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7-11-07齐江
齐江
【摘 要】职业教育在国家优势政策的指引和带动下正蓬勃发展,展现出来了勃勃生机。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农村职中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职业学校的生源大多数还是来源于农村,由于学生的自身的多种因素,农村职业高中学生的难教育、难管理已是摆在农村职高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严峻事实,分析农村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的青春和谐地绽放,是一个值得思考探讨的问题。所以认真研究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村职中;心理健康;引导;策略;自信;自卑
为了从实际出发研究农村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的新生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查。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对我校心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资料进一步分析。农村学生心理与城市学生比较,确定研究的重要性,对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收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反思我校农村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并提炼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将成果进行经验积累,最后将这些经验成果形成一定的理论依据应用在教学实践。
为了切实做好研究的实施效果,我认真制作和发放了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的内容详细具体,能够充分的反应出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试卷回收以后由我对试卷进行详细地数据分析,关系到课题研究的严谨性,我对每一份试卷的答案都是认真统计,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试卷一共发放183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是96.17%,其中女生124份,男生59份。
本问卷调查的试卷共分三个部分,全部在15级新生中间进行,在“心理健康程度”这一问题上,只有17.6%的同学明确表示出了心理健康的一面,36.4的同学心理属于基本健康,46%的同学明显的反应出了心理不健康的一面。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我们课题组一开始断定,这不正是我们职校学生常出现惭愧、害羞、胆怯、忧伤等消极情绪的原因吗?从试卷的制作到试卷的分发再到试卷的回收分析,得到的结果确实让我大吃一惊,在我们学校居然有这么多的学生心理存在严重的问题。
从我的调查了解到,农村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更多的来自外部原因。
一、农村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
1.考试成绩上不去,成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首先,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三时就被分流或放任,表现为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经常性地违反课堂纪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差,时常受到外界的批评和奚落,甚至被视为“异类”。久而久之,有的就形成了敏感、缺乏自信、乖张暴戾的性格。于是,他们不再配合教师的教育,与教师抵触对抗,让父母也束手无策甚至处于极度绝望和无奈之中。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都是失败者。他们学习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低。这样的学生,很少有学习的快乐,有成功的体验,从而造成他们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2.学习成绩差,被人瞧不起
这是农村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农村职中学生,都是由于中考成绩差,不但上不了重点高中,就连一般的普通高中都上不了,成绩差到六科总分才一百来分,是典型的差生。在校学习,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批评中,在同学的俾视中渡过。久而久之,学习自然无兴趣,成绩就越来越差,成绩越差就越没兴趣学,学习没兴趣成绩就越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3.心理发展不健全,心理教育存缺陷
自信心缺乏是心理不健全的综合反映,由于现在孩子缺乏意志力的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弱,遇到一点困难或挫败就走极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纷云复杂。学生直接或间接受社会、家庭、学校压力的影响,渐渐地就形成了心理障碍,性格出现偏执,听不进他人的意见,甚至于个性被扭曲等不良心态。
4.家庭教育失败,家长对职中的误解
农村职中学生大多数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家长对孩子考试失败,只一味的指责,打骂、惩罚,说一些伤孩子自尊的话。有相当多的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误解,认为上职中是没本事的表现,孩子进了职中自己感到没面子,认为上职中是低人一等似的。
5.其他原因
除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诸多因素。如有家境不如人,家庭经济较困难,互相攀比而产生的自卑。还有的学生认为家长没能力,无权又无关系,做什么事都不如人而自卑。还有的女生认为自己外形不如人而缺乏自信。更需指出的是,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出人头地”的风气越来越盛行,学生深受其影响。
总之,农村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农村职中教育工作者长期面临的难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职中教育成败。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是解决农村职中学生厌学问题,行为不良问题的关键。研究发现我解决农村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农村职中学校的学习变得幸福和开心。
二、解决农村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1.学校的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教师要让学生在职校学习开始阶段,让他们感觉和接触到前所未闻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崭新环境之下,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将有助于他们振奋精神,昂扬斗志,激发追求成功的欲望。
2.职校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帮助他看准自己的优缺点,是非常重要的。在鼓励发扬长处的同时,督促他们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即使反复或失败也不要灰心丧气。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本领。不要把自己的定位脱离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抬高自己或贬低自己都不可取。
3.职校老师要帮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确立切合实际的“期望目标”是建立学习自信心的关键。目标定的过高,他将再次遭遇挫折,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目标定的过低,容易放松自己,容易得过且过。在课堂提问或课后作业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课题,教师要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令人头疼的学科,但张老师所教的班级学习劲头高涨,在统测中成绩遥遥领先。在一堂内容为“几何作图”的公开课上,张老师对每个完成课堂作业的同学给予高度评价,不论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上台板书勇敢尝试的同学大加赞许。学生在每次获得微小成功的鼓励声中建立起了都能学好《机械制图》的良好信心。
4.职校老师要通过赏识教育唤醒学生的自信
我们教师应时刻以欣赏的眼光看到身边的每一个学生长处,多鼓励、多表扬、多欣赏,坚持正面教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用客观公正的态度观察我们的学生,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闪光之处。
5.职校老师要创设环境帮助学生提升自信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虽然人們对职业教育缺乏必要的了解,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莫须有”的偏见,但我们应该看到,从国家到地方,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投入日益加大。作为中职学校,应该对此作切合实际的宣传,帮助学生感受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大好形势,找准在社会上的地位,焕发自豪感,提升自信心。
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利用校本资源,通过树立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技能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技能可以实实在在丰富人生、改变生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获得成功人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让未来建设者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同时,也要避免陷入一些误区,如激励成功演变成好高骛远、心理疏导抽象为道德说教、挫折教育诱发出悲观情绪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