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地方民间美术的应用
2017-11-07伏晓霞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生活气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有着鲜明的风格及特点,不仅表达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诠释着人们的情感及生活态度,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创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的提升,很多民间美术逐渐被遗忘,因此将民间美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度,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民间美术;应用
地方的民间美术其资源、结构、状态以及文化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地区的社会状态及资源情况各不相同,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创作性,可以将当地的丰富美术资源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将传统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相结合,将民间美术资源变为特色教学资源应用于美术教学之中。
一、民间美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当由单纯的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美术教学应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得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增加对历史及文化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素养及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传承性记载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史,其创作大多来自于远古文明、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信仰、经典神话传说等等。例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山海经》中的一些远古神话都经常出现在民间的美术作品之中,对于民间美术的一些常见主题能够使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传统文明的起源于发展,比如对美术作品中传统纹样的研究就涉及到原始的图腾崇拜,地域文化的文明变迁。此外一些民间美术造型也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圆满。对称、硕大等来自远古太极阴阳哲学观念。同时民间美术工艺以及材料的发展演变也记载着人类科技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对传统美术的发生、发展、变迁作深入探讨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祖国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2.给予正确的思想导向
民间美术在培养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思想行为方向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民间美术通过美术作品的民俗活动将社会伦理道德以理性的价值标准诉诸人的感性认知,潜移默化的引導着人的行为。民间美术的题材非常广泛,但大多数都是表现惩恶扬善,宣传的是儒家的思想。将古往今来的先贤圣人、忠义之士、孝子贤孙作为世人的楷模加以表现。例如,二十四孝图、孟母三迁、头悬梁锥刺股,等题材来劝诫世人要培养尊老爱幼、发愤图强的良好品质。在民间的一些木偶戏、皮影戏中不仅体现了人们驱邪避恶、嬉戏玩耍的场景同时体现了惩恶扬善的教化作用。在当今德育教育较为单一的情况下,以生动形象的寓教于乐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的修养及文明礼仪的应用,同时对传统美术的学习更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及民族自豪感。
3.提升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创造力
在民间里不难发现很多创造性的表现,如中国传统龙凤造型中的龙与凤,是人们通过现实中的一些动物形象的结合而重新结构出来的新形象,人们将客观存在的自然形象重新组合进而创造出了新的形象,许多民间的美术作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衍生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情形如莲花中长出小孩等。民间美术中一些以情感代替理智,想象代替现实的自由随意的创作形式及创作态度,对学生在思维上的启发及想象力的培养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民间美术中强烈的个性特征及创新精神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创新精神创造意识的形成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民间美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合理选择民间美术资源
民间美术资源多种多样,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应用中,应合理的进行选择。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了解的极其有限,对于民间美术特征的了解更是微乎其微,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毫无接触,像过年帖窗花、剪窗花以及放风筝等活动学生还是有所参与的。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了解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引导学生从较为熟悉的民间美术着手,将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以及优秀作品进行鉴赏,从而使学生逐渐的感受到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及艺术表现手法。例如,对“重复的魅力”该章节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过年帖窗花,为学生展示剪纸这种民间艺术作品,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进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像学生介绍剪纸的历史由来以及发展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对剪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剪纸这门艺术的学习及了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的了解剪纸,从而喜欢上剪纸这门艺术,提升了对剪纸的关注度,使剪纸不至于消失。
2.充分挖掘本土民间资源
当代研究及文化教育的特点是传承弘扬本土文化,注重保护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挖掘本土的民间资源,针对可以为教学提供帮助的民间资源进行充分的调查整理,调查活动中可以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大致的类别划分。此外结合美术课程标准,遵循多元化的原则,选择易于被学生接受并且能够启发学生心灵的民间美术形式,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泥塑”、“皮影”等等都是美术课程重点关注的课题。有的学生认为民间美术离自己非常遥远,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自己知道的民间艺术品,如一个泥塑艺术品、一块花布、甚至是一件粗布衣服,课上教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对他们的了解,然后教师进行分析,师生共同进行鉴赏,从而达到充分的感官体验目的,这样的方式要比通过影像多媒体进行展示更加的直观,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民间美术,认识民间艺术,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对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
三、结语
民间美术融入着诸多的文化内容,是现实生活完美的展现,将其融入初中美术课堂对于教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民间美术的强大作用,合理的进行资源整合将其有效的运用起来,从而以民间美术来强化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新盛.挖掘民间艺术,发展民族美术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7)
[2]郭瑞雪.初中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应用策略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5,(32)
作者简介:
伏晓霞(1976~),女,汉族,本科,宁夏西吉县人,工作单位:宁夏西吉县第三中学,学科:美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