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尤溪县纺织产业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1-07谭丹芸
谭丹芸
【摘 要】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的最关键因素,抛开人的因素来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是不切实际的。企业的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中文化层次较高、拥有知识资本较多的精华部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管理好企业的人才资源对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纺织人才现状;困难;建议
一、尤溪县纺织企业人才发展现状
自1987年尤溪县创办第一家纺织服装企业以来,尤溪纺织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兴盛阶段。2009年,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革基布名城”集群称誉。2016年尤溪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05家,从业近2.3万人,占全县规模工业总量60.4%。纺织业已成为尤溪县第一大支柱产业。截至2016年12月,全县规模以上纺织业累计完成产值180.22亿元,同比增长13.1%。近年来,尤溪县加大人才兴企工作力度,努力发挥人才在转方式和调结构中的引领作用,为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
1.政府加大产业人才培育投入
近年来,尤溪县持续加大人才兴企工作的投入。对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给予一定的专项资助经费,用人单位同时给予适当的经费配套;对引进培养的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每人给予一定专项资助经费,用人单位对引进培养的领军人才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给予配套项目经费支持;对企业或技师学院培养的人才,按照不同层次,每培养一人给予培养单位一定的资金补贴。
2.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渠道不断拓宽
尤溪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产业人才。按照“引进一个项目、聚集一批人才”的思路,通过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投产,聚集了一批高层次管理、科技人才,为纺织等主导产业的转型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强北京大学、三明学院等院校与企业对接协作,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所专家、博士生的研究課题与企业的产品、技术研发相对接,尤溪县部分纺织企业成为高等院校、科研所的实验室、实践基地,高等院校、科研所高尖人才直接成为企业的研发人才。中国工程院姚穆院士在隆源纺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示范作用,鼓励扶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与科研院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机制。
3.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利用职业学校、培训中心,持之以恒地抓好干部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组织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参加高等院校的现代企业管理和创新经营高级研修班,组织企业优秀高管、拔尖人才赴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实现企业人才队伍专业化、知识化、市场化,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40万锭的顺源纺织、50万锭的隆源纺织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税性比重优的重特大龙头项目相继落户,壮大了尤溪县纺织产业规模,初步完成了由“中国革基布名城”向“聚合锦纶经编花边织物印染加工高档面料服装”和“切片纺纱织布染整制革”完整产业链条的转变,努力向全省内陆高端纺织产业集群示范县迈进。
二、尤溪县纺织企业在人才问题上遇到的困难
尤溪纺织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纺织人才严重匮乏,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相当数量的纺织企业技术人员仅满足于应付日常的生产,而对企业的技术培训、开发、创新意识薄弱,企业吸引人才的集聚力不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
(1)知识结构不合理
尤溪县纺织企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在被调查的20家企业中,平均每个企业有从业人员150人,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有技能的人才不到企业劳动力的10%。同样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虽然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将近50%左右,但本科以上学历者不到20%,而且大多都不是全日制本科,中专及其以下学历占到48%;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人数不足职工总量的2%;以职业经营管理人才为代表的创新型高级管理人才不足总量的1%。
(2)年龄结构不合理
纺织专业人员年龄趋于老化,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年龄偏大,40岁以上年龄的人员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40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比重较小,给人才队伍的新老交替带来隐患,10—20年后将有大批技能人才退休,后备力量却无法及时补给。技术工人的工龄分布情况表明尤溪纺织专业人才正面临断层的重要局面。下表是对尤溪县纺织技术工人工龄统计表。
2.外地引进人才相对较少
据调查统计,在尤溪县企业人才中,尤溪本地籍占了70%以上,每年从外地引进的人才总量非常有限,能引进外地人才的企业也不多,而且分布不平衡,基本上集中在县城区及一些重点骨干企业。一方面,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相当难。每年许多尤溪籍外地就读的大专院校毕业生都不愿返乡,宁愿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上班,而非尤溪籍的毕业生更是难以引进;另一方面,引进高级人才相当难。目前尤溪县民营、私企经营管理者大多是家族成员,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外面引进的数量相对较少。本地人管理人才虽有适应本土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优势,但视野往往不够开阔,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存在小富即安思想,企业难以做大。
3.企业人力管理经费投入少
尤溪县纺织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员工数在100—200之间。大多数纺织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其职能大多由后勤部门兼任。工作大多停留在员工的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管理中,并没有承担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工作。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不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偏低,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没有充分认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没有制订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对于人才需求处于现缺现找的状态。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也明显不足,只有小部分骨干企业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安排年培训费用,大部分企业没有培训机构,每年的培训费用支出甚少或没有列支,致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了限制。
4.缺乏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企业附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務等设施还不完善、不配套,现有的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不了人才的生活需求。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尤溪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是通过县财政全揽式投资,建什么项目都要靠财政投入来完成,资金来源单一,建设资金难以保证,这也严重制约了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三、对尤溪县纺织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打造纺织人才聚集洼地。要以为政府为主导,加强与高等院校、专职培训机构合作。对产业发展急需的企业管理者、实用高技能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以职业学校、培训中心为依托,加大纺织技术工人培训,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直接与企业对接,培养本地纺织人才、产业工人,从而增加本地纺织力量,扩大纺织行业的有生力量。解决本地人员就业,减少本地新生力量向福州、厦门等地区谋求就业而造成人力资源流失问题。
2.加大基础配套设施投入。首先加快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争取每年拿出五分之一非生产性用地规划建设公共租赁房和限价房,建设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满足人才的居住需要。建设园区公租房,优先提供给企业高层次人才;实施非公企业职工住房公积金政策,办理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其次加快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尤溪城镇化进程,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加快科研孵化基地建设、学校、市场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进度,配套开发建设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场所等项目,满足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休闲需求,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引导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 另外,人员流动更新也不断加快。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占有上,这就要求企业在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制定出长、中、短期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由于尤溪县纺织企业规模偏小,企业的职能部分及岗位的划分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细化。这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人力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的人力资源体系的设计上,克服选人、用人方面的随机性,使人力资源配置更为科学合理。
4.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人的内心,朝着期望目标不断努力。据有关专家研究,一个人在报酬引诱及社会压力下的工作表现,仅能发挥其能力的60%,其余的40%则有赖于管理者的激发。因此,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激励每个职工,规划职工实现自我的职业生涯。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只有在适当的激励机制作用下,才能实现“人尽其用”的有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