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统计分析

2017-11-07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农村居民贵州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统计分析

陈思含赵邦艳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在农村的消费能力上更为明显,对各省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则有其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多项消费指标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各省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文章分析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希望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地区之间的互补,开展新产业等来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描述性统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一、引言

1978-2015年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增长到49992元,人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从138元增加到9223元。2015年上海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153元,而贵州只有6645元。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从局部看,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地区农村消费状况有所不同,出现了农村消费多方面的不平衡,因此,在相互的比较中找出各自的改进方向,对未来调整农村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宋瑞卿和王国定(2001)在对山西省十一个地市进行综合评价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结合山西省各地市的优势和劣势,给出了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特点、格局及实现均衡发展的途径。

宋马林(2005)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以安徽省各地市2004年度的横截面数据为分析对象,建立了评价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模型对安徽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漆玲(2010)使用时间序列模型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增长研究,模型指出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收入。

综合以往文献,可以发现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具有较大的随机性,研究排名、分类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关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发展的文献也只是运用传统的因子分析法和简单的定量比较,本文在汇总整理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里中国农村经济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定量评价我国各省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找出发展差距,前后相互印证,结论更具说服力。

三、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

描述经济运行的指标十分庞杂,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现有的指标全部罗列在内。本文构建指标体系主要考虑全面性和代表性两个方面选取8个指标构建一套指标体系来综合反映农村消费水平。为了各指标间的可比性,本文各指标均换算成为人均指标,选取指标如下:

X1:人均食品支出(元);X2:人均衣着支出(元);X3:人均居住支出(元);X4:人均生活用品支出(元);X5:人均交通支出(元);X6:人均教育支出(元);X7:人均医疗支出(元);X8:人均杂项支出(元)。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

图3.2.1 各省市八项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条形图

北京、浙江、上海和天津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位于前四,贵州、云南、甘肃处于全国末端水平,西藏最低。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跟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关系,要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还得提高他们的收入能力。

图3.2.2 八项消费支出饼图

从图3.2.2发现在食品、居住和交通方面的花费最高,超过了农村居民消费金额的一半。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农村居民仍然在为饮食、居住和交通忙碌,大部分花费都是在解决生存需求,说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聚类分析

图3.3.1 八项消费指标之间的散点图

可以看出八项消费指标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比较明显,适合用系统聚类法。

图3.3.2 各省市Ward法聚类图

我国大陆省市可以依据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广东

第二类:海南、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安徽、江西

第三类: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青海

第四类:西藏、云南、贵州、甘肃、山西、陕西、新疆、河南、宁夏

第一类和第四类的分类结果与之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四)主成分分析

表1 八项消费指标相关系数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多数都超过了0.6,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2 主成分分析结果

图1 碎石图

从表2、图1可以看出,两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2.2%,碎石图在第二个主成分时趋于平坦,所以适合选取两个主成分。

主成分得分前六名分别为浙江、天津、上海、北京、江苏、福建,西藏、贵州、云南、甘肃位于最后,与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五)因子分析

表3 旋转后各因子方差贡献率

四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且他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38%,适合选取四个因子。

表4 因子载荷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F1仅在教育上有很大的载荷,直接视为教育因子。F2在医疗上的载荷很大,可视为反映医疗因子。F3食品、杂项上的载荷很大,可视为反映日常消费因子。F4衣着、交通、居住上的载荷很大,可视为反映生存消费因子。

然后根据因子载荷估计出因子得分,最后根据方差贡献率算出综合得分,并以此排名。

排名靠前的省份有浙江、上海、天津、北京和江苏,内蒙古排名第六,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农村居民在教育项目上的开销达到1457.7元,仅次于浙江的1486.4元,教育因子F1的得分很高,所以综合得分也有所提高。排名最后的省份依然是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和甘肃,与描述统计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四、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原因及建议

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自然,自然环境的优劣,决定人类的生活水平;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对工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自然不可战胜,唯有因地制宜,坚持“资源够用,开采有度”,提倡节约、环保型生活。

政策环境:正确的政策可以使一方之民富庶,改革开放的成功令世界震惊。一个地区要取得巨大的发展,必须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其次省政府也要协调城乡差距,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收入。

产业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取得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已超过GDP一半,要实现工、农、服务业业互补发展、各地区协调发展,要抓住可以发展的空间,努力实现各个产业都健康、稳定发展。

生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生产的三大要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三者的差异最终导致生产水平的差异。固定资产的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机制的变化,供求关系决定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资本投资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平衡性是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建议

(1)从自然条件和地区位置条件看,各地区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各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大开放、开发力度。

(2)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推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惠民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促进区域社会再生产,弥补物质技术落后条件的缺陷。因此,在发展农村的过程中,要积极扩大投资规模,正确地选择投资方向,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3)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应是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特色产业。第二产业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三产业今后一段时期应着重发展信息、商贸流通和旅游。

[1]宋瑞卿.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生产力研究.2001,(01):88-90.

[2]宋马林.安徽省各地市经济发展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4):38-41.

[3]漆玲.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增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06.

[4]吴殿廷.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M].地域研究.2001,(02):10-15.

[5]刘文昌.因子分析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29-32.

[6]蔡国梁.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经济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12):52-53.

陈思含,男,苗族,重庆彭水人,硕士研究生,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研究方向应用统计;赵邦艳,女,汉族,贵州湄潭人,硕士研究生,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农村居民贵州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贵州,有多美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沉醉贵州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