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学生的思维设计科学探究问题
2017-11-06章荣华
章荣华
摘 要:问题是科学研讨的主要媒介,好的科学问题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紧扣学生思维的“起点、重点、难点、盲點、节点”,展开科学研讨问题的设计实践,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的科学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课堂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思维;科学
科学研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过程,是学生思维发生、发展的催化剂。而问题是研讨发生主要媒介,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研讨的成效。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一个好的问题,在设计时需要紧扣学生的思维来设计。
一、紧扣思维起点设计问题
提问会束缚学生思维活跃程度,而空间大的问题虽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但又影响教学效率。因此问题在设计上要吻合学生思维的起点,把握良好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月球上物质与生物之间有联系”这一概念的理解,通常教师会设计“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没有生物,月球上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空间就显得过大,学生可以从两种事物之间寻找联系,也可以从三种事物之间寻找联系,讨论的变量过多,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深刻性。但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成“月球引力很小,与月球上没有空气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问题只涉及“引力”与“没有空气”之间的联系,吻合了学生思维的起点,非常适合学生的讨论研究,是学生思维纵深发展的良好媒介。
二、紧扣思维重点设计问题
科学研讨中,教师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随意设问,而应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把握每一个教学内容中学生思维训练的重点,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实验策划中,由于学生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课已学会了有关“实验器材、基本过程以及注意点”的研讨策划,因此教师把思维训练的重点落实在“溶解多少克食盐”的问题上,这是区别前一课实验的关键。其目的是让学生的认识从“份数”走向“克数”,从粗略走向精确。所以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假如我们还一份一份地加食盐,能解决今天所要研究的问题吗?”面对这一问题,学生马上把研讨的重点集中到了“如何把盐分成2克一份”的问题上来。
三、紧扣思维难点设计问题
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往往能引发学生科学认识的飞跃发展,比如在《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中,学生要建立“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这一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抓住“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烧杯中剩下的白色粉末是什么?那些透明液体又是什么?”这两个难点问题展开讨论,那就能引领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认识到透明液体不是白醋,是混合了小苏打的一种新的物质。
四、紧扣思维盲点设计问题
盲点是指思维的认识误区,它的突破是颠覆学生已有概念,建立全新认知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仔细审阅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内涵,并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真空地带进行提问,促进学生改变认识中错误的、不完整的部分。例如对于保温概念的认识,学生往往理解为保持热的温度,对于像棒冰这类温度较低的物体,保温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认识,教师在完成“哪杯热水凉得快?”实验教学基础上给学生呈现了一个情景:“夏天天气非常热,供电时商店的工作人员就用厚厚的棉被覆盖在冰柜上,以减缓棒冰的融化速度”,并请学生讨论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就促进学生认清“物体的温度是有高低的,保温是指保持物体的温度”这一概念。
五、紧扣思维的节点设计问题
小学科学概念往往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在描述中常会使用一些关键词,例如弹力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弹力是指当物体的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一概念就包含“形状改变、恢复”两个关键词。因此,课堂研讨中,教师就要紧扣这两个关键词设计一串具体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建构弹力概念。问题一是在出示了铁架台、钩码后,问学生:如果把50克重的钩码一个个挂上去,橡皮筋会怎么样?问题二是在学生认识到橡皮筋会慢慢变长时,教师又问:如果把钩码取下来后,橡皮筋的形状会发生什么改变呢?问题三是在学生认识到橡皮筋被拉长时,自身会产生力量的基础上,教师立足反向思维,问:如果橡皮筋形状不被拉长拉细,那会不会产生力呢?像这样围绕节点,从正反维度进行发问,学生最终就能懂得“弹力是指橡皮筋被拉长了,要恢复形状而产生的拉力”这一概念。
总之,要设计一个好的科学研讨问题,不仅需要教师仔细解读教材内容,理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更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学生的前概念。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孟宪承,俞庆棠.思维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