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菌柄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2017-11-07柯亚婕李鸾玉王启会孙永林

科技与创新 2017年21期
关键词:酒液菌柄透光率

徐 馨,柯亚婕,李鸾玉,王启会,孙永林

(湖北文理学院 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香菇菌柄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徐 馨,柯亚婕,李鸾玉,王启会,孙永林

(湖北文理学院 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以香菇菌柄和葡萄为原料通过酵母发酵生产香菇葡萄酒,以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前发酵温度3个工艺条件为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并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明胶为澄清剂对香菇葡萄酒进行澄清处理。结果表明,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0%,蔗糖添加量为70 g/L,前发酵温度28℃为最佳工艺。当壳聚糖的添加量为50 mg/L时,澄清效果最佳,此工艺酿制的香菇葡萄酒酒体饱满、风味独特。

香菇菌柄;葡萄酒;发酵;正交试验

香菇(Lentius edodes)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是世界第二大食用真菌,其子实体肥厚鲜嫩,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我国是香菇栽培大国,香菇出口贸易量逐年上升,日渐成为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香菇菌柄占香菇总重的25%~30%,但香菇菌柄膳食纤维质地粗糙,适口性差,在香菇加工过程中常作为废弃物被处理掉,或者被加工成肉松、香菇酱等低附加值产品[1-2]。研究表明,香菇子实体的菌柄和菌盖的营养成分类似,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力等功效[3-6]。但是,香菇菌柄在葡萄酒酿造的应用研究少见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葡萄酒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大。葡萄酒以其香醇的口感和抗衰老等保健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对香菇进行深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葡萄酒产品,对于丰富市场品种、提升产品保健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香菇菌柄提取物和葡萄浆液共发酵方式酿制香菇葡萄酒,优化发酵工艺,旨在为充分利用香菇资源和香菇葡萄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与试剂

香菇购于湖北省襄阳市檀溪路好邻居超市,产地为湖北省宜城市;紫葡萄是当地套袋葡萄,购于水果市场;“安琪”酵母是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蔗糖、柠檬酸为食品级,市售;亚硫酸中约含有质量分数为6%的SO2水溶液,购于当地药店;壳聚糖:粒度120目是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明胶是粉末状的,是安徽蚌埠丰原明胶有限公司生产的。

1.1.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UV-2550型,是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酸度计为PHSJ-4型,是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糖度计为WYT型,是成都兴晨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1.2 方法

1.2.1 香菇菌柄浸提液的制备

选择菌盖肥厚、菌褶细密、菌柄短粗、大小一致的香菇,剥离出菌柄,烘干至恒重,经干燥粉碎后过60目筛,按料液比1∶10比例往香菇菌柄粉末中加入蒸馏水,于恒温水浴锅内98℃浸提2 h,每隔30 min充分搅拌1次,过滤并收集滤液,冷却至室温备用。

1.2.2 葡萄浆液的制备

葡萄破碎成浆液,添加蔗糖,至糖度为20°,用柠檬酸调pH至3.5,为增加浸出物的含量和酒的色度,按每升葡萄浆液添加1 mL亚硫酸(按药店售亚硫酸的SO2含量6%计算),于发酵罐中密封1 d[7]。

1.2.3 发酵工艺

1.2.3.1 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的流程是:葡萄浆液与香菇菌柄浸提液混合→调浆→接种→前发酵→分离→后发酵→陈酿→澄清→勾兑调配→成品酒。

1.2.3.2 操作要点

在已处理好的葡萄浆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v/v)的香菇菌柄浸提液,同时,加入质量分数为0.2%经复水活化后的酵母进行前发酵,温度控制在20~25℃,5 d后,分离出自流酒液,而将剩下的酒渣(葡萄皮、葡萄籽、小果梗和糟)等制成压榨酒液。前发酵结束后,将自流酒液进行后发酵,在室温下持续25 d后除去酒脚,粗滤,得香菇葡萄原酒,原酒用澄清剂(50 mg/L壳聚糖)进行澄清处理[8]。将压榨酒蒸馏(90~95℃)后,按1∶10(v/v)的比例与澄清后的原酒进行勾兑,装瓶杀菌即为成品酒。

1.2.4 工艺优化的单因素试验

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在蔗糖添加量为70 g/L,前发酵温度为28℃的条件下,以感官评分为评品指标,考察香菇菌柄浸提液添加量分别为5%,10%,15%,20%时香菇葡萄酒的品质,以确定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蔗糖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在前发酵温度为28℃,香菇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0%的条件下,以感官评分为评品指标,考察蔗糖添加量分别为60 g/L、70 g/L、80 g/L、90 g/L时香菇葡萄酒的品质,以确定蔗糖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前发酵温度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在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0%,蔗糖添加量为70 g/L的条件下,以感官评分为评品指标,考察前发酵温度分别为20℃、25℃、28℃、30℃时香菇葡萄酒的品质,以确定前发酵温度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1.2.5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来的结果,以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和前发酵温度3个重要工艺条件为因素,以感官评价得分为考察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试验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香菇菌柄葡萄酒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1.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1.2.6.1 感官指标

将各组分酒液随机呈送给20名具有酒类品评经验的品评员,以色泽20分、澄清度和香气30分、口感40分、风格10分为指标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品鉴后以得分的平均值作为综合评分。

1.2.6.2 澄清剂的选择

取适量离心(12 000 rpm,15 min,25℃)后的香菇菌柄葡萄酒原液,以蒸馏水为参比,从波长420 nm起,每隔20 nm,测波长在420~780 nm之间的吸光值,绘制吸收曲线,最终确定透光率的测定波长为600 nm[9]。取原酒25 mL若干份置于50 mL的比色管中,于25℃的温度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澄清剂,壳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40 mg/L、50 mg/L和60 mg/L;明胶的添加量分别为0.6 g/L、0.8 g/L和1.0 g/L,原酒与澄清剂混匀,静止48 h后,取上清液倒入比色杯中,以蒸馏水为参比,测600 nm处的透光率,用T%表示酒样的透光率,每种添加量重复测定6次。

1.2.6.3 理化指标

糖度(可溶性固形物)采用糖度计测定,酸度(pH)采用酸度计测定,酒精度采用蒸馏法测定,总糖、总酸、二氧化硫残留量等按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测定[10-11]。

1.2.6.4 微生物指标

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按GB 4789.3—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测定。

1.3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Excel 2003软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用Origin 8.0软件作图,并用SPSS 17.0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差异显著性(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菇菌柄浸提液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当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0%时,酿造的香菇菌柄葡萄酒的感官质量最佳,如图1所示。当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5%时,质量欠佳,这可能是因为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太少,香菇风味未在酒中体现出来。随着浸提液添加量的增加,在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5%和20%时,香菇菌柄葡萄酒的感官质量逐渐下降。这可能是因为香菇菌柄浸提液添加过多,导致香菇呈味太重,影响了香菇菌柄葡萄酒的质量。

2.2 蔗糖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当蔗糖添加量为70 g/L时,酿造的香菇葡萄酒的感官质量最佳,如图2所示。蔗糖添加量较少(60 g/L)时,感官质量较低,可能是因为糖添加量较少的葡萄汁发酵速度缓慢,且乙醇含量低,导致成酒后口感较差。蔗糖添加量增加至80 g/L和90 g/L时,感官质量降低,可能是因为蔗糖添加过多,成酒后残糖量过高,口感过于甜腻,从而导致酒体品质降低。

2.3 前发酵温度对香菇菌柄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当前发酵温度为28℃时,酿造的香菇菌柄葡萄酒的感官质量最佳,如图3所示。当前发酵温度为20℃和25℃时,酒液质量欠佳。这可能是因为温度过低时,酵母菌的增值变慢导致前发酵代谢较慢,葡萄皮中的单宁、色素等不能充分溶解到酒液中,乙醇的转化率降低,导致酒液口感欠佳。但是,当前发酵温度超过28℃时,酒液品质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温度过高,酒液中挥发酸成分增加,香气大量挥发,香味减少涩味增加。

图1 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2.4 香菇葡萄酒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根据表1设计选用L9(34)正交表,以感官综合评分为评鉴指标,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影响香菇菌柄葡萄酒质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C>B,即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前发酵温度>蔗糖添加量。最佳工艺为A2B2C2,即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0%,蔗糖添加量为70 g/L,前发酵温度为28℃。采用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0%,蔗糖添加量为70 g/L,前发酵温度为28℃的工艺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并对香菇菌柄葡萄酒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

图2 蔗糖添加量对香菇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图3 前发酵温度对香菇菌柄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2.5 不同澄清剂对香菇菌柄葡萄酒澄清效果的影响

壳聚糖和明胶可与酒液中的蛋白质、单宁、多酚、果胶和纤维素等相互作用形成沉淀,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在酒液澄清中被广泛应用[9,12-15]。当壳聚糖添加量为40 mg/L时,透光率为84.67%;当壳聚糖添加量增大为50 mg/L时,透光率显著增加至92.00%.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透光率无显著性变化,如图4(A)所示。

当明胶用量从0.6 g/L增大到0.8 g/L时,透光率从76.67%增加至81.33%,呈显著增加趋势。当明胶添加量进一步增加时,透光率无显著性变化,如图4(B)。因此,以透光率为检测指标,壳聚糖的澄清效果优于明胶,添加50 mg/L壳聚糖时,酒液的澄清效果最佳。

2.6 香菇菌柄葡萄酒的指标检验

2.6.1 感官指标

酿制的香菇菌柄葡萄酒酒体清澈,呈棕红色,酒体丰满醇厚,既有传统葡萄酒的风味,又兼具香菇的特殊清香。

2.6.2 理化指标

酒精含量(v/v)为14%,糖度(以葡萄糖计)为12 g/L,挥发酸(以乙酸计)为0.7 g/L,干浸出物为26 g/L,总二氧化硫为20.92 mg/L。

2.6.3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为30 cfu/mL,大肠杆菌未检出。卫生指标符合GB 2758—2005的标准。

表2 香菇葡萄酒发酵条件正交试验结果

图4 壳聚糖(A)和明胶(B)添加量对香菇菌柄葡萄酒透光率的影响

3 结论

香菇菌柄葡萄酒的最佳酿制工艺为:香菇菌柄浸提液的添加量为10%,蔗糖添加量为70 g/L,前发酵温度为28℃。原酒中添加50 mg/L壳聚糖时,酒液澄清效果最佳。该技术科学、合理,可行性强,酿制出的香菇葡萄酒酒体丰满醇厚,风味独特,既充分利用了香菇资源,又提升了葡萄酒的附加值,集营养保健于一体,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1]冯宝枝,汪勤安,辛欣,等.香菇柄的综合利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14(1):111.

[2]翟众贵,李宏梁,张婷.香辣香菇酱加工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4,39(2):62-66.

[3]史德芳,高虹,谭洪卓,等.香菇柄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2):10-14.

[4]吴关威,李敏,刘吟,等.纤维素酶法提取香菇柄中呈味核苷酸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0,35(12):42-43,59.

[5]潘继红,刘忠星,杨双双,等.香菇柄、平菇柄多糖的提取与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5):31-33.

[6]胡春晓,宣丽,齐森.微波辅助提取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J].粮食与油脂,2015,28(2):49-51.

[7]白杜鹃.家酿葡萄酒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2893-2896.

[8]王传荣,史经略.百合葡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8):424-427.

[9]李丹青,冀玉良,刘邻渭.山茱萸葡萄酒的酿造及澄清技术研究[J].中国酿造,2011,233(8):105-109.

[10]马佩选.葡萄酒质量与检验[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1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2]徐春.壳聚糖在白葡萄酒澄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酿造,2006,154(1):21-23.

[13]南海龙,周岩,杨玉平,等.不同澄清剂对山葡萄北冰红冰葡萄酒澄清效果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4,241(7):48-50.

[14]隋秀芳,张建炀,熊建军,等.蓝莓发酵酒澄清剂的筛选[J].中国酿造,2014,33(2):97-100.

[15]李虎,王飞,贾靖霖,等.慕萨莱思葡萄酒澄清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4,33(9):94-97.

TS261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1.040

2095-6835(2017)21-0040-04

湖北文理学院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项目(编号:ΧKQ08321)

徐馨(1996—),女,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孙永林(1973—),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酒液菌柄透光率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羊肚菌菌柄多糖工艺研究
浓香型白酒后处理方法的创新与运用
葡萄酒为啥会“流泪”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黄冠梨鸡爪病发生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温室栽培蒲公英风味品质的影响
羊肚菌菌柄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豫西山区野生平菇菌株DUS 评价研究
金属光子晶体的可见光光谱特性
喝葡萄酒为何要用高脚杯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n Levels of Heavy Metals in Brazilian Mushroom(Agaricus blazei)in Funan,Anhu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