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深入下去
2017-11-08蔡莉莉
蔡莉莉
摘 要: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够严谨,对问题的解答想当然或是对文本的理解浅表化,固式化、标签化。在教学中运用思维训练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深入文本,从而解决解读不够严谨、理解粗浅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逻辑思维 批判思维 深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02
无论是平时的阅读教学还是考试时的阅读题目的解答,阅读教学最常出现的现状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够严谨,对问题的解答想当然或是对文本的理解浅表化,固式化、标签化。
如何解决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运用思维训练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深入文本,从而解决解读不够严谨、理解浅表化的问题。
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思维呢?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谈谈自己的做法.。
第一,运用逻辑思维,使阅读深入到文本之中。在文本阅读与语言表达中,为了保证最低限度的准确与合理,避免滑入虚妄与片面,陷入妄断和诡辩,遵守逻辑规则是一个保障。
运用逻辑思维阅读理解文本,就要从文本多方面寻找依据。首先,我们可以从语言入手,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词语入手,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深入阅读的目的。我在《马嵬》的教学中,带领学生疏通诗意,弄清史实之后,通过诗句细节把握作者态度。文学上谈马嵬之变的文章很多,思想倾向上大多把责任推给杨玉环。李商隐却一反常态,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唐玄宗。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批判的,引导学生从诗歌词语入手,体会作者态度。如“徒闻”,今生都不能相守,来生更不可能,讽刺了他招魂举动的痴心妄想;“空闻”写出逃难途中的凄凉悲伤处境及政治上的失意,“无复”写出作为天子的无可奈何;“当时”“此日”的对比,自己虽贵为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威严,六军不发,逼迫他杀死杨,君威丧失殆尽,却不能号令三军,这个皇帝很窝囊,更是嘲讽和讽刺了唐爱情的失落;“为何”“不及”,当了45年的皇帝却不能保护自己的女人,还不如普通人可以让妻子更幸福,讽刺意味更浓。
这样赏析评价,可以使教学过程落到实处,使学生对文本深入理解,也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避免机械式应答。在这个过程中,执教者仅仅是一个引导者,没有独霸话语权,学生思维被高度激发,课堂活跃,气氛良好。
再如《登高》教学,要理解杜甫的沉郁之情,用王国维对这首诗的评价入手“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悲愁”。学生会从景物的修饰词入手,“急、高、啸哀”,“清、白”冷色调,“飞回”孤寂徘徊,体会作者凄凉。通过“落木”“长江”意象的选择,体会作者的凄凉感。通过颈联中自己8种人生境况的概括,体会作者的悲苦心境。通过尾联“艰难”“白发”的描写,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新停浊酒”原因的分析,体会杜甫郁结于胸、无法排遣的愁苦。这种问题的提出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对具体词语的品读,会加深学生對文本的理解,从而使文本阅读深入下去。
其次,借助于时代背景与文本的逻辑联系,深入理解作者思想,使阅读深入下去。一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的产物,多多少少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要理解作者情感,就要知人论世,了解其生活时代特点。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是王羲之对待生死的看法。第三段中,他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表明对时光无情,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慨叹与悲痛的态度。那么王羲之认为人该如何对待生死呢?这时,就需要结合魏晋风度的名士文化的背景来深入理解对生死的看法了。魏晋时期,长期的战乱离愁,随时发生的生离死别,让魏晋士人意识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于是当时的人们采用不同方式对待人生。有人不以死生为念、顺应自然,如陶渊明归隐田园,过着不问世事,诗情画意的生活;有人及时饮酒行乐,增加生命的密度,以刘伶为代表;有人求仙问道,炼丹制药,祈求长生不老,增加生命的长度,以服用五石散的何晏为代表;有人更加发奋图强,希望有生之年,建立丰功伟绩,以增加生命的厚度,以曹操为代表;也有人自暴自弃,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等生死”“齐彭殇”…对后一种人,王羲之采用否定的态度,认为他们的说法是虚妄的。那么面对飘忽的时光,易逝的生命,王羲之采用怎样的方式对抗死亡呢?他认为山阴道上可以吟啸徐行,兰亭水边可以迎风对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以之兴怀”这些语句都折射出他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深深眷恋。“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在王羲之看来,人生有限而天地无限,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把握刹那间的精神愉悦,若能将短暂的人生高峰体验凝结于笔端,形成于文字,保留那珍贵的审美情感,那也是一种不朽,一种永生。他完成了用文学对死亡恐惧的审美超越。他可以与自然相乐,与友人相乐,与诗文相乐,恰恰是对短暂悲凉生命的积极突围,乐得畅快,悲得深沉,充满强烈的生命意识,令人动容。
借助于时代背景与文本的逻辑联系,可以把文言文阅读深入下去,而不仅仅注重字词的掌握,更重视了文本的情感教育作用。
再次,我们可以建立起生活经验与文本间的类比逻辑联系,对问题分析、判断和推理,使阅读深入下去。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时,第一部分作者从四个方面(穿着、用具、出行、住处)描写了别里科夫生活中的套子。对套中人的卧室描写作用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作者为什么把他住处的描写放到最后,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作用?解答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思考为什么写别里科夫在卧室的表现。作者用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这样写表里科夫的恐惧害怕和战战兢兢,让人不可理解,有怀疑他为了保护自己而伪装的怀疑。这样写对于揭露沙皇专制的统治不够真实,说服力不够。作者为了深刻揭露沙皇专制极权政府的恐怖统治,描写“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一细节。引导学生找到共有的生活体会:关起门来,你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可以暴露出所有的缺点而不用担心外人的眼光。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卧室中主人翁上床盖被这一细节,别里科夫在卧室中、帐子里的表现是他真实的内心体现,这说明他已被吓破了胆把自己深埋于套子中,生怕生活出现一点小变故。以此说明当时社会沉重压抑的气氛,以及专制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这一细节把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深处,让读者从具体的言行中看出人物的精神状态。这样细节的分析与经验带入式思考,会使阅读深入下去。endprint
第二,运用批判思维,使阅读深入思想深处。批判不是否定、挑刺、吹毛求疵,它是一种立足于自我质疑与求证的反省性思维。它强调质疑,合理的求证以及审慎的断言。批判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了说服自己进而说服他人。
运用批判思维,使阅读深入下去。首先,我们还可以批判文本中的词语使用,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比如教学《祝福》一课时“故事”一词的使用,这个词语使用在祥林嫂的遭遇上恰当吗?小说有一句话,祥林嫂失去了阿毛之后重回鲁镇,在叙述祥林嫂失去阿毛的遭遇时,文中屡次使用了“故事”一词:
“这故事倒颇有效。”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上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就被大家厌弃了的。”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用“故事”恰当吗?“故事”是什么意思?通过交流,学生理解了,“故事”通常是虚构的人和事,而且通常是用来消遣和谈笑的。那么,祥林嫂失去儿子的事是虚构的吗?她真的是在讲这件事和大家聊天吗?显然不是。她不是在讲故事,她是在倾诉她的悲惨遭遇和生活惨状。那么,鲁迅先生选这个词有什么深意呢?学生立马领悟到:这说明人们不是真的同情祥林嫂,而是把她惨痛的遭遇当成生活的谈资,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一来,鲁镇人的麻木、冷漠,祥林嫂后来的悲惨结局也就不难理解了。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只知道祥林嫂命运悲惨,惨到什么程度,那就不了了之了。这样的阅读,没有触及文章的灵魂,也就很难触动学生的灵魂。但是,如果教师像上面一样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去引导学生理解,就会深刻和深入的多。这样的解读就不是浮在表面上,而是有了深度和内涵。
其次,我们对于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固化的东西也可以批判性认识,从而更深理解作者用意。如对《合欢树》主题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母爱”上,甚至单元导语也给予這样的暗示:“母爱更是无私、博大,子女永远无法全然报答。”显然,这个导语将理解直接指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与无奈。除母爱母题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它是作者个人命运 的写照:合欢树从弱小,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去有相似之处。《合欢树》的内涵显然不只是母爱,还表达了生命的偶然、孤独与无助。母爱是这篇文章的母题而非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作品为原点扩散性怀疑批判,逐步养成“学贵有疑”的思想品质。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深度学习与前贤论述可谓一脉相承,鼓励学生在学习、理解基础上的质疑批判,使阅读教学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崔晨香.《聚焦于“文化”的探究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7
[2]袁菊.《高中语文“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10
[3]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 《阅读研究》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