東京の町を歩きつづけ、直子は虚空の中に言葉を探し求めつづけた。”

林译:如果可能的话,有时我真想将她一把紧紧搂在怀里,但又总是怅然作罢。我生怕万一因此而伤害了直子。这样,我们继续在东京街头行走不止,直子在空漠中继续“苦吟”不休。

赖译:我也常想,倘若可能的话,希望能够抱一抱直子,但总是犹豫了半天便作罢了。因为也许直子会因而受到伤害也未可知。因此我们仍照旧在东京街头闲荡,而直子也照旧在虚无缥缈中寻找适当的措辞。

“迷う”的意思有迷失,迷惑;不知所措,茫然失措;迷恋,贪恋。在这里的意思是不是所错,茫然失措。赖译的“犹豫半天”和林译的“怅然作罢”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但是“怅然”一词的运用描绘出人物内心挣扎过后放弃的失意不乐的心境,原文中的“が”流露出来的转折意味,通过“怅然”一词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前文中主人公想要拥抱直子的愿望但又求而不得的内心的失落。对于“探し求めつづけた”的翻译,林译是“苦吟”不休,赖译是寻找恰当的措辞。原文的意思是不断地寻找措辞,赖译更加忠实原文,而林译的“苦吟”不能直观地给读者以原文的信息。

(二)语篇层面的对等的考察

“十八年という歳月が過ぎ去ってしまった今でも、僕はあの草原の風景をはっきりと思いだすことができる。何日かつづいたやわらかな雨に夏のあいだのほこりをすっかり洗い流された山肌は深く鮮かな青みをたたえ、十月の風はすすきの穂をあちこちで揺らせ、細長い雲が凍りつくような青い天頂にぴたりとはりついていた。”

林译:即使在经历过十八度春秋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连日温馨的霏霏细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十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紧贴着仿佛冻僵的湛蓝的天壁。

赖译:就算在十八年后的今天,那片草原风光也仍旧历历在目。绵延数日的霏霏细雨冲走了山间光秃秃的地表上堆积的尘土,漾出一股深邃的蓝,而十月的风则撩得芒草左右摇曳,窄窄长长的云又冻僵了似的紧偎着蔚蓝的天空。

这一部分的环境描写可以看出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的差异。对原文中的描写景物的长句,两位译者都酌地断开,分小句翻译,这一点来看,他们都没有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而是根据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适当地对语序进行调整,使信息内容更加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语言来看,赖译言语朴素,简洁明了,林译辞藻华丽,艺术性更强。“やわらかな雨”本意是柔和的雨,两个译本都是“霏霏细雨”准确地表达出细雨密密飘洒的情景。对于“すっかり”的强调,林译成了“冲洗无余”,“无余”二字简洁明了,既强调了原文的“すっかり”,又呼应了前文的连日菲菲细雨和后文雨后的情景。对于山坡的描写,林译的四字于“叠青泻翠”简洁明快,忠实地还原了“深く鮮か”又不是艺术性。而这里赖译为“一股深邃的蓝”,青在日文中一般是蓝色的意思,但是也有表示深蓝、绿、浅蓝色等颜色的用法,这里是描写的雨后的山坡,应该是翻译为绿色更合适,关于这一处的翻译,赖存在了颜色的误译。最后对于风中芒草和云的翻译,林译用“蜿蜒起伏”和“逶迤”来表达原文中成片的芒草随风摇曳、细而长的云紧贴天空的情景。原文中的“天頂”是顶峰、顶上的意思,在这里是一个比喻,将天空比作顶。林译的“天壁”很准确地再现了村上的这个比喻,令读者如实地感受到原文传达的信息。而赖译直接译作天空,因而遗漏了一个比喻的信息。

四、结语

文学翻译并非易事,需要譯者同时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而且要做到如实传达原文的“形”的同时,再现原文的“神”。不仅要忠实原文的信息,也要保留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即原文忠实的同时也要审美忠实。奈达功能对等指导译者应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对等,要尽可能寻找与原文最贴切的表达,使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感受和源语读者的阅读感受尽可能对等。林少华和赖明珠的翻译基本都内容准确。林译本在语言上更为丰富,在一些动词、修饰语的处理上,基于自己深厚的中文功底,选用与之对等的表达方式,不仅如实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也使译文不失艺术色彩,在审美上达到对等。赖在语言风格上趋于口语化,简洁明快,但在修辞方面的翻译时,朴素的语言将原文的表达简单化,多少有失艺术性。对于文学翻译,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原文字面的意义,也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语言风格等特点,选择适当的策略来传达原文的信息,体现原文的情感与文化。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 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村上春樹.ノリウェイの森 [M].東京:講談社,2007.

[4]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赖明珠,译.台湾:时报出版社,2010.

[6] 柯子刊.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7] 孙守乾. 关于《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本中的归化现象[D].吉林大学,2012.

[8] 陈伯鼎. 林少华翻译风格之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6.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翻译
从文学的社会功用“兴观群怨”看《诗经》翻译之功能对等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The Delivery of the Sense of Hum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kes in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