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
2017-11-07李士娇
李士娇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品质,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可以控制人的心智,发现并培养人类心理积极的一面。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性、综合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积极心理学;培养实践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越来越看重应试人才的英语能力,这对于各阶段的英语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然而,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高中英语的教学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由于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枯燥、乏味的情况,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接下来,本文将具体介绍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实际课堂中利用积极心理学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
一、展现教师的积极风貌,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人是一种感官动物,课堂上教师干净整洁的外在形象以及积极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这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教师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就要先从展示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做起。从外在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外表的整洁,穿着干净得体的衣服,注意头发、指甲等细节。事实证明,学生对外表整洁得体的教师更有亲近之感,更想要和这样的教师多接触,同时在他们面前展现自己好的一面。从内在来说,教师的精神风貌更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及情感的因素。教师温柔婉转的气质,洪亮饱满、充满正气的声音,循循善诱的讲课方式,洋溢着笑脸的面庞以及热情高涨的精神状态都会引导学生渐进积极的学习状态。对于英语成绩一般或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的耐心讲解、积极鼓励都对他们有积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重拾信心,建立正面的学习态度。在教师干净整洁、乐观积极形象的长期影响下,学生也能够从老师身上获得积极的影响,这帮助他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充满信心地面对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设计多种课堂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中,正面的情绪由成就感、意义感和愉悦的感觉组成,教师应当从这三方面入手,设计出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有所收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快感觉,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注重对英语的运用。常见的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活动有比赛读绕口令,扮演英语情景剧或者英文辩论等。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此作为学习资源加入英语课堂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学生喜爱的美剧片段、喜爱的名人演讲等。此外,教师还应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有利于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高中英语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之余,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生形成平等和谐的关系。拥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后,课堂上的氛围也自然变得活跃了。此外,教师还要通过需要小组内合作的活动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无障碍,这样便不会出现学生在课上沉默寡言的情况了。
三、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积极的学习态度
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学生之前所取得的成绩,是一种来源于自我认识的观念。因此,想要从根源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要多给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机会。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爱展现自我的天性,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面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引导他们不灰心、不气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前行。对于英语成绩还不错的学生,教师要告诫他们戒骄戒躁,更加深入地学习英语。在课堂上,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水平安排难易不同的任务,不让基础差的学生掉队,也不让成绩好的学生无所事事,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此外,教师还应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和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答对问题,教师可以予以一个肯定的微笑;学生的一次作业字迹工整、态度认真,教师可以写一句简单的评语。这些简单的举动都可以让学生的信心倍增,以更高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中。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正处于从青涩稚嫩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学生不免会在学习中产生困难和瓶颈,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地正视这一问题。教师应当熟悉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将自己积极的风貌展现出来,为学生做好榜样,并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灵活巧妙地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中英语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