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及其实现路径探究
2017-11-07徐旭红
徐旭红
【摘 要】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关键时段,对于培养大学生稳定的情绪、健全的意志、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应该提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教育,一旦发现个别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时,再寻求解决办法,为时已晚。因此要以班级团体为单位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体制,以确保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面我们就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
0引言
大学生的生活并不如我们想象的轻松、愉快,因为学业、家庭、生活、感情和就业等多重问题下,大学生背负着重大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健康的现象,如今自杀、退学、校园暴力等事件的不断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又一次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辅导已经成为了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1.1符合现代社会教学方向
在当今大学生活中,由于各种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产生变化,大学心理不健康事件频发,在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昌邑,十多所高校相应,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可见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1.2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健康的心理能够让学生产生自我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承受能力,因此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建立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建设完善的健康心理辅导体制,多方面的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
2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
2.1培养大学生健康稳定的情绪
稳定和愉悦的情绪的判定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人们生活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大学生在大学心理成长阶段,培养乐观开朗、热情自信的情绪十分重要,要培养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学会控制、调节自我负面情绪,能够积极的释放压力,做到心情稳定。
2.2完善大学生健全的意志
从心理学来讲,正是因为健全意志力的推动,人的智慧、才华才能不断的被展现和提高。意志力强的学生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设定目标,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很多大学生由于学业和家庭等原因导致意志薄弱,产生了冲动鲁莽、优柔寡断、害怕等性格,这不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全的意志十分重要。
2.3让学生能够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很多大学生在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产生了误区不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家庭、相貌、学习成绩的差异促使一些学生产生低落、自暴自弃的行为,使得性格变得扭曲、学业荒废。学校一定要及时发现和积极引导学生能够自我接受,做到自信、乐观,相信自我的正确自我评价。能够使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4正常进行人际关系
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很多学生由于心理问题不擅长、不敢与人交流、沟通甚,至于排斥,导致了学生不断的性格孤僻。而在大学生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时候无法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学生进去社会工作之前,一定要积极改善大学生心理,培养学生乐于交往,广泛交友的性格,能够客观的评价别人,乐于在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帮助别人。
2.5适应能力强
健康的心理能够产让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周围环境导致心理障碍,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中能够实现自我调节,迎合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的发展,不逃避现实,性格不会出现偏差。
3大学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路径
3.1高校应多举办团体拓展训练等户外活动
首先应以各班级为团体,由有经验的辅导员或聘请教练,让学生积极参与拓展训练合户外团体活动,在训练和活动中可以激发自我潜能,增强体魄、磨砺学生意志、克服心理惰性,还能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明白团战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的参与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良好的氛围,缓解压力,让学生能够在放松压力,舒缓心情。
3.2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经济帮扶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交学费和维持正常生活,需要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心理压力很多,这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跟不上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上和认知上都产生了偏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校应该对贫困生进行调查,根据学生贫困学生情况进行学费减免,减轻学生压力。并利用一些教学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调整贫困生心态,增强学生自信心,明确学生前进的目标,从而使学生有所动力。
3.3开展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讲座
由于高中和大学的生活环境和人际有所差异,很多学生刚刚来到陌生的城市和陌生的环境会有所不适应,极易产生心理变化。因此,在大一新生新学期的课程中应设立班级团体心理健康講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传播和熏陶,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人格。能够培养让大学在不同环境有自我认知、自我调节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讲座要多元化的进行,不要用枯燥的说教方式,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响应,便于学生更容易接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3.4完善各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种思想,不单单只存在于心理教师的辅导,在各学科中都可以有所应用,高校应该为学校里的每一位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在不同学科都能潜移默化的接受到心理健康知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融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多进行人文关怀,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有着更好的帮助。
3.5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室
大学是学生的成长期,心智尚不成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出现矛盾和困扰是在所难免。很多学生因此心理产生负面影,但不善于表达、不敢于表达内心。这类人群不敢和家长、同学、老师倾述,又无法宣泄自己的情绪,导致心理越来越不健康。因此,学习应该单独设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便于大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让学生有所倾述、减轻压力,咨询师要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消除学生负面情绪。
3.6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大学生并不是全年都在学校生活,在寒暑假学校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这期间就需要家长的协助工作,学校家长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和学校负责人沟通,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对策,以完善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4结语
随着经济、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所承受的能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极大隐患,尤其是大学生,在学习、爱情、和就业能问题中难以做到自我调节,无法保障健康的心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已经成为了高校的重点课题,随着高校在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相信会有一套合理、完善的辅导体制诞生,为学生辅导健康心理、客服大学困难、顺利完成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新香.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71-73.
[2]孟晔.试论大学新生中战卡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J].教育时空,2010(13):147-148.
[3]李丽娜.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5):756-757.
[4]郭晓薇.团体咨询试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时间探索[J].背景:科学出版社,2010(8):15-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