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浅谈
2017-11-07李维军
李维军
【摘 要】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家长和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和引导学生,但是由于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尚未成熟,所以在家校合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合作效率,甚至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班主任起到关键作用,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因此要想提升家校合作的效率必须要完善班主任的工作策略。本文主要对家校合作中,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家校合作模式当前已经在各个中小学校广泛的应用,而作为家校合作桥梁的班主任工作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家校合作中需要保持家庭与学校间的沟通,使家庭和学校都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状态,并针对学生的问题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在家校合作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家校合作的开展不顺利,甚至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负起自身的职责,把握好与家长沟通的度,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家校合作模式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家校合作中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分析
班主任是家校合作教学中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家校合作模式开展的基础,所以班主任工作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家校合作的效率。从当前家校合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的欠缺,导致家校合作的效果不理想。
(一)中小学班主任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特别在家校合作教学中,班主任扮演着家庭和学校间的使者角色,如果班主任自身素质不强,那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势必会出现问题,使得家长无法准确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或者由于语言应用不准确而与家长间出现矛盾[1];在与学校的沟通中同样面临同样的问题,无法准确表达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家校合作效果不佳。
(二)对家校合作实践的重视不足
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是基于比较成熟的理论,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所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很多班主任教师虽然具有家校合作的意识,但是对其重视度不足,导致在与家长和学校沟通的过程中过于敷衍,进而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同时,由于班主任对家校合作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家校间的交流不畅,家校合作模式的落实受到严重的抑制。
(三)巨大的压力使得班主任工作开展不畅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身心健康况状影响着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各项考核使得班主任身心俱疲,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班主任对工作会失去激情,同时对新型的家校合作教学模式也会失去兴趣。导致工作中经常出错,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很少与家长进行沟通或者开展家长参与的活动,使得家校合作教学无法落实。
(四)班主任和家长没有进行平等沟通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这样的教学现状就使得很多教师具有一种优越性,很多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过程并没有将家长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而是将家长看做成自己工作的从属,这样就导致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出现了地位不平等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沟通的作用[2]。与此同时,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越来越明确,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家长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这部分家长要求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但很多班主任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就导致班主任和家长之前出现了矛盾冲突,沟通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家校合作中班主任工作策略
(一)提升班主任家校合作意识
班主任自身素质是家校合作的基础,所以加强对班主任素质的培养是开展家校合作教学的前提。学校首先要把好班主任的选聘关,保证班主任教师的语言沟通能力、性格特点等都适合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工作。同时帮助班主任树立家校合作意识,并有效的引导班主任将家校合作付诸于行动,从而提升家校合作的效率。
(二)提高班主任家校合作中的积极性
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无疑使班主任的工作量加大,使得班主任的压力倍增,因此在家校合作中很多班主任都比较消极[3]。这就要求学校需要通过思想教育以及制度的支持等,来提升班主任在家校合作开展中的积极性。首先,在思想教育中,学校需要让班主任看到家校合作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案例的方式向教师展示家校合作的教学成果,增强班主任参与到家校合作中的信心;其次,为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使班主任认识到与家长沟通的乐趣和对学生的帮助性,从而使班主任们从内心接受与家长的沟通,进而解除教师心中的顾虑;最后,设置奖励激励制度。奖励激励制度是提升人参与兴趣,促进人进步的有效手段,在校企合作的班主任工作中通过奖励激励制度的制定能够激励班主任克服种种困难,不断的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完善。
(三)提升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效率
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桥梁,负责与家长和学校的双向沟通,为了使沟通更加完善和有效,班主任需要对学校的政策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掌控与学校和家长沟通的尺度。比如班主任在与家长沟融的过程中,需要先虚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然后根据家长的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比较溺爱孩子家长进行沟通时,班主任需要从爱孩子的角度着手,然后逐渐的渗透自己的看法,引导家长合理的爱孩子,而不是直接指责家长或孩子的不足。这样的沟通方式家长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更乐于与班主任沟通,从而保障沟通的效率。
(四)家校合作中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沟通
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过程中,要注重内容的合理性,一方面要让家长理解自己的工作,进而促使家长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要让家长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共同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班主任在和家长进行沟通过程中,要从教育理念以及方法两方面进行沟通。班主任要让家长知道成绩并不是论英雄成败的唯一因素,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但是要注意其中的度,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就对学生打骂,家长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以此来促使学生在家庭中能够更好地成长。同时,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习引导的过程中,采用的引导方式不合理,鉴于此种情况,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过程中,应对教育方法进行沟通,比如说,家长在为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的时候,要教育学生不能攀比,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有信心解决问题等,总之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这样双方的沟通才能得到一個满意的结果,才能更好地配合共同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模式是当前中小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式之一,班主任则是家校合作教学的核心,是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影响着家校合作的开展成果,所以中小学需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家校合作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云珍.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5):89-90.
[2]李慧.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沟通的几点实践思考[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22):114-115.
[3]梁靖.家校合作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方法探新——以家庭系统排列理论支持特殊个案处理工作[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8):59-62.
[4]钱瑾.外来工子弟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艺术[J].文教资料,2012,(12):170-1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