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探析

2017-11-07王资姿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游戏教学有效性

【摘 要】游戏教学作为教学和游戏结合的产物,有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同时,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价值。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游戏;数学游戏;有效性;游戏教学

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与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游戏是提高课堂活力的有效方法,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游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是课外的科学知识。所谓数学游戏,一般是指把数学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美国学者金贤在八十年代就做过此类研究,他引导阿拉巴马州的教师,把数学游戏成功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结果备受学生喜爱。它能让学生喜欢数学进而去探究数学,体会到乐趣到智趣的一个过程。小学数学的有其特定的学科特性,数学游戏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关于数、量、形的数学概念。因此,鉴定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应从这些目标上去考虑。

二、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理论基础

1.愉快教育理论

在研究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提出了愉快教育,至此,这一理念进入教育领域。首先,“愉快教育”的主旨是使学生愉快主动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苦学变为乐学,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活动,愉快地成长。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幸福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的和谐发展备受关注。其次,“愉快教育”认为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因此,提倡学生学习过程由好学变为乐学的过程。另外,愉快教育还体现为一种教学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愉快教学强调一个融洽和谐的师生合作氛围,教师充满着爱的去教育学生,使之在愉悦的环境和体验中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2.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皮亚杰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形成一些抽象思维,是形成数学技能的基础过程,儿童可以获得思维的可逆性。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增长,可以逐渐用抽象的数学符号来代替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发展的,这也是尤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没有完全形成之前,很难去理解数学的思维和数学概念,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与小学生的世界联系起来,用一些具体的事物加深其对抽象的数学符号,或数学概念的理解。而游戏教学恰恰是搭建二者的桥梁。

三、小学数学游戏的价值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游戏具有其存在和使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师而言

(1)优化教学,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很多孩子认为计算是很枯燥的,在课堂中我会告诉学生“计算可以很有趣!”《有趣的毛毛虫》游戏中,孩子们为了使毛毛虫更长更漂亮。乐此不疲的一道接一道的连接着,不时地喊着“又长了一截。”数学游戏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可以优化教学活动,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

(2)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玩碰球游戏,如两数合起来是8,我说“我的1球碰几球”,学生答“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有教师平等的参与游戏中,营造了和谐的关系,这也正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2.对学生而言

(1)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3的整除特征”时,我先写出一个数“5247”,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考考我看我在不计算的情况下能否快速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难住老师。但老师的“特异功能”让学生感到十分讶异。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最大的心愿。

(2)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记忆我最棒》的游戏中,为了显示自己记忆的实力,孩子们想出各种方法来进行记忆,这让老师也从中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还有助于后续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游戏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的源泉,这个平台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进而解决问题。

四、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有其教育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高其使用的有效性,并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知识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但是我们也要关注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厘清游戏的观念认识

首先,教师本身要厘清对游戏观念的认识。要利用好游戏教学法,教师要把握游戏的本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融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我们不能一味地把工具性和本体性对立起来,其实在实践中合理利用,找到其切合点,可以达到其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有快乐的体验,而且可以学到东西。

2.不断开发数学游戏资源

现有的数学游戏资源有限,但是经常使用同一游戏教学的形式不免显得单一和枯燥。如何开发多样性、趣味性、竞争性的游戏资源,仍然需要教师从生活和周遭世界中去留意,观察和挖掘。同时,这也是教具和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部分,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新的挑战。

3.发挥游戏精神,融合数学游戏与教学

游戏精神可以概括为自由,体验和创造三个主要特征,它们是游戏教学的灵魂。因此,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应该贯彻这三种精神。如果教学能赋有游戏的精神,具有其自成目的的精神,无主体的精神,积极开放的精神,具有其不断生成的精神,对话的精神,那么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4.注意小学數学游戏教学的可行性

儿童的游戏世界丰富多彩,游戏种类琳琅满目,教师需进行合理的甄别和挑选。游戏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小学数学的学科特征,又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课堂秩序管理需同步进行。因为,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往往会导致教学秩序难以维持,游戏规则的制定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需要一整套系统的游戏规则。可以说,游戏教学的内容和规则是通向游戏教学彼岸的法宝。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2](荷)约翰·赫伊哈津著.何道宽译.游戏的人:文化中的游戏成分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3](美)约翰逊等著.华爱华译.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冯季林.教学的游戏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5]马蓓.魅力游戏,快乐教学——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6]倪谷音等.论愉快教育[J].上海:上海教育科研,2010.

[7](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8]王春燕.以游戏的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作者简介:

王资姿(1987.11~ ),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本科,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游戏教学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