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1-07陈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陈荣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走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心理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效性,在当前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导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他们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缺乏,这些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冲突不能完善处理,从而产生强烈的失望感,更易带来负面情绪,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还面临着学业成绩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生活目标的选择以及复杂的社会生活等问题,这些问题更加尖锐和激烈,给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他们可能会出现复杂的心理困惑和烦恼。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处理学习、人际关系等一些困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坚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解决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一定的目标,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家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①职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职业学校一直以招生、就业为主要工作导向,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则多以提升学生行为规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现在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很多学生出现焦虑、悲观、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但却很少得到心理调节,更没及时得到恰当的心理咨询,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相关工作,及时普及相关知识,发现学生需要心理咨询,也应能够及时提供相关服务。②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非专业课。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很多教师眼里,心理健康教育课被认为是非专业课。学校里优先考虑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认为是哄学生玩,对主要以技能为主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没有多大用处,久而久之,学生也认为是副课,在课堂中参与性不高,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课堂效率不高,更有甚者,让专业课取代心理健康课程,每学期安排几次专题讲座草草了事。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缺乏。目前许多职业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开设的课程也有相关课程的老师授课,更有甚者没课的老师给安排授课。开设的心理咨询室只为应付检查,形同虚设,即使有学生来咨询,常常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过分强调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大多学校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积极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演讲、游戏等。但却忽略了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组织能力,所以有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侃侃而谈,没有中心,偏离主题。还有中职生班级分配人数、性别差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也使课堂混乱。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策

上面闡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效性,在当前显的尤为重要。

(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时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学校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来给教师授课、做讲座,或者各职业学校应积极派出教师到校外学习,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学习其他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效经验,努力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建立一支懂得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能有效操作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提高课堂质量。在课堂授课中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学生的“心”,从而积极思考,参与活动,寻找问题,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主要活动是教学,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大多体现在课堂中。那么如何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学校的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互相交流、发挥优势、集思广益、集中备课,开发出一套或几套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使用的课程设计方案。在课程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但也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活动安排、教师、学生、课堂氛围这七个方面进行评价,力求让学生在每堂课中有所获。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首先,加强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温暖、整洁、和谐的班级环境,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感到心情舒畅。在教室里可以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名人名言、各类图片等形式,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说:“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作为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加强自身学识方面的修养,养成良好的品德。再次,班主任可以结合班上具体的情况,利用班团活动的时间,开展各种竞赛、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塑造学生不同的性格,发展他们不同的能力,培养他们开朗、主动的性格和乐于助人、团结一致、善于合作的精神。

(四)开设心理健康第二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班级中所有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过程,而学生从在个别差异性,某些学生或许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希望从老师那里获得帮助。心理咨询室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二课堂。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和应用能为学校老师、学生服务,逐步培养素质健全的学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

参考文献:

[1]江静.沈亚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对策.教育长廊2009(6).

[2]陈宙华.班主任如何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新探索管理.

[3]孙连珍.浅谈中职学校就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黄官祝.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创新报,2009.

[5]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