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培养的几点做法
2017-11-06燕东霞
燕东霞
班主任工作中,不少年轻的同事反映,他们班经常发生一些奇怪的事儿:捡到铅笔、橡皮,没人要;校服放到班级多功能橱里好多天了,没人找;每到升级换教室,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钱的水杯堆了一堆愣是发不下去……
看来,大家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可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啊!要知道“奢”能败国、败家、败自己的呀。
小学阶段是精神的萌芽期,是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最佳时机。担当教书育人责任的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把“勤俭节约”当成永恒的话题,进行不断研究、探讨,寻找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尽早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一、读节俭故事、颂节俭诗文、唱节俭歌曲,奠定精神基础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任班主任期间,我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故事,从中挑选出有关勤俭节约方面的故事,列出题目,利用晨会、午会、班队会、阅读课读给孩子们听。从故事中孩子们增长了知识,认识了很多古今中外的伟人,并从这些伟人身上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懂得了做人要勤俭节约的道理。另外,我还从报纸、杂志中搜集适合孩子阅读的勤俭节约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写的是身边的小人物、小事情,但小中却能见“大”——对生活的哲理反思。孩子生活中的身边的一些小事,是孩子身边活生生的教育材料,把这些身边真人真事、自己经历的、亲耳听到的、亲眼见到的事实,讲给孩子们听,或由孩子讲给大家听,由大家讨论,引导孩子了解社会,促进学生观察社会,逐渐养成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对节俭问题的认识,为今后养成生活节俭习惯奠定精神基础。
二、营造环境氛围,加深勤俭节约的理解
促使学生养成生活节俭行为习惯,必须通过多渠道多媒体的综合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感化和引导,致力于创设足以感染和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良好氛围。我们五一的板报中经常出现类似以下的内容:
算一算:
50克大米一共有多少粒?
学校有400名学生,全镇共有十二个这样的学校,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周可节约多少粒米?约多少克?
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
这些具有浓郁德育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起着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代替的。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对勤俭节约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小学生而言,实践不仅是对书本知识加深印象的过程、对新鲜事物强烈认知的过程,而且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
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学校组织部分学生赴县农耕民俗文化记忆馆进行了摄影采风活动。农耕民俗馆占地总面积十余亩,展厅内陈列着历时一百多年的马拉车、巨大的木车轮、古旧的石碾,还有木犁、耙、杵、油灯等老物件。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认真聆听关于各种农耕工具的讲解,更肩挑手扛,你推我拉,亲身体验了这些工具的用法。了解农耕社会发展与变迁,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生活。
暑假期间与《黄河口晚报》报社取得联系,带领孩子们上街卖报,收获很大。二年级八班的李××写道:“卖报纸真是不容易啊!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赚钱不容易,做事要節约!”燕××写道:“通过卖报纸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分一毛来之不易,一定要节约父母的每一分钱呀!”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将学校里学到的东西,用到社会实践中,入心入脑,提高了对勤俭节约的认识。
四、做好家长工作,制订零花标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以前穷怕了的家长,又普遍存有“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所以,培养孩子生活节俭习惯,光靠学校、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积极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机会,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明白:钱来得太容易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它不仅会造成孩子自命不凡和不合群的性格,还会使他们缺乏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他们将来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对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节俭意识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生活能力。
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家教学校”活动,指导家长把零花钱变成孩子们学习理财的工具。从孩子能自己买东西时,家长就要开始教他们如何理财,怎样储蓄、管理和使用零钱。让孩子知道哪些该花、怎么花。这样,孩子们在买东西前就会再三权衡自己最需要什么,由此学会选择并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拥有所有喜欢的东西,懂得如何“精打细算”地支配自己有限的零花钱。
我国历史上许多“以俭养德”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孩子一生的、永久性的财富。想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一劳永逸的。只有从细微入手,从小事着眼,时时使其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正含义,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世巧.我节约 我光荣:浅谈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J].教育革新,2015(11).
[2]席晶.如何培养中学生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J].考试周刊,2015(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