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给孩子的想像插上翅膀

2017-11-08王娇平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归纳总结

王娇平

摘要:怎样激活孩子的想像,让想像插上翅膀呢?这需要从学生的童心出发,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巧设设计问题搭梯,以年段目标为侧重点,指导学生愉快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关键词:激活想像;童心世界;问题搭梯;归纳总结;情节把握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033-02

孩子的想像就像一扇紧闭的窗户,当我们推开时窗外百花盛开,满园春色。如果我们在习作教学中推开了孩子那扇紧闭的窗户,唤起了学生的记忆,点燃学生的想像,学生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1.关注童心世界,激活学生思维

往往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比我们成年人还要敏锐,关键是你能否关注了童心世界,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点燃学生的记忆,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是一篇想象作文,然而很多老师却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这样一次关于想象的习作变得毫无生趣。在本次习作中,我巧妙地设计了切中童心世界的导入语:

教学片段:

"同学们,想象是神奇的,在想象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飞上宇宙去星球历险,可以潜入海底探秘,可以回到越遥远神秘的古代,也可以穿越到未来世界等。在想象的世界里,植物可以唱歌,动物可以开口说话,童话世界里的灰姑娘也会和你相遇,想象让一切都是可能的,现在让我们静静地想象吧。"在叙述的同时,我配上了相应的图片,使学生在文字和图片的双重影响下一下子激活了思维,打开了话匣子。

環节评价:这段话看似简单,但却是以儿童独特的奇幻世界为出发点,进行巧妙设计的。从学生习作反馈来看,本次学生材料丰富,有的是想象到星球大战,有的想到了恐龙世界,有的想到历史事件"圆明园的毁灭",有的想到了十年后师生的相聚,同学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2.巧设问题"搭梯" ,丰满习作内容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作有了好的主题思想内容,还需要一步步有序地生动具体地进行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为学生习作"搭梯"。在本次习作中,我根据本次习作奇思妙想的想像的特点,巧妙地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搭梯,为学生的具体习作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教学片段:

师出示问题:

(1)在想像中如果可以,你最希望到什么地方,做什么,那里是怎样的情景?

(2)在想象中,你最希望一起去的同伴是谁,为什么?

(3)你最希望看到什么场景,遇到谁,它是什么样子的,有怎样的奇遇?

环节评价: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都有场景、角色、人物、情节来支撑,所以我提出来问题中囊括了这些重要因素,让学生心里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想像。同时,你会发现,这几个话题中,出现得最多的是"最"。学生会在头脑中进行筛选,形成比较能体现自己兴趣爱好的内容情节,并根据自己的想像丰满了想像中的人物、环境、情节,学生的习作效果很好。

3.善于归类总结,突破思维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滔滔不绝,但一落实到笔头就会困难重重。其实,学生在具体习作中还存在许多的拦路虎,如题目的拟定,如何开头等。有的学生见多识广很会借鉴,拿来就用;有的学生很自信很有创意,能够自成一格,但是大部分学生却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多地预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为学生排忧解难,指点迷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开头,部分学生很有困难。

教学片段:

师:这篇文章可以怎样开头呢?

生:有一天,我看了一部动画片,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生:一次,我捡到一块灵石,突然……

生:在未来的21世纪的一天早上……

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了这样的归类:(1)做梦引起想像(2)看书或看电视引起想象(3)直接开门见山(4)玄奇的式的开头等。

环节品析:教师的归纳总结给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分类整理,让学生通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有效地突破了部分学生的一个难点,并且对于这种类型的文章开头,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有的学生还有了创新。

4.重视情节把握,理清思维途径

小学高段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习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混乱的情况。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很快把握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进行引导呢?学生的习作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然而思路却是连贯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表格来展现学生的思维路线。有个学生在填写思维单是这样的:

习作重要情节

环节评析:这个学生在填写题单时,把重点情节进行了这样的填写"恐龙的灭绝场面、恐龙追我们的场面、我和一只小恐龙成为好朋友的场景"。学生一下子就给她提出,应该把第一个场景写在最后。所以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对习作的主要情节进行了把握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的透视,能够更清楚地把握自己的思维,有助于理清自己的思维,写出更有条理的想像习作。

参考文献:

[1] 冯会杰.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OL].学周刊,2016,(36):179-180.

[2] 王耘.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02):9-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纳总结
浅析助词「は」和「が」用法
抓住三个教学重点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单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