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17-11-07吴青燕
吴青燕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使得美术教学逐渐成为国家教育部分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多样性的课堂活动融入其中,并且为学生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动手、交流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并可以借此完成创作欲望。因此,美术教师应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必要的教具,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1加强社会实践
丰富的想象力主要是建立在已有表象上,并对现实世界进行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想象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累积而成的,只有具备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才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想象力[1]。教师应该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进行观察累积丰富的想象素材,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生活素材的累积将极有可能造成学生想象力匮乏的现象。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为学生收集资料,并在課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以及语言素材,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施储备量,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感受到美术的美丽,并充分发挥主观意识、利用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大胆的创作。例如教师在进行“家乡的山林”这一部分教学时,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将家乡的山林美景通过语言形象的表达出来,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各种山林美景的图片或者优美的文字描述,并让学生根据同学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想象,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山林美景的视频并配合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分为下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能力,将图像中生硬的山林美景具象化、生动化、形象化,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自然美景的美妙之处以及山林景观壮丽秀美,并促使学生可以将这种美丽的景象通过画笔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在绘画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小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为同学们介绍创作的灵感及背景,进步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2]。
此外教师在课堂极爱学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在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注重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或是利用课余的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而在户外通过实地实物写生的方式也是有效提高学生想象力方法措施,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素材累积起来,从而为今后的创作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3]。
2丰富教学活动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孩童的天性,是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天性好动、活泼、热爱游戏的特点,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营造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且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情景,并利用游戏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游戏主题并自主进行游戏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故事题材,让学生根据题材中所描述的内容自行编排游戏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4]。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影音资料、朗诵等,并可以在为学生讲授课堂教学内容是加以配乐,为学生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在多姿多彩教学环境中通过发挥想象力,将影像中的色彩、画面以及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美画面在脑海中具象出来,促使学生在这样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5]。由于每一位学生成长、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勇于将自身的想象融入绘画过程中,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出对生活、学习的热爱,并可以将自己独特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这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在学生展示作品后给予及时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得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断开阔自己思路,而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缴入以下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第一,增加练习。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增加练习内容,在学生绘画之前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题材,使得学生可以将这些内容有机的融合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第二,开办展览活动。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所创作出的美术作品张贴在黑板的一侧,并组织学生进行评比活动,先以自评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后再以小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肯定学生作品的同时适当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同时对进步较大且完成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有力基础。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6]。
综上所述,有效美术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可以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因此美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完善课堂教学方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有力基础。
参考文献:
[1]桂婷宇.浅谈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要性[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1):259-260.
[2]魏冠瑛.试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161-162.
[3]曹丽华.浅谈美术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43-144.
[4]刘凯.美术教学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5(11):325-325.
[5]徐佳.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4):171-171.
[6]马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7,14(8):139-147.
注:本文是珠海市香洲区2016-2017年度香洲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小学中年级段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KT066)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