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与方法
2017-11-06任海涛
任海涛
摘 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非常普遍,深入研究,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之与其他讲授方法有机结合,才可能真正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起到应有的作用,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独有的强大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势
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方便又直观,解决了许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上功不可没。在进行授课时,唯有深入研究,策划和使用信息技术,使之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才会真正优化课堂教学,真正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恰当、合理的辅助作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做到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才是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要想使学生有兴致主动地进行思考,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索中来,就要开发其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对象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产生深刻记忆,并触发丰富想象,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信息技术集成了多种信息传导方法,具有非常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感,信息量大,会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引起学习兴趣。并且,信息技术交互性强,让学生动手写写画画,或利用游戏等手段可以强烈激发其进行探索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过来,达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的目的。其次,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能起到“它山之石”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在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或知识内容离学生的认知范围较远时,即使表达得非常准确、形象,学生也往往听得似懂非懂,难以突破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再现知识生成过程,能够非常直观、有效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地收到最佳成效,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理解,收到了以往单纯靠老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最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应用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尽显优势。它利用直观、生动、互动等特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地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但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也并非毫无缺点。实践证明,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有与传统教学方法难以企及的优势,但这种优势绝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应与传统教学方法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如实物教学就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再精细、逼真的课件也不如实物真实,再生动的短片也不如实物鲜活,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地探索事物内在的规律和特性等深层次的东西。所以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其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信息技术虽然有很多特殊功能,但在课堂上应科学合理运用,注重取舍,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摆花架子。再好的教学手段也要服务于教学目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是否运用得恰当,研判的标准就看它是否在完成教学任务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不能在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中起到恰当、有效的辅助作用,就是无用的花架子,应予以摒弃。而真正优化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是那种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的设计。
2.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时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依据。学生的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因而具有声、光、电等综合刺激特点的多媒体能够非常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特别是儿童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奮状态,会使身心疲惫,从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的不良后果。因而,信息技术在课堂中使用时要注意切忌频繁滥用,要适时适度地使用,界面制作要干净自然,切忌令人眼花缭乱的设计,否则将适得其反。所以,使用信息技术时必须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符合认知规律的媒体,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内容表达简洁、清楚、准确,在加强趣味性的同时做到难易适当,视觉、听觉信息要合理分配,音像要经过严格精选,所设计的问题要易于学生接受,避免由于视听不协调而产生干扰,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起到相反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进行鲜活、形象、有趣味的信息提供,选择能够真正起到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限制的多媒体,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选择学生易于理解的角度和手段展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开阔学生的视野,会使学生易于理解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合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会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更精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