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2017-11-07李俊
李俊
摘 要:为落实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为体现当今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多元化,教师需要对教材目标和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与融合,以实现由“教教材”向“学教材”的转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采用主题活动式教学有助于对二次备课起到总体设计和内容把握的作用,同时将实际生活的情景案例融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中学,切实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主题活动;高中信息技术;实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我通过在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发现,采用主题活动式教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合理的开发、重组和运用,将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主题活动的内涵
主题活动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主题”和“活动”这两个词。“主题”是指预设的意义中心或意义点,是活动的主导和核心所在。“活动”是指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探索、变革、改革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关于信息技术主题教学的价值,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在以下三个维度上对学生发展是有益处的:(1)全面发展,从单纯技能到综合素养。(2)回归生活,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3)发展高级思维,主题式教学很好地解决了任务驱动带来的操作单一、模仿教条等问题。
二、采用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原因
信息技术是一门时代感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而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可能赶上技术发展的潮流,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在遵循教材教学目标要求和遵守规定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水平,对课程教材内容进行二次重新整理加工。让整个教学活动置身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强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并促进学习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实施
1.重视课程内容规划设计
课程内容规划设计是主题活动式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也考验教师整合教材和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为此,我在进行课程内容规划设计的时候,改变了以往以单独一个课时为单位的备课模式,在不违背教材教学目标要求和遵守规定课时的前提下,实行以整个单元章节为整体的教学规划设计。教师先不急着备课,理顺各个小节知识点的架构脉络,站在整个教学单元思考的高度,把各个知识点认真梳理一遍,环环相扣,有机地串联起来。
2.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善于观察和体会生活,积累和提炼相关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第一时间以信息技术的手段反映在课程内容中,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例如,我在讲授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模块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三章“计算机中的声音世界”教学内容的时候,在确立了以声音采集?邛声音处理?邛声音合成为主题活动线索后,就开始设计“学做声音编辑师”的主题活动。为此,我还专门制作相关的教学资源包学习网站,分成上下两部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还有,以下是我刚结束的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模块教材《多媒体技術应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内容,学生作品展示我设计的主题活动“班服DIY”,因为恰逢学校的校运会举办在即,我抓住学生都希望能设计一套炫酷、实用、独一无二班服的心理特点,将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内容与班服文化有机结合,让他们不但可以展示自己的班服设计理念,而且还展现了自己高超的图像处理技术,成就感满满的。
虽然主题活动式教学有其独到的优势,但也不是不加选择地使用,要从符合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水平的特点出发,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但也需与时俱进。我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学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3).
[2]林锦添.主题活动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3).
[3]张桂敏.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主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4]翁锦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主题式教学的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4(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