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情教学
2017-11-06丁飞飞
丁飞飞
一、激情艺术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阵地,课堂上,激情的教师与激情的学生交往就会碰撞出更激情的火花。教师的激情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同时,学生的激情也会对教师激情的发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激发出了学生的感情,学生听懂了教师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互相鼓励,互相欣赏,各自的感情都能得到升华。教师的激情,不仅要体现在课内,更要体现在课外。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以此增加师生间的情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有利于增加教材的魅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激情,就有了对教材的关注,有了对教材的关注,就能深入钻研,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赏析、感悟教材,让教材的人文性得到体现。教材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通过激情的讲授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没有激情,就不会有这样的表现效果,教材的魅力就得不到体现。
二、初中语文教师激情的措施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课堂上,即使教师激情四射,学生如果无动于衷的话,课堂还是一潭死水。教師在授课之时,就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激情,把这潭水搅活了。如,教学古诗《赠汪伦》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诗句,让学生赏析这些诗句,看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答“都是送别诗”,然后引导,这些诗在送别上又各有不同,王维与元二是以酒话别,李白与孟浩然是以景惜别,高适与董大是劝慰之别。分别是痛苦的,但又不得不别。那么李白与汪伦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别”呢?让我们一起深入研究诗句吧。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就会带着浓浓的兴趣投入到诗歌的学习之中。
(二)激活课堂,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习效率肯定不高。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常态,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目的。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急躁,应多鼓励,少批评,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把握教材,以情动人。
没有感情上不好语文课,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每一篇文章都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深度和高度。教师在讲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不但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切实可行的教案。授课中,只有根据教材特点激情洋溢地讲解,用情去打动学生,才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四)创新教法,讲究艺术。
课堂上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学生趴在桌子上却昏昏欲睡。出现这一状况,是因为教师陈旧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更别说激情了。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创新教法,重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活动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收集制作大量的云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进行辨认,然后进行小组赛,看哪组能根据云的形状识别出天气的状况,最后让学生总结说明文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就会一改过去一学说明文就死气沉沉的情况。
三、总结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法,运用好激情艺术,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