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17-11-07李罡
李罡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社会体育组织结构的转型,加快了我国城市体育服務体系的完善脚步,同时如何更好的完善我国城市体育服务体系也就成为了当前体育理念研究的热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与保障,理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就着重探讨一下如何完成沈阳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沈阳;公共体育服务;构建;完善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体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全民健身潮,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速度却明显有些滞后,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大部分群众的健身需求。近几年,各地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也都将“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为准绳,加大了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坚持政府主导
当前我国在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中,还存在着缺乏明确目标和规划、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体育社会组织供给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如何改变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发展空间不足的现状?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应该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提供坚强的保障。虽然国家目前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但较之于文化、卫生等服务体系来说,推行力度、覆盖面以及政策、资金保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体系建设的标准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事业是公益性事业,是政府的应尽工作职责。应建立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预算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作为各级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的指标,同时,对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全民健身服务业,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法律建设
公共体育法律法规是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现有的法律中能找到关于政府应当提供公共服务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21条的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而作为体育领域中的基本法——《体育法》中却没有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规定。
法律法规的缺失使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无法实现“有法可依”,在这种状态下,从法律主体的角度来讲,体育公共服务主体的法律定位就会不清楚:体育行政部门、体育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公共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清,各类公共服务主体缺乏明确的职能定位与法律地位。目前的现状就是,体育行政部门对于自己是否越位、缺位还是错位没有法律上的判断标准,同时也不能通过法律规定的授权方式、授权内容和授权对象,把握如何合理放权。“这怎么可能使体育公共服务合法、合理、持续、有序地推进?”“通过修改《体育法》,明确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对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方主体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对于推进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法律法规建设是一个契机。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由国务院制定专门的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的行政法规推进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是一种更好的立法策略。
三、加快体育社会组织发展
2012年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把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调了社会组织工作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社会组织纳入国家整体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社会组织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2013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体育组织建设年”,力求厘清和解决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的管理部门多元,政出多门,注册制与未登记并存等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体育社会组织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组织和各类体育协会、各类健身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事业中作用巨大,各级体育部门要善于引导和发挥他们的作用,积极支持和协助他们广泛开展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并为他们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提供必要的场馆条件、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共同营造浓厚、持久的全民健身氛围。
另外,广大群体工作者一定要“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干体育”,在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热爱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感召力,愿意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投入资金、付出劳动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聘请他们在各类体育社团任职,鼓励支持他们依法依规组织群众体育活动,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使其成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新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发挥体育院校的人才和科研基地的力量,培育和孵化体育社会组织。要降低体育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形成民政、全民健身部门、税务部门合作的监督、评估、购买全民健身服务的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景波,赵顺来,魏丕来,郑凯,曲润杰,樊占平,曹亚东,于泉海.地方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2]刘红建,高雯雯,孙庆祝.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及概念解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