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
2017-11-07李晓燕
李晓燕
【摘 要】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时期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好的幼儿教育不仅仅丰富了孩子的见识,更能开发学生智力水平,培养孩子兴趣,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伴随人的一生,因此,需要我们去引导,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引导教育;兴趣教育;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一般来说,幼儿时期孩子性格特点较为突出,好动、易动,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一个自然现象,他们貌似有问不完的问题,我们就要借助孩子的这些行为特性培养他们思维方式,利于孩子的发展。幼儿园阶段是孩子生活学习的重要阶段,旨在培养学生智力、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相对而言,学习的知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然而,现在的部分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名声、为了家长的认可,推行小学化教育,将幼儿园小学化,让孩子學习一定的知识,可这样却与孩子的发展方向相悖,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智力、思维的发散,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百害而无一利。
一、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能力
1.寻找孩子“闪光点”,让孩子有更大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相对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孩子闪光点,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优点慢慢战胜缺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孩子都比较活泼,虚荣心理强,希望得到同伴、老师、家长的认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性格特点,通过孩子在校的表现,定期举办一个以“寻找闪光点,你就是班级小明星”的活动,老师准备一些小礼物。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自己推荐过去一段时间的班级小明星,可以推荐他人,也可以毛遂自荐,但推荐人必须简述推荐是由,被推荐人必须发表感言。这样不仅很好的利用了孩子的性格特点让他们积极表现,还锻炼了孩子们的行为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2.让孩子自我约束,提高自律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爷爷奶奶的心头肉,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陋习,遇事从自身出发,不考虑别人感受,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自律能力极差。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尤为注意,在孩子间相互有争执时,老师先不要插手,让他们自己商量解决,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其自我约束,提高自律能力。
二、注重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该过于严厉,扼杀学生的天性,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如何将学生的活泼好动转化为积极思考的动力,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通过创新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他们不希望在自己的小伙伴面前丢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小事,只要学生做的对就应该表扬。当然,有表扬就有批评,孩子也会犯错误,教师过度的放纵也会让孩子得寸进尺,适时的批评也是必要的,知识教师应该注意批评的场合,语言,做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可,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犯。另外,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伴随学生一身的,孩童时期正是培养习惯的黄金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的习惯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以身作则,用自身行动去影响孩子
小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周围的人和事物往往会影响他们。据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功人士往往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所接触的事物往往都是积极向上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时间久了,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去做这些积极向上的事情。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一味地进行课堂教学会让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兴趣。适当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缓解学习压力。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和同学们做一些游戏,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信任互相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对于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积极的锻炼。学生之间通过互相交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美丽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运用了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这对学生的教育是帮助的。
幼儿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学生思维,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为以后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上是我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希望对广大的幼儿教育者有所帮助,当然,事无定法,具体的方法还需从教师实践中总结。
参考文献:
[1]顾晓莲. 幼儿教师体态语对活动有效性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2)
[2]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3]姜美芬. 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