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潜在课程研究与反思
2017-11-06王铁军
王铁军
摘 要: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丰富,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继承古典精华,传播中华文明,在小学阶段进行诗词曲文课改实验,大而言之,就是中华经典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需要。近一年时间,开发并整理了許多传统经典文化课程,构建三种活动课型——对课、经典传统文化欣赏课与作诗填词课。
关键词:对课;经典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不仅如此,古典诗文大多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在古代,诗即是用于吟唱的歌,又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旋律、节奏,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的限制。其实,就是因为词曲与音乐的亲合程度太过,又称为特殊的诗。经典诗词曲文也是一种语言,它是古人表情达意、倾吐心声、借物抒怀的一种语言。不是有“诗言志,歌咏言”的古训吗?这里面的“志”和“言”就是“心志”和“心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范仲淹的心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岳飞的心声。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伟;“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观;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抑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静美,均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一、对课
对课中的“对”就是对对子。顾名思义,对课,就是以对对子为主要内容的课。其实,根据我们的教改经验,真正把对对子上成一节完整的课,一个学期也就那么一两节。如果把所有的期望全押在每学期一两节对课上,对学生、教师而言,都是失败的。经典传统文化教改贵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这里的资源,有些是有形的,一首古诗,一篇课文,这些都是现成的,拿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而对课这种资源则是无形的,教师通过一两节对课向学生讲清对对子的六大规则之后,剩下的全是结合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即兴生成的对课资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动态”是与“静态”相对应的一个新理念,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生成”是与“无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提升的成果。动态是生成的条件,生成是动态的结果。在新课程改革中,动态生成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有价值的意义,追求“生成性”课堂,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们把对课引入课堂,充实到家庭作业当中去,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成性”课堂的独特魅力。
1.生活入对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家庭、社会、学校、大自然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只要你头脑中装有“对联”观念,到处都有对子。如“路旁蹲一狗”作为上联,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马上就会有许多下联:“墙上站一鸡”“树下躺一猪”“床下卧一猫”“池边坐一蛙”“屋顶落一鸟”等等。每天课前,我们后黑板上的“对联园地”里就会出现好几条上联征对,这些“求对”,大多是孩子们自己的“发明”,生活中的他们,有感而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并用求对的方式公布于众,让大家都来“关心”一下自己的杰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究,一种学习。上升到理论,就是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语文课堂就从这里起步。
2.课文内容入对
有时候,课文内容学完了,老师即兴一句,作为上联,引导学生七嘴八舌地对一阵子,那种“火爆”的场面,不亚于看女排赛球,大家群情激昂,个个踊跃,苦思冥想之后,接下来就是争论不休。正是对对子,让大家重新对课文郑重其事地审视,再审视,准确地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时候,为了对好一幅对子,许多学生课下绞尽脑汁,这种经过千辛万苦换来的巧对,自然让孩子们欣喜。对课的魅力也缘于此,就是这种近乎文字游戏之类的东西,引领师生疯狂地投入,在说说笑笑、思思考考的过程中,开启了我们的智慧,培养了我们炼字、炼句的习惯与本领。试想,从小学起步,坚持下去,经常引导学生玩对联这种文字游戏,对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促进呢?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上学期在我引导学生讲读完《峨眉道上》一课后,我即兴一句“峨眉道上,块块石板,凝结路人辛苦”来求对,这下可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同学们先是双眉紧锁,后是议论、争吵了一阵,给出的下联真让我吃惊不小:“趵突泉边,眼眼清泉,映照游人笑脸。”(从《趵突泉》一课内容入对)“挑水路上,弯弯扁担,担起乡亲乡情。”(以《古井》一课入对)“西湖岸边,绿绿美景,印证自然本色。”(用《西湖的“绿”》入对)……正是教师即兴的一句话,一旦以“对子”这一问题出现,就勾起了孩子们求知、探究的欲望,对对子这种文字游戏引入课堂,定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作业入对
据调查,许多学生因作业而伤脑筋,督促孩子交作业,往往是师生发生冲突的“导火索”,因班有“懒童”而“战火”不绝者,比比皆是。作业成了师生关系中一个微妙的障碍物。毫无疑问,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作业就像一把尺子,也可量出教师教学中的纰漏,是值得珍惜的。而如今,学生厌作业,恨作业。作业啊,想说爱你不容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经典传统文化教改实验那天起,就着手致力于作业改革,而这两年做得较好的就是把“上联求对”或“给句征联”引入作业,有时背诗、作诗也成为作业的内容,积极引入现代教学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初步形成了让学生“立足课内、放眼课外、重在内化”的作业设计去思索,用心去体会,愉快地完成如花样童年一般绚烂的“花样作业”。顺手翻阅一下教学札记,6月1日作业是:学完《丑菊》一课,结合课文内容我布置的作业是:(1)上联求对:丑菊不丑。(2)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还有哪些事物名字虽然不好听,其实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在你眼里都是美的,先观察,后问问爸爸妈妈,或查阅一下有关资料,摹仿《丑菊》一课写法,介绍给大家这是课文与生活结合型作业。改变作业形式,同样是字、词、句、篇的训练,作业“旧貌”换“新颜”,学生喜欢。endprint
4.上好对课
对课被称为作诗填词的前奏。我们把对对子戏称为最简单的对诗。一些对联的技巧、对联的标点。书写及张贴的有关知识,都要在对课当中进行渗透。对课的内容都是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以求对、补对、对联故事的形式展开,从最简单的一字对到多字对,从无技巧的胡乱对到有讲技巧的嵌字、串组、谐音、切意、返扣、拆拼、顶针、反复,譬比手法入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校最初尝试的对课大体有这么四个环节:(1)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导课。
(2)教师出句,学生属对。(3)学生出句,学生属对。(4)趣味对联活动(包括对联故事,疑难征对比赛,补对,即兴出对等)。如上学期xx老师上的一节对课就是紧紧围绕着“位置”入对,任何地方都有对子。导入对子之后,首先从孩子身上找到许多对子:“大眼睛”对“小脚丫”,“红领巾”对“蓝领带”;到教室里的对子:“门”对“窗”,“天花板”对“地板砖”;再到家庭“油盐酱醋茶”对“笔墨纸砚书”等。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角角落落里“藏”着的对子,一人提出对句,马上就有人对出下联,想象之奇巧,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为之肃然起敬。
二、经典传统文化欣赏课
上好经典传统文化活動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文的兴趣,检查巩固诗文诵读效果,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的品德。课文欣赏课大多围绕一个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在竞争、探究、合作中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的整合训练,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常常把口语交际、作诗填词、片段口头作文融入经典传统文化活动课中,以诗为引子,在找诗、议诗、作诗的同时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独到的感受与感悟,以古鉴今,对照自己的生活,多方位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xx老师的“寻找春天的足迹”一课,启发学生共找出41首描写春花、春草、春雨的古诗词,结合诗的意境,老师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春天,议议孩子春天的幸福与忧愁,写一写“我”眼中真实的春天。这样,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同时,进行归类、应用、拓展,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归纳意识,也是一种经典传统文化归类复习与小结,又是学生感受与理解“春”之内涵的绝好契机。还有“寻找古诗中的节日”,学生在10分钟之内就找出了《元日》《清明》《寒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通过对诗文的诵读与理解,孩子们明白了古代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象征意义,明白了古人是怎样过节的。对照自己以往过节的经历,大家明白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过节”为题让学生说出自己一次过节时的经历。古今结合,诗与白话结合。经典传统文化欣赏课,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从经典传统文化中汲取了更多更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也许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探索吧。
三、作诗填词课
在诵读经典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于2003年春,我把作诗填词(曲)引入课堂,以讲座、答疑、引导、比赛、作业等形式,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与孩子们一块作诗、填词(曲)。有时,虽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焦急与无奈,但更多的是“自作新词韵多娇,小红低唱我吹箫”的欣喜。作诗、填词(曲),特别是后来的和诗、对诗、藏头诗等,真令师生沉醉其中,一咏三叹,其乐无穷,妙趣横生。
1.课文评点诗
我总认为,我们平时讲话,有些有条理,有些信口开河,胡乱说一气,句子长短不齐,无韵律节奏可言,纯属大白话,不妨定性为第一种语言。学生学会作诗、填词(曲)后,讲起话来,文绉绉的,很讲究字句的选择、语句的排列、声韵与节奏的和谐,这种带“韵”诗一般的语言,我们不妨称之为第二种语言。无论是第一种语言,还是第二种语言,都是我们表情达意的工具,特别是第二种语言,较难驾驭,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孩子写诗,倒不如说诌出来的诗,有许多都是四不像的“顺口溜”,然而正是这样诌出来的顺口溜,却让孩子绞尽了脑汁,学习贵在“过程与方法”的探索与体验,我也许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我把作诗填词(曲)与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诗词这种第二种语言,抒发自己读书的感情,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语言形式去欣赏、读解语文这门学科,虽说不上这是一种发明创造,起码这也是一种探索。
用不着多举例子,课文评点诗只是开创一种形式,选用一种特别的声音来表达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独到的见解,既然是诗,就必须讲究诗的节奏、平仄及用韵。瞧,这是李××的《趵突泉》:
趵突泉,第一泉,
大泉喷如柱。
小泉泡泡钻,
一会急,一会缓,
大的泡泡慢又扁。
这是人教版小语第八册第一课《趵突泉》的评点诗,见诗如文,几乎高度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韵蛮像那么回事。
还有梁××同学为《猎人海力布》作的评点诗,也会令你耳目一新。
忆江南·猎人海力布
海力布,救蛇得宝珠。
催促乡亲快转移,
讲出实情变石头,
乡亲痛上头!
这些诗呀、词呀,虽然还显得很稚嫩,但它毕竟传达出孩子的一缕心音、一丝见解,谁读了能不喜欢呢?
2.问答诗
孩子们学会了作诗填词后,平时的师生交往,同学间的学习讨论,过节时的“礼物”,处处洋溢着诗情,一问一答,问者是诗,答者抱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想法,也不甘落后,仔细斟酌,也会还一首相同词牌的词,这样一来一往,虽说不上鸿雁传书,倒有几分雅情。我曾搞了一次问卷调查,80%的孩子喜欢问答诗。他们说这种游戏可好玩了!一个“好玩”倒出了喜欢的全部原因。以下是几位同学与老师或家长的问答诗,不妨欣赏一下:
问 病
昨日知你病,心里挺着急。
千万多保重,明日去看你。
答《问病》
感冒发烧没问题,你可千万别着急。endprint
明日学校见到你,赠你一个小东西。
啥?暂时保密!
谁之过
风和日丽白云飘,
风突起,
风沙遮天尘似妖,
沙尘暴,为何这般不好?
答《谁之过》
砍伐树木太放肆,捕杀动物人无知。
沙尘暴起天发怒,一草一木要保护。
其实,这些问答诗就是古代的和诗,一唱一和,一歌一咏,极富生活情趣,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庄重典雅,问诗与答诗,虽然讲究一致,孩子们却大胆地突破了清规戒律,个别答诗彻底突破了问诗的框框,别出心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3.藏头诗
藏头诗也是一种游戏诗,整首诗看上去不仅有一定的意境,称得上诗,而且每行诗的第一个字竖着还得成一句话,或说明一个意思。藏头诗比较难写,写之前首先把要藏头的内容由上而下排成一竖行,然后以藏头的每个字,按竖行排列好的就可组句成诗。藏头诗虽说是一种游戏诗,其题材很宽,掌握方法要领之后,写出来也很自由,可咏物,可叙事,可描人,原则只有一个,突出一个主题,有趣,自然。藏头诗属于先有半部骨架,等待构建的作诗艺术,对初學写诗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藏头诗一般用于亲友之间的唱和和赠答,不告诉你是“藏头”,让你慢慢地品,品出味来了,作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很能博人一笑。下面是张×的一首藏头诗,细细品读,也很有味道:
何 人
梁姓一族真不少,老少相见知礼貌。
师道兴衰千古事,人生易老天难老。
好人难做天知道,藏头诗作妙妙妙!
前几天,无意中发现四(1)班刘×同学的一首藏头诗也很有意思:
一粒沙
实实在在一粒沙,验验沙中都有啥?
小小沙粒淘出金,学学淘金真精神。
4.白话自由诗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借薛宝钗之口,说了一句古人评诗的大白话:“诗从胡说来。”这句话现在的读者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所谓“胡说”,是指作诗者对现实作出艺术“加工”,写出的作品于人情物理,似假而真。我总认为,写诗,特别是孩子诵读了一阵子经典传统文化,凭着一股子热情,就开始“造”些自由诗,无论是“胡说”也好,“不胡说”也好,只要说得假中见真,说得漂亮,让人信服,“诗”出真情实感。“无情不成诗”吗?清朝龚自珍也曾说:“歌泣无端字字真”“高吟肺腑走风雷”,英国拜伦也说:“极度的激情把活力注入诗歌,诗就是激情!”中外诗人对诗的理解竟如此相同。李白《将进酒》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悲苦无奈之情充满了整个诗句,直抒衷肠,把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一览无遗。
白话自由诗由于写来自由,无拘无束,很受学生的喜爱。就其结构而言,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格式:
(1)情感的流泻式:即时—过去—未来。情感的起伏,依传统诗观“物感说”,便有“眼前景”,尔后过渡到“水中月”“镜中花”,循此推理便有即时—过去—未来的模式。像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就属于这种结构式。
(2)情感的体验式:体验—经验—移情。这种结构式是先写诗人的感兴体验,并由此唤起以往经验的回忆,在今昔的对比中,转向现实。如“墙外急碎的马蹄声/远去了/是一匹快马/我为幸福而歌。”
(3)回环反复式结构。这种结构最好掌握,每小节开头的起句大体相同,一咏三叹,反复唱咏,感情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拨连着一拨,一拨都比一拨来得激烈。学生的自由白话诗写多了,翻翻孩子的作品,列出两首,供大家欣赏:
奉 献
四(2)班 王×
我对小草说——
你把绿色献给春天,
小雨沙沙
绿遍天涯
我对树叶说——
你是弱者
但你很重要
叶叶相连
筋脉相通
才有了大树不屈的生命
我对小羊说——
你是孝子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多吃青草盼长大
我对大地说——
你养育了小草、大树、羊羔……
还有我
我拿什么来回报
大地说——
孩子
你喝的是黄河水
流的是爱国血
长大了
别忘了
你的根在中国
四、诗配画或画配诗研究
所谓“诗配画”,就是学生根据对所背古诗的理解,深刻领会其意境之后,用画面的形式将古诗的内涵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画配诗则是依据自己的喜好或大自然独有的美景一角,经过自己的选材构思画成画之后,给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感觉。完成诗配画这一作品,必须有以下几步:
(1)学生背诵古诗,领会其内涵。
(2)体会诗的意境,看看诗中出现了哪些景物、人物等。
(3)思考应如何表现诗中的景物,怎样安排画面。
(4)用铅笔画出大致轮廓,然后边背诗边对照图画,看是否体现了诗文所表现的意境。
(5)定稿之后用彩笔描绘,完成“诗配画”。至于画配诗与诗配画刚好相反,先品画,后作诗就行了。这里不再细讲。
除了诗配画、画配诗之外,还有诗配景、诗文手抄报、诗文故事会等,这些大家比较熟悉,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
五、经典传统文化教改实验的反思与定位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算起,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格律诗从唐代算起,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为什么经久不衰,为国人所推崇?其原因就在它独有的形式和内容,它语言凝练,思想含蓄,内容丰富,韵味悠长。是其他文体形式所不可替代的。endprint
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典诗文的传承间断了近40年。就诗词曲文诵读而言,台湾比大陆要更早兴起,如今儿童“读古”问题,不再是记忆理解之争论,而是在于“重新回归文化本位”的问题,对于数千年累积而来的智能实不必一笔勾销,弃之如敝履。以美国为例,认为历史不过两百年的美国社会对于西欧两千多年的经典传统仍保持着肯定的态度,本土化、国际化,皆不悖离多元化。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对本土文化自然的情感,对照美国学界的态度,我们或许更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改革中,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浸染非常必要,每一位炎黄子孙,传统已渗透于我们的血液中,我们与历史从来都没有割裂过,身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崇敬感,对传统经典文化的热爱,致力于经典传统文化教学改革,这是时代大潮所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
我们搞经典传统文化教改实验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反思一:经典传统文化教改是我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
东明四实小教学条件较好,学校具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个个都是精英。多年来,我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走科研兴校之路,先后进行过“大量阅读,双轨运行”实验,愉快教学,合作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成果。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们也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对这些我们越来越感到困惑,新世纪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电脑、英语必须学,且要学扎实,学好。
但作为5000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果只让我们的孩子接受西方文明,而抛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这是否算得上真正的素质教育?反思中,我们认为:我们中华民族要想以独特的个性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既面向世界,又继承传统,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来滋补学生的心灵,强壮学生的筋骨,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走出新境界,也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反思二:诗词曲文诵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的功底。
纵观我们的课堂,老师教得过多,好端端的一篇文章,非要如解剖麻雀那样,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那是肝,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吕叔湘老先生曾说过:“我们拿出3000多课时来学习本国的语言,结果却人人不过关,几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却得益于看课外书。”如今的大人,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在内,头脑中装上几十篇经典传统文化,一口气能背上十几篇的有几人?就是我们这些教育者,能提笔作文的又有几人?从事语文教学,开口语不惊人,下笔不能成文,又何谈教育别人?这一严峻的现实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用传统的名篇佳作丰富补充教材中美文数量的不足,通过诵读千古美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把经典诗文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则是毫无疑问的。
反思三:致力于经典传统文化教改,抢救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古人就有“童子以记诵为能”的说法。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说:“什么东西都可以补,但‘童子功是补不了的。”因此,紧紧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让他们背诵一点高雅的深层次的终身受益的东西,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许多人觉得经典传统文化距离孩子太远,不易理解和接受。其实不然,把经典交给他们,乍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化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得如张无暇的白纸,终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如一方初春的田园,可以播种丰收的种子。此时,我们在这方田园里用传诵千古的名篇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教改两年来,我们四年级的孩子平均诵读100篇(首),涌现出了一大批会作诗能填词的好学生,笔下的作文也文通句顺,极富节奏和韵律感,诗文结合愈明显。大多孩子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有了炼字炼句的意识,这与经典传统文化教改是分不开的。许多人一提背诵就认为是死记硬背,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有些知识必须早期硬背。孔子要求他的弟子“诵读三百”,朱熹明确提出了“读书成诵”的要求。因此,在儿童时让他们诵读古典诗文,此乃抢救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再背就困难了。
反思四:诗词曲文诵读不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补充。
诗词曲文诵读一般不占用语文学科的课堂时间,虽然我们编写了一套《小学生诗词曲文诵读》课本试用教材,我们只是把诗词曲文诵读放在每天的晨读课前10多分钟的时间里,集中指导,统一进度,照顾差异,充分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增加一些诗词曲文诵读篇目,让孩子自觉自愿地诵读,一本“案情”档案,架起了学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大多学生都能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完成每周2~3首的诵读任务,加上自愿申报式经典传统文化考级这一评价机制,使经典传统文化教改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教改新模式,这一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广大学生诵读经典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读古,让孩子找到了乐趣;作诗填词,使孩子学会了第二种语言(诗一般讲究节奏与韵律的语言),无论是学习时间或学习兴趣,都不会影响语文学科的学习。如今,语文评点诗的出现雄辩地证明了经典传统文化教改不仅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修养,还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总在想,如果非要给古诗教改实验定位的話,经典传统文化教改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本资源的延伸与补充。课本是一种学习资源,经典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学习资源,身为人师,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找好角度,用好、用巧课程资源,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才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荀子有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也不知中华经典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在这座丰富瑰丽的宝库面前,我们深深感到自己探索力量的薄弱,我们等待更多的教育专家和有识之士给予指导、给予点拨,等待更多的教育同仁与我们精诚合作,共同开掘,分享这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海霞.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2]谢泳.打开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N].社会科学报,2008.
[3]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