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是怎么运思出来的?
2017-11-07张华
张华
2017年高考,全国I 卷的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根据这一题目,我写了一篇下水作文: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致外国青年朋友
“北上广深”,你一定听过吧?
它们是中国大城市的代表,和你熟悉的巴黎、纽约、莫斯科、罗马、悉尼一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在中国,还有许多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城市,它们同样多姿多彩。在互联网时代,我知道,了解一座城市比认识一个人更为容易。所以,如果要读懂中国的城市,我给你的建议是:上网。
趁着互联网的触角尚未完全伸展的时候,我迫不及待想带你走进中国的乡村,那里会有笑春风的桃花,会有一种你在网上看不到的美丽。好吧,我愿意用汉字讲述给你听。
我的家乡在粤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村名叫桃子。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沿着山谷,曲曲折折,蜿蜒到山的外面,蜿蜒到大城市,蜿蜒到遙远的外国。
今天,山村的名字依然纯朴未变,但是,羊肠小道早已“面目全非”,养胖了,拉直了,变美了。站在高处眺望,你会看见,一条宽敞的水泥乡道,伸向远方。顺着道路的方向,我可以清晰地告诉你,远方是什么地方,远方的远方是哪个国家。
乡村的小河流,日夜不息,它流走了我摸鱼的童年,流走了乡里人灌溉的时光,流走了祖辈们滋养的岁月。今天,如果你来到这条小河,你一定会惊讶:两山之间,竟然“一桥飞架南北”,气势如虹,间或有一列长长的火车,“呜——”,飞驰而过。你猜对了,那就是神话般的中国高铁。
像飞机一样,高铁一下子拉近山村与世界的距离,但是,因为就坐落在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上,高铁又比飞机更能让人感受到远方朋友的温度和气息,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像许多中国农民一样,我的乡亲们早已习惯欣赏这每天闹钟般的火车鸣曲,只是有些年龄尚小的孩子们,常常托着下巴,望着远逝火车遐想,目光入神而悠远。
他们在想什么呢?没准在遐思中,正乘着这趟列车,奔向你的国家呢。
高铁下的田地上,绿油油或者金灿灿的一大片,山间的风吹来,会带来一阵阵乡野的味道。咦?怎么看不到披戴着蓑笠的农民?他们忙碌而劳累的身影在哪儿?就在这块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地上,施肥、浇水、耕田、收割,他们早已开始了大面积的机械化生产。
朋友,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我一定要让你留宿几天,让你在青山绿水中,住一住他们的别墅,尝一尝他们的新鲜蔬果。夜幕降临时,山村四周虽然依旧漆黑寂静,俨然日落而息的旧农村,但你完全没必要这么早入睡。你可以信步来到从前所没有的桃林广场,那里有另一番的景象等着你。一柱十几米高的巨型环形灯,将整个广场照得亮如白昼。乡村妇女们,陆陆续续走过来,三个,五个;一排,两排……很快,众人早已随着《最炫民族风》的节拍,跳起了独具特色的广场舞。
比起旧榕树下黑灯瞎火的拉家常,今天桃林怀抱的她们,在旋律里,在脚步声中,在肢体的飞扬中,融入了更多幸福的笑声。
多年前,我领略过瑞士瓜达的山村美景,亲濯过荷兰羊角村的小河流,我曾迷醉那样如诗如画的乡村场景。今天,我很自豪地告诉你,我的家乡,我的乡亲们,也有着如诗如画的甜蜜生活。
这样美丽的乡村,确实与城市不一样,它葆有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又弥漫着高铁带来的现代气息;这种乡村的美丽,与外国不一样,它涌动着亘古不灭的乡愁,又演绎着动感的广场舞姿。
我还想告诉你的是,在中国,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
当然,如果你执意要来寻访我的乡村,我建议你春天出行;如果你还要问“你的家乡到底在哪里呀?”我一定会大声告诉你和全世界: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下水作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网上传播后,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圈外朋友的点赞和好评,有大学教授甚至称“这是近乎完美的下水文”。由教育部主管、国家语委主办的《语言文字报》编辑看了后,索要文稿,刊登于第1094期(2017年6月9日)。而《清远日报》(2017年6月10日)刊登的编辑点评,我以为评得最为精当:
(这篇作文)在众多的高屋建瓴的理论介绍和宏观的国情泛谈的作文里,另辟蹊径,将“高铁”“广场舞”“美丽乡村”这三个关键词有机关联的同时,也将“个人”“家乡”“中国”紧紧扭结于一体,在诗意地展现了农村的变化之时,也间接表现了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可以说,文中的“我”,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阐释者,而是一个热情的生活吟唱者;文中的“桃子”也不是一个小村子,而是中国千千万万的新农村;文中的“桃花盛开的地方”,更不仅仅是歌曲里的旋律和歌词,而是所有中国人都为之向往和奋斗的地方。
本人也看了一些下水作文和官方公布的许多高考优秀作文,恕我直言,略显僵化的三段式雷同之作比比皆是,而那些喊口号式的话语,披着铿锵激昂的外衣,却总让我有一种大放厥词之感,相当一部分高考“满分作文”,也有“充数”之嫌,读后能让自己击节赞赏的文章,实在少得可怜。作为一位写作者,平心而论,我还是喜欢自己的这篇应试下水作文,如果你认真读下来,你应该发现,它确实与其他同题作文不同,文风更清新,意境更优美,别有一种韵调,而文章关键词的关联,尤为灵动而“有机”,亦如许多网友所评价的那样“立意新颖,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真情讴歌,辞釆飞扬”。
作为一位热心于写作研究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真正关心的问题是:endprint
一篇上档次、有品质的考场作文是怎么运思出来的?
我们知道,写作是一个非常私密的暗箱操作过程,这个过程,甚至连写作者自己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如何运思”的写作问题,对于很多学生乃至语文老师来说,完全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写作谜题。
但是,如果我们能深入到这个暗箱里,一窥其运思过程,并大白于天下,这或许对于我们的写作学习,会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如何进入作文运思的“暗箱”呢?一条可靠的路径就是尽可能全面而细致地呈现写作者的行文思考过程。可惜,这样的“呈现”,并不多见。
下面,笔者以自己写的下水作文《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样例,详细回想,深入其中,因其枝而振其叶,沿其波而讨其源,将自己写作的运思全过程,尽可能真实而全面地呈现出来。其目的,即试图让你闯入我的思维暗箱里,看看一个写作者,到底是如何运思成文的。我想,这对“如何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一定大有裨益。
一、看到作文题后,怎么读题?
看到作文题,粗略读过一遍后,像很多考生一样,我也忍不住暗自高兴,因为:材料竟然给出了“关键词”,原本担忧的“偏题离题”问题,看来纯属杞人忧天。
平时的作文训练,审题最容易出错,原因就是我们往往抓不住“关键词”,今年这个作文题倒好,关键词都给列出来了,这不等于把审题难度彻底降低了吗?
可是,写考场作文,我们一定要牢記:清醒是应考的第一素质。作为一个专业的应考人士,我提醒自己,绝不能轻易懈怠作文题里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大河淹死的通常都是会游泳的人。于是,我强迫自己放慢速度,逐字逐词再细读题目。
果然,这一次的重复细读,着实吓出了一身冷汗。题目里的水好深啊!我在“两三个、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四个地方,重重地划上了圈圈。作文题看似简单自由,但其实都是给我们戴了紧箍咒的。考场作文说到底是“命题作文”,大家都是同题竞技,命题者需要限制性规定。这四个地方,就是命题者的“硬性”规定,作为考生,我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越墙。
考场作文按“规定”办事,这是必须的。
二、应该选什么词呢?
题目要求“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我首先碰到的问题是,我该筛选哪“两三个”关键词呢?题目又要求“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那什么叫“有机”呢?
我重新浏览了一遍这十二个关键词。正如我考前所预料的那样,创新、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都有很明显的体现。
我对准“有机的关联”加强思考。“有机肥”我是知道的,但“有机”是什么呢?在快速是联想活动中,我还想到了“有机体”“有机生物”,还想到了“有机结合”,哦,“有机”应当是紧密的不可分的;就文章而言,应当是具有某种逻辑关系的吧。如果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是否可以称之为“有机”呢?
我的思考结果,最后锁定为“逻辑性”这个词。
那么,这十二个关键词可以形成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
乍一看,寻找到某种逻辑关系,其实并不难。
逻辑关系其实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组合。我很快就把“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放到一起,把“中华美食、京剧”放到一起,把“大熊猫、长城、美丽乡村”放到一起,把“广场舞、空气污染、食品安全”放到一起,其中的逻辑关系很清晰,它们分别事关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中国问题等不同主题。
我的直觉告诉我,大多数考生一定可以看到这种主题下的逻辑关联。
如果就这样选择其中一组关键词来写,对于考场作文来说,绝对不会出什么乱子。
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这种想法。
我想这是竞争激烈的考场作文,如果选择这样写,至少在关键词的“选好”要求上,我就落入平常之中,在写作内容方面,也就形成不了“竞争优势”。别忘了,考场作文目标其实就是力争拿高分。
所以,我必须打破这种一眼就能看到的常规组合。
那么,出路呢?
出路就在:将别人不能、不敢组合的“关键词”,利用某种关联“强行”组合在一起。当然,行文过程中,过渡一定要自然并合乎逻辑。
比如高赞“中华美食”后,突然笔锋一转,直面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展望“一带一路”的中国未来,就很不错;
又比如避开大多数人的正面思维,选择“食品安全、空气污染、广场舞”等中国问题的关键词,抨击现实,直指人心,同时彰显中国解决问题的努力与自信,应该也不错。
与此同时,我还想起了作文备考时的注意事项,即当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看重“考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面对这么多关键词,我应当写我有切身感触的关键词才好,或者能融入我的生活视野的关键词才好。“一带一路、大熊猫、京剧”很高大上,很中国,但是与我的生活很远,如果要写,一定会很空,很脱离“自我”,因而很容易变成“唱高调”,这种公共话语特别强的空话文章,一定也不能引起评卷老师的共鸣。
应该说,此时此刻,我的思绪依然是杂乱的:到底应该选什么关键词呢?
我出身乡村,我干嘛不写“美丽乡村”呢?况且,乡村里也可以融入其他一些现代元素,空间很大呀。
在这种杂乱思考过程中,其实我的审题立意是越来越清晰的。确实,乱乃治之始,杂乱导向清晰。
当前,乡村的变化是巨大,许多高铁凌空穿过,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城镇化”了。在这种斟酌徘徊中,最后,我的笔头留住了“美丽乡村、高铁、广场舞”三个关键词。
我的写作初步构想是这样的:文章核心应扣住“美丽”做文章,将另外两个关键词融入一个关键词中,即:这种“美丽”既是乡村的,又是现代的,因为有“高铁”;同时这种“美丽”还是朝气蓬勃的,因为有“广场舞”。
我想把这样现代而又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印象,介绍给外国青年朋友。endprint
至此,我的审题立意基本敲定。
三、打算“怎么写”呢?
审题立意搞定了,那怎么写呢?
题目要求“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即要向外国青年介绍我所认识的中国,这当然要有主人翁意识,当然也就应以“彰显中国的自信和自豪”为基本立场和态度。这是必须坚守的。写考场作文,如果打着“张扬所谓的独立思考”的旗帜,一味去渲染中国的阴暗面,这在内容上很冒风险的。
现在的问题是:要介绍中国的“美丽乡村”,这样的中国在哪里呢?长怎么样呢?
一刹那间,陶渊明的“桃花源”闪入我的脑际。相比于都市生活,现在的乡村,依然有其独特的审美韵味,因此,我想把乡村描述得诗意盎然一些,我想让乡村弥漫着诗意的味道。
于是,我首先想用一个富有诗意的说法来做题目。
根据写作习惯和经验,我觉得文章要写得顺利,应该先定好题目,我反对那种写好文章才去加一个题目的做法。要知道,题目其实是“主旨”的隐约呈现,对行文构思有潜在的推动和建构价值,好的题目,可以让自己文思泉涌,可以让文章紧凑有序。这就叫“以题定文”。定题很多时候就是定调,就是定中心,就是定文脉。所以,我习惯先把题目定好。
拟题当然是有招数的。化用就是彰显才华的一招。我想,有没有什么诗歌名句、书名或歌曲名可以借用过来,做我的题目呢?
“月是故乡明”?“白云生处有人家”?“中国的钥匙”?……感觉都不太合意。
大脑在高速搜索的过程中,顺着歌名的思路,我想起了蒋大为的经典老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好啊!我能不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桃花源”?
中国的乡村什么样的?桃花盛开;
这样的乡村在哪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当然是诗意的。
在中国的文学世界里,桃花是一种美好的意象,代表着吉祥、美丽、绚丽、幸福、爱情。我如果将“桃花意象”植入作文中,一定可以有效增添文章的意境美。而“桃花盛开”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中国的艳丽、多彩与灿烂。
要知道,意象可是文学作品的美感对象,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论文学》这本书的第一节中就指出:“凡是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
想到这里,我决定以“桃花”作为彰显文脉的一个贯穿意象,并决定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为文章题目。
一个好的题目,其实可以让你展望到一篇好的文章。
此时,我仿佛看到了一篇优美的考场作文,在我面前,凌空招摇!
四、文章结构如何搭建?
定题后,就该考虑设计文章的提纲了。
文章的整体布局应该怎样?结构如何安排才清晰或者巧妙呢?
我深知,考场作文是竞技作文,结构不只是完整,还要力求严谨甚至精巧。对于写作者来说,结构问题其实就是行文的思路问题,结构混乱,则容易写不下去;结构搭建得好,则可以下笔千言,心中有数。我觉得不能怠慢写作提纲问题,这是动笔前必须花时间设计好的一个问题。
我继续在胡思乱想:我要写“美丽乡村”,那我怎么写出乡村的“美丽”?有哪些内容可以建构出“美丽”?“高铁”和“广场舞”如何融入其中?
我首先想到的是“交通便利”,其次,高铁可以视为一道风景线,然后还有象征美好生活的广场舞,还有厕所的革命,村道的整洁干净,住房的“别墅”……
我在草稿纸上乱涂乱记,想到什么内容就记什么。經过一番增删调整的草稿设计,按照开头、主题、结尾的设计顺序,我的大体构思渐次清晰了,并确定如下:
(一)开头:通过城乡差别,引出乡村。
(二)主体:着力写出中国乡村的“美丽”,具体表现为四方面:
1. 道路变美了;
2. 高铁出现了;
3. 劳作机械化了;
4. 广场舞兴起了。
(三)结尾:小结全文,照应文题。
五、选什么文体好?
好了,真正下笔写文章,首先碰到的不是开头问题,而是“定调”问题。
而定调问题,往往又是文体问题。写论文有写论文的调子,写诗歌有写诗歌的调子。
那我要选择什么文体呢?
显然,我并非要写像模像样的议论文,去论证中国乡村的美丽,也并不想通过一个乡村故事,去隐射乡村的美丽。
我只是要呈现中国乡村的“美丽”。
怎么“呈现”?这个问题说起来难,其实很简单。一旦题目和结构定好后,文体自然就孕育其中。因为是要介绍我所认识的中国乡村,所以我选择散文化的记叙性文体会更恰当;因为是要“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我不能冷冰冰,很自然,我应当选择亲切的“第二人称‘你”的口吻来叙述会更加自如。
到此为止,回顾一下,题目、结构、文体及叙述口吻,我已经想得七七八八了。
于是,可以开始动笔写作文了。
六、行文过程如何灵活展开?
接下来,我将按照文章内容的铺排顺序,采取文本夹批的方式,渐次呈现我的行文思考。
“北上广深”,你一定听过吧?(主要内容是“乡村”,但我不想落笔直接写乡村,我需要从城市来过渡一下。开头既然要先讲城市,很自然就想到“北上广深”;而“你”的出现,立刻请出了一位“虚拟读者”,亲切得很,呼应了题目“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的交际语境;同时,作为实际阅读者,评卷者自然也很快进入我的话语表达情境中。请特别注意,我为什么在这里马上要分段?这完全是散文这一文体感觉使然。作为开头,这样的分段是很醒目的;作为散文,这样的独行段,能给人以灵动之感,说白了,就是像“散文”。好的散文,一定敢于分段或者强行分段。很多人写考场作文,分段这种简单技术就没有弄懂其原理。)endprint
它们是中国大城市的代表,和你熟悉的巴黎、纽约、莫斯科、罗马、悉尼一样,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一个外国青年,应当对“北上广深”听说过吧,但我假设他们没听过,因为我要把“巴黎、纽约、莫斯科、罗马、悉尼”等国外城市勾引出来。为什么这么做?显然,如果评卷老师懂我,一定知道我所运用的话语策略:从对方熟悉的地方谈起。这几个城市完全是随便拼凑的,只要是国外的有名城市即可,但一口气列出五个城市名称,就有了材料上的气势,评卷者会下意识地以为我知识面广。其实,哪一个高中生不知道几个外国城市名字呢?但为文的微妙就在这里:知道不等于善用。)在中国,还有许多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城市,它们同样多姿多彩。(为什么要加这句话?因为中国城市不止北上广深,为了凸显中国的城市发展势头,我有意识地交代了其他城市。但是不能铺开,我的笔墨是极为简省的,一句话囊括了。你要知道,在高考作文的有限空间里,不是重点的内容,一定简省,简省,再简省!意尽言止。简省其实就是突出和强调。)在互联网时代,我知道,了解一座城市比认识一个人更为容易。所以,如果要读懂中国的城市,我给你的建议是:上网。(因为我的意图不在讲城市,所以,我让外国朋友自己上网去读懂城市,这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请注意,讲到互联网,我有意写了一句警策性的语言:了解一座城市比认识一个人更为容易。读过这句话,你心头是否颤动一下?我深知,优秀的考场作文,五行之内,必须要一句有征服力的语言,这是保持语言表达张力和思想魅力的基本策略。也可以说,写作文要有“金句意识”,要不断对你的读者进行语言刺激。当然,写出金句是一门技术活,我这里使用的是比较性的断语技术。)
趁着互联网的触角尚未完全伸展的时候,我迫不及待想带你走进中国的乡村,那里会有笑春风的桃花,会有一种你在网上看不到的美丽。好吧,我愿意用汉字讲述给你听。(①引出话题的篇幅一定要简短,要精要,要高度浓缩,否则就会入题太慢,评卷老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听你絮絮叨叨,除非你有足够的表达魅力,削弱这种因缓慢而带来的“焦躁感”。写到这里,你可以看出来,其实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引出“乡村”了,我就怕评卷老师耐不住性子看不到我的关键词“乡村”。所以,我依然要借助分段来显示我的“乡村”主题。②“带你走进中国的乡村”,很明显是要突出地告诉评卷老师,我这里选择的是“美丽乡村”这一关键词。③请注意“那里会有笑春风的桃花,会有一种你在网上看不到的美丽”这句话,其实直接写“那里会有一种你在网上看不到的美丽”就点出“美丽乡村”这一主题了,但是,因为要凸显“桃”意象,我有意识地植入了这句“那里会有笑春风的桃花”,这样一来,字里行间立刻就有了诗意,稍懂点古诗词的人,都很自然地能勾连起“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一名句来。评卷者是谁?中文系毕业生;但凡是中文系毕业生,哪个不对诗意感点冒呢?平时我们说话当然不需要这么刻意,但是,书面语言是要“搞搞阵”的,艺术是搞出来的,从接受美学来看,读者需要斑驳多姿的非正常语言。)
我的家乡在粤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村名叫桃子。(①依然单行成段,意在让段落错落有致,灵动生辉。好的散文,一定懂得段落的节制,在写作世界里,节制就是美。②很多人看完这篇文章,纷纷表白要到“桃子村”来,可见,桃子村具有了艺术上的征服力量。这里必须坦白一个事实,我的山村其实不叫“桃子”,但我为什么要取名为“桃子”?这就叫“美学设计”,我不放弃“桃”意象的贯穿机会,所以,我要把名字改为“桃子村”。所以,艺术的美丽不在于真实,而在于象征性。如果你一定要较真,我只能说,你去读《红楼梦》吧?请你理解好曹雪芹精心设计的“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再跟我讨论“桃子村”吧!)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沿着山谷,曲曲折折,蜿蜒到山的外面,蜿蜒到大城市,蜿蜒到遥远的外国。(此处意在通过“道路改变”来体现乡村的美丽。请注意“蜿蜒到山的外面,蜿蜒到大城市,蜿蜒到遥远的外国”这句,写作感觉较为粗糙的同学一般只会说“蜿蜒到外面的世界”就完事了,你要知道,这样缩水的语言,文意不够丰美,韵味明显不足,读起来没有回味的余地。我写这句话,就是有意让语言散发出韵味来,怎么办呢?其实,让韵味丰满起来的技术手段之一就是让语言“延宕”,通俗地说,就是摇曳生姿,而不戛然而止。我这里连用三个“蜿蜒到”,就是通过空间的延伸和宕开,不断强化和丰富文意,同时有意指向“外国”,也是暗扣了写作的对象要求。记住,韵味是延宕出来的,像绵绵不绝之琴弦,像悠悠不辍之晨钟。)
今天,山村的名字依然纯朴未变,但是,羊肠小道早已“面目全非”,养胖了,拉直了,变美了。(①以“今天”和“小的时候”形成上下文意对比,凸显变化;又以“名字依然”和“小道‘面目全非形成前后文意对比,再次凸显变化。常言道“文心似水”,这种微妙的写作过程,背后依然含有表达效果的追求。②本来是要说“道路平整了,拓宽了”,但觉得平常而无趣,于是刻意想了想,换为“养胖了”的说法,就形象生动了,“拉直了”则有点拟人味道;然后为了整成三个简单的排比式句子,故意再加一句“变美了”,同时让前后的语言在变化中有规整,在规整中而有变化,要知道,语言总是在变化中生发出审美的力量。)站在高处眺望,你会看见,一条宽敞的水泥乡道,伸向远方。顺着道路的方向,我可以清晰地告诉你,远方是什么地方,远方的远方是哪个国家。(①这里直接凸显乡村的“美丽”,并将美丽具体化为“水泥乡道”。②请注意“远方是什么地方,远方的远方是哪个国家”这个句子,要是分成两行:远方是什么地方/远方的远方是哪个国家。那简直就是两句诗,所以这是诗一般的句子,它有诗的灵魂,有诗的味道。秘密在哪呢?就在“远方”和“远方的远方”。要知道,“远方”是永远属于诗的一个名词,它天生就具有诗意。三毛一句“流浪远方”就让人畅想,高晓松一句“还有诗和远方”同样迷倒众生。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经典意象具有艺术穿透力和人心征服力,写作文要善于植入。最后,此句依然落脚之“哪个国家”,显然还是为了暗扣写作的对象要求。③你或许会说,写作的语言,哪有这么多考虑?有这样的考虑,岂不是思绪断裂了?怎么可能按时写完作文?你说得有道理。但是,语言是手头功夫,也是思维功夫,功夫锤炼到一定程度,就會变得自然,亦如苏轼所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并不费力而道在其中。就像玩魔方,功夫不到家,一天都转不好;功夫到家,几分钟就完事。时间问题,说到底还是技术的娴熟度问题。)endprint
乡村的小河流,日夜不息,它流走了我摸鱼的童年,流走了乡里人灌溉的时光,流走了祖辈们滋养的岁月。(①这里我选择“小河流”这个乡村的经典意象,在你的潜意识里,“小河流”几乎就是美丽乡村的象征。想想看,没有小河流的乡村,能叫乡村吗?用了这个意象,很容易勾引起读者的审美情感。②请注意“流走了我摸鱼的童年,流走了乡里人灌溉的时光,流走了祖辈们滋养的岁月”这句。请问这句好在哪里?如果看不出门道来,那么你也很难运用,其实这里是“拈连技术”的运用。拈连是特别能制造诗意的一种语言技术,比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小河流不仅流水,还流童年,流时光,流岁月;李清照的“舴艋舟”,载的不仅是人,还有许多愁。拈连是语言的绝妙技术,写作高手不可不精通。)今天,如果你来到这条小河,你一定会惊讶:两山之间,竟然“一桥飞架南北”,气势如虹,间或有一列长长的火车,“呜——”,飞驰而过。你猜对了,那就是神话般的中国高铁。(①高铁如此进驻乡村,这样的场景你一定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于外国朋友来说,我要描述得更形象生动一些,因此,我这里选择“场面描写”的技法,有物象,有比喻,有声音。请注意“呜——”这一描写,很多人就是写不出,原因就在于他的形象感不够。②这个时候,我顺势植入“高铁”这一关键词,而且没有忘记彰显中国风采,用“神话般”来形容。将“高铁”融入乡村,使其成为“美丽”的元素之一,这难道不是题目所说的“有机的关联”吗?应该说,这是很巧妙的一笔。)
像飞机一样,高铁一下子拉近山村与世界的距离,但是,因为就坐落在祖祖辈辈留下的土地上,高铁又比飞机更能让人感受到远方朋友的温度和气息,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像许多中国农民一样,我的乡亲们早已习惯欣赏这每天闹钟般的火车鸣曲,只是有些年龄尚小的孩子们,常常托着下巴,望着远逝火车遐想,目光入神而悠远。(①本来没打算继续写“高铁”的。但是,想到既然是关键词之一,就不能太简单,太草率,以免诟病。于是,想着在“高铁”上再做一点文章。②那么,高铁到底给乡村带来了什么呢?一般高铁站是不会设在乡村的,乡村的“高铁”通常只是匆匆过客,那么其意义在哪呢?我必须生发出一些意义来。记住:现象的意义是诉说出来的。我直观地理解到这是一种“亲切”和“畅想”,于是围绕这两个词,我写了这一段。首先用对比写出高铁的亲切感,然后通过孩子视角,写高铁给孩子们带来的憧憬。这就让远在天边的高铁与乡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关联,于是变得富有情趣了。③“小孩子托下巴”这一场景,相信很多人在电视、电影或报刊上都看过,因为这个场景很诱人,所以我选用为一个有情怀的场景描述。目的在于引发改卷老师的好感。场景描写往往是感性,而感性则具有强大的征服力量。记得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在《美学与哲学》中讲过一段很精彩的话:“艺术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意义全部投入了感性之中;感性在表现意义时非但不逐渐减弱和消失;相反,它变得更加强烈、更加光芒四射。”好的文学语言,一定向感性攫取力量的。)
他们在想什么呢?没准在遐思中,正乘着这趟列车,奔向你的国家呢。(这段完全可以接到上一段的,而且衔接也很紧密。但是我没有。我的感觉告诉我,写到这里,该有一个短段落了。前面好几个长短,放一个短短,散文的味道又出来了。请注意,我又将结尾指向“你的国家”,因为我始终没有忘记,这是写给外国青年朋友的文章。)
高铁下的田地上,绿油油或者金灿灿的一大片,山间的风吹来,会带来一阵阵乡野的味道。咦?怎么看不到披戴着蓑笠的农民?他们忙碌而劳累的身影在哪儿?就在这块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地上,施肥、浇水、耕田、收割,他们早已开始了大面积的机械化生产。(①乡村是开展农业生产的地方,那么在农业生产方面,如何变得美丽呢?我的选择视角是他们的劳作方式。所谓,为了写出乡村的美丽,我依托经验建构出“机械化大生产”这一新的生产局面。②请注意“绿油油或者金灿灿的一大片,山间的风吹来,会带来一阵阵乡野的味道”这句,完全是为了营造乡村诗意写出来的句子。如果你删掉这句,前后文意完全没影响,但是有了这句,语言的诗趣就呈现出来了。写作其实是一门关于如何制造废话的学问。文章不是说明书,不求句句有用,文章也不是个人简介,哪有那么正儿八经,文章的精妙往往就藏在着三不着两的废话里。一个懂得运作废话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写作高手。当代作家贾平凹在一次演讲中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③其实我哪懂农村的“机械化生产”呀。既然不懂,就点到为止,不铺开,不乱写,以免露马脚。写作文要懂得隐藏自己的短处。有些人明知道那个字不会写,依然要想破头地写,最后写不出还留下空格,等待改卷老师帮忙。这种老实其实是迂腐,是蠢笨。他把改卷老师当成了慈善家。)
朋友,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我一定要让你留宿几天,让你在青山绿水中,住一住他们的别墅,尝一尝他们的新鲜蔬果。(意在暗示乡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样是为了凸显乡村的“美丽”。)夜幕降临时,山村四周虽然依旧漆黑寂静,俨然日落而息的旧农村,但你完全没必要这么早入睡。你可以信步来到从前所没有的桃林广场,那里有另一番的景象等着你。一柱十几米高的巨型环形灯,将整个广场照得亮如白昼。乡村妇女们,陆陆续续走过来,三个,五个;一排,两排……很快,众人早已随着《最炫民族风》的节拍,跳起了独具特色的广场舞。(①显然,这里植入了“广场舞”这一关键词,至此,选用的三个关键词,如数奉上。②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桃林广场”,而且是“从前所没有的”,进一步凸显“桃”意象。③然后浓墨描述了一番广场舞的场景。如果仅仅写有广场舞,则表面而粗浅。作为乡村的美丽元素,我一反广场舞扰民的“不良印象”,完全将其作为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活方式来看待。但是,我必须找到广场舞背后的精神支撑,这才是植入广场舞的关键,也是“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的关键。否则,关键词的植入就变得生硬。这里需要多加忖度。)
比起旧榕树下黑灯瞎火的拉家常,今天桃林怀抱的她们,在旋律里,在脚步声中,在肢体的飞扬中,融入了更多幸福的笑声。(①采用对比的手段,跟旧乡村“榕树下拉家常”的方式作对比,凸显广场舞的新时尚,我找到的精神支撑是“幸福的笑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机”起来。如果评卷老师能读懂,就知道,除了物质生活层面的美丽外,我这里其实是想反映乡村人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美丽”与“多彩”。但是,作为散文,又不能直接点出,我想保留其一点含蓄的味道。能不能读懂,就仰仗改卷老师了。②请注意“在旋律里,在脚步声中,在肢体的飞扬中”三个状语。你发现什么了没有?你看不出吧?这是参差不齐的排比。句子的灵动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一般人的排比句思维过于僵化,只要写到三个结构一致的句子,就要想方设法凑成整齐的排比句,殊不知,参差不齐却有别样的一种审美。“三十而立身,四十而用智,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顺”,这段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话你一定没听过吧?这是我瞎编出来的,孔子的原话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看到没有,孔子说得参差不齐,但是读起来却别有一种韵味。因为有这种认识和理解,所以我在这里,刻意不整齐。虽然我有能力将其弄得极其工整。语言讲究整散结合,很多的人理解其实是很不到位的。)endprint
多年前,我领略过瑞士瓜达的山村美景,亲濯过荷兰羊角村的小河流,我曾迷醉那样如诗如画的乡村场景。今天,我很自豪地告诉你,我的家乡,我的乡亲们,也有着如诗如画的甜蜜生活。(请问:为什么要谈“瑞士瓜达”和“荷兰羊角村”?直接讲“今天,我很自豪地告诉你,我的家乡,我的乡亲们,也有着如诗如画的甜蜜生活。”行不行?当然行,但是一定还有更好的。我这里拿瑞士和荷兰说事,其目的有三:一是材料丰富的需要,并具体为“瓜达”和“羊角村”,好让评卷老师欣赏我的视野,心底里为我竖起大拇指“这家伙,还知道外国乡村”;二是形成中国乡村与国外乡村的国际比较,以凸显中国乡村的美丽进步;三是写作的话语策略选择需要,对外国乡村说起,好让外国朋友更感性地读懂中国乡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通过对比,强化中国乡村的“美丽”,但是,立场依然是“中国化”的。)
这样美丽的乡村,确实与城市不一样,它葆有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又弥漫着高铁带来的现代气息;这种乡村的美丽,与外国不一样,它涌动着亘古不灭的乡愁,又演绎着动感的广场舞姿。(①请思考:这段是不是结尾段?你看出来了是什么吗?就文章的形体而言,这一段是文章的收束与提升。我用两个句子,将“美丽乡村、高铁和广场舞”三个关键词统一到一起,目的是为了凸显“有机的关联”这一写作要求,让评卷老师在结尾处,能够有效感受到文章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尤为可贵的是,这里以“美丽乡村”统摄“高铁和广场舞”两个关键词,其“有机性”别有创意。客观地讲,这种深意,在考场作文中,很难被理解到。②从考场作文来说,这样的段落非常重要,就本道题来说,这样的段落几乎是必要的。很多考生忘记了写出关键词的“有机关联”段落,也有很多考生不知如何告诉评卷老师他的“有机”意图,其实,操作技术极其简单,用一个收束段落就能快速有效完成这个任务。很多同学知道,文章要有开头段和结尾段,却不知道,其实还要有“收束段”,在考场作文中,“收束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评卷老师特别容易看到的文章精华浓缩版。②请注意这段文字的表达特色。为了伺候“高铁的现代气息”,拎出了“田园风光”作陪;为了赞颂“动感的广场舞姿”,唱出了“亘古不灭的乡愁”;前者说“美丽的乡村”,后者说“乡村的美丽”,用倒转的话语,集中凸显“美丽乡村”。这就是语言表达的神性所在:不知其所来,亦不知其所藏。)
我还想告诉你的是,在中国,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①请问:这句话可不可以不要?为什么?在我看来,必须要!这一句话,有意将桃子村的“美丽乡村”进行放大和延伸。要知道,本道题要求“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而不是“呈现你所认识的桃子村”。话说回来,其实不管考生怎么写,都只是片面的中国;但是不能停留在片面的个体上,个体只是缩影,因此,非常有必要将我的乡村放大到整个中国,从而凸显“中国的乡村”。这就是这句话的核心价值所在。很多人在行文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和中心,就是因为缺乏整体意识。我的解决方案是:写的过程中,不妨时不时回看一下。回看是为了校准前进方向,这个写作意识一定要有。当然这个放大和延伸有些单薄,这主要是考虑到篇幅问题。但是有力量的提升,往往就在一句话上。②独立成段,高调提醒改卷老师。)
当然,如果你执意要来寻访我的乡村,我建议你春天出行;如果你还要问“你的家乡到底在哪里呀?”我一定会大声告诉你和全世界: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①这才是文章的结尾。客观地说,这个结尾是很有技术含量的。②问题是,怎么做到的呢?到了写文章的结尾,我习惯于放下笔,停一停。就像题目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最值得打磨和雕琢的地方,道理很简单,结尾是评卷老师必看的地方。写作经验告诉我,看看已经写完的部分,对写结尾有莫大的好处。所以,如果不是时间问题,结尾是很值得砸时间的一个地方。③考场作文是篇幅短小的文章,从读者来看,是一个整体,读者很需要一个完整感。结尾应当给予评卷老师这种完整感。怎么做到呢?我在这里使用了“结尾与题目呼应”的结尾技术。好的题目不应该只在标题上露一次脸,还有这恰当的位置现身。结尾就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我虚拟了一个外国朋友来寻访乡村的事件,然后顺势推出最后一句话“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铿锵有力,同时,“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意味極强,因此又有余韵绕梁之效。④最后请注意我写道“告诉你和全世界”,这就再一次升华文章的主题,让中国乡村的美丽,与世界发生了联系。)
文章写完后,我松了一口气。但还没完,我给自己规定,至少还得看两遍,一方面消除掉不可原谅的硬伤,另一方面增加非加不可的作文亮色。第一遍读完后,我改动了一些词句,同时感觉到,题目会不会因为诗意太浓而不扣题呢?会不会影响评卷老师的评判呢?越想我越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
怎么办呢?
这样的问题,我的解决策略是增加副标题,借助另外一个标题来凸显文章主旨。于是,我在原题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副标题,题目变成这样: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致外国青年朋友
这样一来,一虚一实,诗意与正题相得益彰,可以有效消解评卷老师的误会。第二遍看完后,就几乎没什么改动了。于是,我的考场作文就在这样的反复“挣扎”中呱呱坠地了。
责任编辑 廖宇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