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探视制度落实中的具体体现
2017-11-09韩贵兰田秀平
韩贵兰 田秀平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800)
优质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探视制度落实中的具体体现
韩贵兰 田秀平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800)
优质护理;重症医学科;探视制度
我院重症医学科开放床位10张,注册护士20名,自1997年成立科室以来,一直实施无陪护封闭式管理。作为医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的示范病区,本科室从各方面下工夫,不断改进服务水平,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2015年1—8月,本科室召开公休座谈会8次,下发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80份、医德医风意见卡340份,通过对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其中,探视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占67%。通过科室护理人员分析讨论,自2015年9月以来,将以往限制性的探视制度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住院患者及家属各80例。入选标准:年满18周岁,能明确表达自我意愿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每组各包括患者40例,家属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家属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21~6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家属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20~7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
1.对照组实施限制性探视制度。探视时间为每日16:00—16:30,每次限制1人探视,其他时间一律谢绝探视。
2.观察组实施改进后的探视制度。①探视方式更加人性化:患者入院后,由首接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介绍科室现有探视制度,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探视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普食的患者,探视时间为三餐进餐时,家属可根据患者饮食喜好送餐,同时在进餐时给予协助,增加了家属陪伴的时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负荷。家属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探视者,或有远方亲戚临时来探望,实行预约探视方式。家属留取科室电话,探视前和科室总责任护士取得联系,以决定探视时间和探视人数。病情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经主治医生同意,家属可陪伴在身边(抢救时除外)。②探视衣物规范管理:改掉以往集中悬挂的模式,由护理班统一管理。设置探视衣保存柜,按照患者的床号放于相应标号的柜内,每位患者配备2件。护理班指导、协助探视人员穿好探视衣,用毕整理好放回原处。患者转科或出院后,送洗衣房清洗,如有污染,及时送洗。③宣教告知到位:利用探视时间,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重点是增加了院内感染的知识教育。第一是手卫生的方法和意义。探视前,护理班教会家属六步洗手法,告知手卫生的必要性。科室入口处,放置手消毒剂,接触患者前后,督促家属规范地进行卫生手消毒。第二是正确戴口罩的方法和咳嗽的处理(用手臂遮挡),让家属感受到科室管理的细节化。④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科室在加强病区管理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安静、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增设探视人员休息室,便于患者家属休息和联络。因科室经常收治急、危、重患者,常存在无家属、无住院费用的情况,科室基础护理篮内增加喝水杯、吸管、卫生纸、毛巾、爽身粉等物品,使科室的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⑤责任护士必须守护在床旁,让患者和家属放心。主管医生在探视时间坚守在病区,以便和家属沟通交流。⑥利用探视时间下发一日清单,让家属对住院费用和护理服务一目了然,有疑问时及时给予解释。
观察指标: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
限制性探视制度是指对探视人数、探视开始时间和探视持续时间等加以限制的探视制度[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的服务需求水平也日益提升。重症医学科是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和监护的场所,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因此,重症医学科更应该重视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护理人员应该跳出单纯技术监护的理念,着眼于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护士和患者家属接触最多的时间就是每日的探视时间。合理的探视制度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增加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从本观察来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不同的是探视制度的改进,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符合优质护理的开展目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1]贾琳,陈亭儒,吴洁杏.限制式探视制度在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60-61.
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