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长天老日”考释
2017-11-06赵志强王冬梅
赵志强+王冬梅
《红楼梦》中有“长天老日”一词,出现的语境是宝钗不愿意去看戏,贾母劝她:
(1) 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第二十九回)
由于“长天老日”一词在古文献中出现较少,所以解释起来比较困难。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天长”说,“长天老日”表示白昼长;一种是“天热”说,“长天老日”表示炎天热日。两种解释都考虑到了夏天的季节特征,夏天天长夜短、天气炎热,但都没有考虑上下文的反预期语境。
一、 “天长”说和“天热”说质疑
“天长”说以辞书为代表,如《小说词语汇释》(1979)解释“长天老日”为“日长的天气”;《〈红楼梦〉辞典》(1986)解释其为“白昼长的时日”;《红楼梦语言词典》(1995)释为“形容夏天白昼时间长”;《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释为“漫长的白天”,与“长天大日”意义相同。“日长”“白昼长”“漫长的白天”,都表示白天时间长,可合称“天长”。“天长”这种解释太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果把这种释义放入具体语境,就会感到不自然了。贾母的论点是宝钗和她的母亲去看戏,论据是“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如果“天长”说成立,那贾母的意思是: 夏天白天时间长,与其睡觉还不如去看戏。夏天天长就应该看戏吗?冬天天短同样可以看戏。仔细思考,这样解释的话,“长天老日”与前后的语义并不和谐,“天长”与“看戏”并没有潜在的因果关系。
“天热”说以张晓英、谭文旗为代表,在其《〈红楼梦〉词语零札》(2013)中指出“长天老日”主要指“炎热的天气”,主要依据是“长天”“大日”(“老日”即“大日”)出现的语境用到了“热”这样的词语。这种观点虽是依据语境考证得出的,但有随文释意之嫌。这种解释忽视了“长天老日”词义和语素义的紧密关联,缺少平行的“长、老”表示“热”的典型例证。另外,“天热”说认为“天热”就应该去看戏,这种理由有些牵强,天气炎热,出门看戏身体自然会不舒服,“天凉”才似乎更适合看戏,“天冷”当然也可以看戏。所以,贾母如果以天气炎热来劝说宝钗去看戏,就缺少说服力了。
孟德腾、刘贵生《也谈“长天老日”》(2015)反驳了“天热”说,从“长”“天”“老”“日”四个语素的意义出发,筛选义项,得出“长、老”兼表时间长,“天、日”都指白天,结合同义词“长天大日”论证了“天长”说的合理性。不过,《也谈“长天老日”》证明了“长天老日”的组成成分有表达白天长的可能性,但是没有证明其必然性,文中的解释是——由于白天时间较长,与其在家里睡觉倒不如出去看看戏。此说不通,上文已有论述。
从上文可見,两种观点都没有注意到“长天老日”出现的具体语境。事实上,“长天老日”和“长天大日”出现的场合,都表达一些反预期信息。
二、 反预期与时间词
对“长天老日”释义的质疑始于古汉语中的四字格反预期标记——“青天白日”。反预期(Counterexpectation)是指陈述的内容与说话人、听话人的预期或常理偏离,出现了与预设情形不一致的现象。反预期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是描述意料之外的事件。偏离预期的表达形式需要借助反预期标记,如“居然、竟然、偏偏、反而、可是、不料”等词语,还有“我说什么来着、实话告诉你、我跟你说”等短语,这些标记总是出现在反预期语境中,具体表达意外、提醒、反对、申辩、斥责等信息。时间词也可以作为反预期的标记,古汉语中常使用“青天白日”,后续句叙述反预期事件。
“青天白日”最早的意义指“青天和白日”,表示天气晴朗。《汉大》列举的第二个义项是“大白天”,释义非常确切,“大白天”是一种反预期标记。“大+时间词”,常用在反预期语境中,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解释:“大”放在某些时令、时间、节日前,表示强调,具体例证如:
(2) 大热天的,到处跑什么!
(3) 大晴天怎么下起雨来了?
大热天一般会减少活动,“到处跑”是说话人斥责或反对的行为;大晴天不应该有雨,“下起雨”使表达者感到意外。“大+时间词”的后续表达成分主要用来传达一些偏离预期的信息,“大白天”可以用做反预期标记,如现代文学中的用例:
(4) 麻巧说:“大白天的她睡啥?”(贾平凹《秦腔》)
(5) 灵芝问有翼说:“大白天怎么躺在家里?”(赵树理《三里湾》)
按照人类共有的认知常识,可知晚上是睡觉时间,大白天睡觉不是惯常现象,所以“大白天”后边出现的是反预期信息,白天躺着睡觉自然会引起说话人的诧异。《汉大》列举的“青天白日”例证是:
(6) 如今这青天白日,关着铺门,像什么模样?(元王晔《桃花女》)
(7) 青天白日做甚么梦,敢看见杜丽娘和柳梦梅么?(清蒋士铨《临川梦》)
在说话人看来,大白天关铺门、大白天做梦都是不同寻常的事情,都是意料之外的事件。“青天白日”表示“大白天”,可以构建反预期语境。《儒林外史》中有“清天白日”,《汉大》也解释为“大白天”。
在四字格的反预期标记中,“青天白日”使用率较高,“长天老日”和“长天大日”在书面语中的使用率低。
三、 长天大日
《汉大》解释“长天老日”亦作“长天大日”。先分析“长天大日”的具体语境。《老残游记》第一回中,老残喝酒以后有些困倦,躺在床上歇息,看见了他的朋友“文章伯”和“德慧生”,二人走进老残房间,一齐说:“这么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家里做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对劳动人民生活规律的简约概括,白天活动,晚上休息,这是常理。但是,老残白天待在家里,不同寻常。语境中“你蹲家里做甚”显然是表达意外、惊奇等意思。“日”可以表示“白天”,与“夜”对应,由“大日”自然可以联想到口语词“大白天”。把“大白天”置入《老残游记》语境中,如“大白天的,老残,你蹲家里做甚”,文意很通畅,这样的大白天,老残蹲在家里是两位朋友意料之外的事情。endprint
“大”表示强调,没有实在的意义,与词缀功能相当。词义有虚实之分,一些实在的意义在使用中出现语义磨损,词义会虚化。“大”有实在的意义,表示体积、面积、数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比较对象,由这种具体的“大”可以演变出抽象的“大”(如权力大、程度深、自大、夸大等),再产生语义更虚的“强调”义,这种变化符合词义演变的一般路径。“大日”中的“大”表“强调”,再如《西游记》中孙悟空想用“棍子”(金箍棒)呼风唤雨,要求各位神仙道:
“棍子第五指,就要大日晴天,却莫违误。”(第四十五回)
“大日”即“大白天”,“大日”与“晴天”并列,与“青天白日”意义相同。
“长天大日”中,“长天”即“长日”,《汉大》解释“长日”为“夏至”,也有“冬至”一说,夏至白昼长,称为“长日”很合理,冬至白昼短,还叫“长日”,这似乎有误,其实这种相反的解释就是反训。时间分为两种——空间时间(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主观时间),夏至白天时间长指的是客观时间,冬天在古代是农闲时节,没有太多事情可做,人的注意力散漫,就会主观认为白天时间长,这是一种心理时间,所以用“长日”来指称也是合理的。“长日”还可以表示“漫长的白天”,如《汉大》中例证“长日唯销一局棋”,此例确实可以说明“长”有时间长之意。《汉大》的另一个例证是宋朝徐玑《春日游张提举园池》:“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此例如果解释为“漫长的白天有许多飞絮,游人喜欢绿阴”,有不通畅之感,其实这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白天有许多飞絮”,“长”与“大”的功能相似,表强调,而非时间长。《老残游记》中“长天”与“大日”并列,二者结构相同,意义应相近。孔颖达疏《左传》:“长,亦大也。”“长”和“大”的意义有相通的一面。“长天大日”中“长”与“大”词义较虚,主要起强调、凸显的作用,“长天”虽然可以表示“漫长的白天”这种意义,但在“长天大日”语境中并不强调“白天的漫长”,如“漫长的白天,蹲家里做甚”,句意并不通畅,“漫长的白天”不能引发说话人对“蹲家里”的疑问。通过上下文,可知两位朋友对老残的行为很意外,所以用“大白天”解释“长天大日”更得当。“日长的天气”“白昼长的时日”这两种解释一般也不用于反预期语境。另外,“长天大日”后的“的”表示确认语气,“大白天”与“的”连接很通畅,“漫长的白天”却不与确认语气词“的”连用。可见,“长天大日”中“长”的“漫长”义虚化,受语境限制,与“大”的功能相近,主要起“强调”的作用。
四、 长天老日
古代训诂学家强调“随文释义”,就是要求依据语境对词语做出恰当的解释。看一下“长天老日”的使用語境。贾母和凤姐计划看戏去,宝钗以天热为由不愿意去,接着贾母劝宝钗,让她和她的母亲都去看戏,并说“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长天老日”是同义联合形式,如果把“长天”理解为“漫长的白天”,“长天老日”整体就表示“随着季节的更迭,夏天白天时间变长”。这显然不是说话人要表意的重心。贾母在这里并不是表达夏季昼长的意味,宝钗不是孩子,贾母没有必要给她宣传这些昼长夜短的知识。人们在白天大多会活动一下,这是常见的行为。常见的行为是可以预期的,大白天在家睡觉(除了午睡等特殊情形)往往是违背说话人预期的,是出乎意料的行为。“长天老日”与“长天大日”的使用语境相同。“在家里也是睡觉”,“在家里”是假设性前提,副词“也”表示相同(据《现代汉语八百词》),意思是宝钗在家的话会和以前一样,重复以往的行为——睡觉。贾母通过“长天老日”这样的时间词语创设反预期语境,表示大白天不应该在家里睡觉,以此来劝说宝钗。
再来看一下“长天”。依据《汉大》以及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可以知道“长天”在元代之前主要表示“辽阔的天空”,后来才表示时间,《汉大》释为“终日、整天”,例子是艾芜《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此例的分词可能有误,“长天”表示时间,后边的“大日头晒着”读起来不通畅,感觉“晒着”后边缺宾语,语义不完整。“长天大日”应是一个词,表示“大白天”,“头晒着”是无标记被动句,表示头被晒着。这段话整体的行文方式是从白天和晚上两个方面分述遭受的折磨,白天脑袋被晒着,晚上双手被捆着。把“长天”解释为“终日、整天”不妥,人不可能从早到晚都能晒太阳。不过“长天”确实可以单独使用,如明代小说《醒世姻缘传》:“这等长天,难道三篇怕也做不完的?”《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也有用例:“这么长天,你也该歇息歇息。”“长天”都表示漫长的白天。“长天”有表示白天天长的可能性,但依据语境分析,贾母并不强调此种意味。“长”词义虚化,功能等同于“大”。“长”的“漫长”语义磨损(attrition),在“长天老日”中主要起强调作用。
“长天老日”中的“老”和“长天大日”中的“大”意义相通,陆德明《经典释文》:“大者,老也。”《故训汇纂》中收录了多条相关的注释。方言词汇也可以证明“大、老”语义相通,《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有“老后日”(意为大后日,分布于湖语、赣语、闽语、晋语、乡话)、“老半天”(意为很长时间,相当于“大半天”,分布于冀鲁官话、晋语)、“老天明”(意为天大亮,分布于中原官话)、“老雨”(意为大雨,分布于晋语)等。“长天老日”中的“老”和“大”一样,实指意义虚化,去语义化(desemanticization)了。依据语境,“长天老日”中的“老”与“长天大日”中的“大”意义相同,都表示强调。“老”表强调的例子还有一些,如“老天”,就是对天的称呼,《红楼梦》第一百六回中贾政对贾家的一败涂地抒发感叹时,就用到了“老天”。“老日”相当于“大日”,强调说话时的时间是白天。
贾母通过“长天老日”凸显“白天”这个时间概念,言外之意是: 现在是白天,不是晚上,不应该总在家睡觉,应该去看看戏。“长天老日”的后续表达成分是用来说明说话人主观态度的,表达说话人对反预期事件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天老日”就是反预期的触发语。endprint
此外,对“长天老日”的解释也需要考虑语境中的语气词“的”。“的”有确认的语气,“大白天的”是惯常表达。关于“长天老日”的其他解释不适合加上语气词“的”,“日长的天气的、白昼长的时日的、夏天白昼时间长的、漫长白天的、炎热天气的”都说不通。“大白天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前后语义和谐。此外,在《红楼梦》中,我们还发现了与“长天老日”相近的形式——“大天白日”。如:
(8) 凤姐又悄悄的道:“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第十二回)
(9) (王夫人)这样的东西,大天白日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不亏你婆婆遇见,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第七十四回)
例(8)中贾瑞对凤姐有觊觎之心,大白天的,他不应该总待在凤姐跟前,所以凤姐提醒贾瑞在这里不方便。例(9)则是王夫人主观预期“这样的东西在大白天不应该摆在园里山石上”。可以看出,“大天白日”与“长天老日”也是同义形式。《红楼梦》中还有一例“大白日”:
(10) 麝月道:“大白日里还怕什么,还怕丢了你不成?”(第七十八回)
《汉大》释为:“白天。大,表示强调。”“大”与时间词组合,在《红楼梦》中有多处用例,其中,“大正月”出现6次,如:
(11) 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第五十四回)
(12) 大正月里哭什么?(第二十回)
“大”也表示强调,大正月,人们一般会放松一下,出去逛逛是可以预期的信息,结果师父不让出去;正月里,人们图吉利,自然会避免一些不吉祥的言行,不该哭。“大清早起”在《红楼梦》中出现了7次,如:
(13) 大清早起死呀活的,也不忌讳。(第二十八回)
(14) 大清早起,好好的为什么哭?(第八十二回)
可以看出,“大清早起”也是反预期的触发语,后面的“死、哭”都是意料之外的行为。此外,《红楼梦》中还有“大天亮、大热天”等表达形式。可见,“大”表示强调,构成“大+时间词”反预期标记,在《红楼梦》中已是常见现象。
虽然“大+时间词”常作为反预期的标记,但是也不能统一待之,个别例子中“大”只表示强调,“大+时间词”在语境中没有明显的反预期意义,如《红楼梦》有1例:
(15) 明日大初一,过了明日,你后日再去看一看他去。(第十一回)
“大初一”强调是初一,不是其他日子。
五、 结语
整体来说,“大”有强调功能,《红楼梦》中“大正月、大清早起、大白日、大天白日”等,都可用作反预期标记,主要传递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长天老日”与“青天白日、长天大日、大天白日”一样,都是反预期的触发语,与现代汉语口语词“大白天”功能相同。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清),高鹗(清)著.红楼梦.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 谷峰.汉语反预期标记研究述评.汉语学习,2014(4).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4. 陸澹安.小说词语汇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6. 孟德腾,刘贵生.也谈“长天老日”.红楼梦学刊,2015(5).
7. 杨为珍,郭荣光主编.《红楼梦》辞典.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8. 张晓英,谭文旗.《红楼梦》词语零札.红楼梦学刊,2013(1).
9. 周定一主编.红楼梦语言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
10. 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责任编辑 马 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