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

2017-11-07杜璐璐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
关键词:理解力功利性想象力

杜璐璐

【摘 要】本文在仔细阅读和理解王旭晓教授所著的《美学原理》的基础上,首先阐释了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并结合笔者的审美体验分析自身在审美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形成原因,最后再谈谈笔者认为的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美学原理》;审美

中图分类号:B8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126-02

一、阐释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

在王旭晓教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到,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

(一)审美感觉力。审美感觉力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的审美感觉力也叫审美知觉力,不仅对色彩、声音、形体等形式因素有着敏锐的识别力,而且引导主体去感受各种因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的韵律,同时还表现为一种对对象的主动选择能力。

王旭晓教授认为,知觉是对事物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不仅如此,主体的审美知觉还因情绪而不断改变,它和人们的情感要求相联系。如吴冠中的画作《小亭游鱼》,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小亭的顶端,我们通过审美知觉会感觉画得恰如其分,非常美且具有活力。再如,著名的“维纳斯”雕像,虽然其表面有很多瑕疵,但是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通过自身的审美知觉力,建构了一个完美的维纳斯形象。这也说明了人的审美知觉力还可以按照自身的审美需要主动建构审美对象。

(二)审美想象力。审美想象力也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审美想象力称为审美联想力,审美联想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向型的,向客体产生联想。当我们看到徐悲鸿画的奔马,就会想到韩干画的名马,或者草原上奔驰的骏马。另一种是向主观心灵方面深入、拥抱,而且往往同欣赏者自身的经历遭遇、切身体验、周围环境等紧紧融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合一的境地。这种联想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我们平日听到一些伤感的情歌时,会情不自禁联想到自己的爱情经历。

狭义的审美想象也是按照审美的情感与理想来创造审美对象的,它是更高于审美联想的心理活动,也和审美知觉力产生共鸣与联系。正如电影中的想象蒙太奇,以《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前一个镜头是小女孩蹲下栽种盆栽,接着就是用升镜头托起的一棵参天大树,从中我们就能想象到导演对女孩的人文关怀,以及女孩充满希望的人生刚刚开始。

(三)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又称为审美领悟力,并且审美理解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辉。这种理性是同情感、想象等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能通过对象形式理解到更深的内涵,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例如,我们在听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时,会对这部作品进行审美理解,体会到这是赞美一位英雄人物,就会产生一种崇拜之情。又如刘禹锡的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审美理解,我们可以体会到世事变化无常的凄凉。

二、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在审美能力上的不足之处及形成原因

审美体验至少可以划分为深度体验和日常体验两个层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欣赏一部世界名著等都是在经历审美体验。通过对美学的深入了解,笔者感受到了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自身审美能力的不足,并分析一下形成的原因。

在审美活动中,笔者没有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审美体验就是对形式意味的直觉性领悟,而王旭晓教授还认为,审美的主体又是情感活动的主体,情感活动在三种审美能力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次在美学原理课上,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画,画中是一名端着双臂面对大海的长发女子的背影,当时笔者班上一名男同学说:“看到这幅画我想要站在她旁边拥抱她一下,因为她现在需要安慰。”他的话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当时笔者就想到,自己首先也应该和这幅画融为一体,只有注入情感才能使自身审美能力得到展现。

亲身经历的事物少,也导致审美能力不足。如许自强教授所说:“审美体验的发生,可以使审美主体更透彻领悟客体对象的审美意蕴。”比如,“黄山归来不看岳”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才使人视野开阔,审美能力大大提高。

没有积极调动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审美修养等多方面的因素参与体验。在看到俄罗斯的列维坦所画的小村庄时,笔者根本就体会不到作者想要对我们表达的那种对底层农民的同情与敬佩之情。正如审美的理解力虽然不是对知识进行理解,但是它又离不开知识,所以,笔者自身知识水平和审美修养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在审美体验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想象力。王旭晓认为,在审美体验阶段,想象占有主导地位,(下接第128页)想象使体验得以发生并完成。例如,达芬奇画作《蒙娜丽莎》,画中人物嘴角上扬,微微露出似有若无的笑容,但是眉宇深处仍藏着一丝淡淡的愁绪,她的这副琢磨不定的表情引起人们无尽遐想。所以每一个欣赏者从这幅画中都能实现自己的审美体验。但是笔者在欣赏某些画作时,毫无思想和头绪,根本就无法正常发挥审美的三种能力。

缺乏在审美理解能力上实现的审美超越的能力。在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時,笔者听到的只是它慷慨激昂的旋律,而如前苏联的凯尔什涅尔所说的:“它充满了关于人类命运的思想,充满了从斗争到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审美超越的能力被笔者忽视了。

三、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一)不断训练自己的感官和感知能力。耳濡目染多种审美对象,首先对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产生初步审美印象,然后再进一步感知。例如,多听音乐,感受音乐,进而提高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发挥审美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想象能力。在生活中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多去关注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东西,也许美就在其中。

(三)健全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多看一些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如在课堂上教师为我们推荐的作品,周宪的《美学是什么》;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和《意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等。多接触不同形式的美的作品,如绘画、音乐、雕塑、诗集等,使自己逐渐拥有敏锐的审美感觉力、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领悟式的审美理解力,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四)实现非功利性的审美。王旭晓教授说:“真正的审美活动几乎是不存在功利性的考虑的。”例如,看到荷花,不是去关心它的品种、价格,而是坚持用一种审美的态度去自我陶醉与欣赏,欣赏它的优美形态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现在的社会,人们总是拿金钱与权力去衡量一个人,这种功利性往往也被带到人们的审美过程中,所以现在人们的幸福感严重缺失。我们应当将非功利性的审美融入到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也许一个平凡的人所拥有的幸福感要远多于一个大富豪所拥有的。所以,要坚持非功利性的审美。

(五)更加注重运用自己的情感,将其融入到审美活动中来。

(六)积极调动多方面因素参与体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中西方各种文化知识。

四、结语

作为审美的主体,我们应该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审美的这三种能力互相联系,贯穿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我们也无法将其分离开来。美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析自身在审美能力上的不足,找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一些方法。

猜你喜欢

理解力功利性想象力
我的理解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打开新的想象力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