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思考

2017-11-06郝艳珍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脱贫致富解决思路存在问题

郝艳珍

【摘 要】目前,柳林县贫困人口较多,脱贫工作非常严峻。调查发现当地地理环境较差、交通不畅和少数民族众多是主要原因,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及时让当地农户摆脱贫困,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

【Abstract】At present, Liulin County has a large population of poverty, so poverty alleviation is very serious.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poor lo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poor transportation and too many ethnic minorities are the main reasons, we must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promptly let the local farmers out of poverty and embark on their own road of development.

【关键词】脱贫致富;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Keywords】shake off poverty to get rich;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basic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081-02

1 引言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总面积1287.29平方千米,辖15个乡,人口32.76万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5℃,年降水量472.3毫米。柳林县属河东凹陷的中段,属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由于其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贸易,当地很多居民都有待脱贫致富[1]。

2 吕梁柳林县贫困概况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当前的柳林县总人口为382840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00111人,女性人口为182729人,户籍人口为279888人,在當地存在很多少数民族,其人口占到总人口的0.08%,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是12.70%。当地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河谷纵横,地理环境复杂,在局部地质环境就比较多变,给其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除此之外,柳林县处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区域,通过统计得知在全县共有32个少数民族,分别包括景颇族、彝族、壮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土家族、东乡族、蒙古族、藏族、达斡尔族、侗族、佤族、塔吉克族、羌族、土族、瑶族、白族、哈尼族、畲族、锡伯族、回族、独龙族、基诺族、拉祜族、傣族、傈僳族、布依族、普米族、纳西族[2]。由于人口复杂、地理环境复杂,导致其经济发展比较滞后。通过在2010-2014年调查中得知,该县的贫困人口总数从26.96万人降低到9.75万人,虽然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62%。但是由于社会因素、历史因素、自然因素等,当地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有待脱贫,局部发展不平衡,很多产业发展滞后。例如坝区和山区、农村和城镇地区的经济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调查中还显示出少数民族的贫困程度更深,所占的人口比重也更多。根据全省发展目标,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相关人员要予以重视,加强这些问题的解决。在2014年底,柳林县有10个重点贫困乡镇,90个规划贫困行政村,9.7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相关领导必须将山区作为柳林县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落实党中央制定的精准扶贫政策。

3 吕梁柳林县贫困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历史遗留问题

在吕梁柳林县境内,存在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相互之间风俗不同,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不深,导致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都是历史原因。例如其中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是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没有一个时间缓冲,发展缓慢也是必然的。除此之外,生产力的发展会受到自身规律的支配,不能及时进行改变。由于风俗文化不同,很难参与到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导致其不能享受现代经济带来的利益,导致出现了很多贫困人口。柳林县以前经济主要依靠煤炭出口,煤炭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素来就有小北京之称,但是由于市场全球化,煤炭出口受阻,煤炭开采达到极限,为了提高柳林县竞争力,必须从单一发展模式向多样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必须转型,带动当地人们脱贫。

3.2 生产环境复杂、恶劣

柳林县属河东凹陷的中段,属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在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导致日常物质更加匮乏,贫困人口只能向自然索取,最终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在脱贫致富中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

3.3 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地处偏远,地形环境复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困难,而且在历史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欠账,导致很多地区出现行路难、吃水难、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劳动力强的男人外出打工,留下了很多留守儿童,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 问题。

3.4 没有设计合理的产业结构

对于该地区的产业而言,都是进行原料直销,没有对相关产品进行深加工,因此其利润有限,利润环节有限,不能带动当地的大多数人们致富。除此之外,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多数产业都是粗加工,而且经营管理中没有品牌意识,不能根据当地特点、民风民俗打造产品,因此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当地的人均土地有限,一般是1.7~2.3亩,不能发展出规模,这些问题急需改善[3]。endprint

4 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措施分析

4.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

对于有良好土地的地区,相关农户可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政策,开展规模化种植业,例如丘陵地区的贫困村,可以积极进行种植业开发,借助规模化优势,积极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产量,改变贫困面貌。对于地理环境不好的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可以积极发展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找到稳定的致富门路,带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可以使用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地区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大型养殖业,通过大型养殖业带动个人养殖户,这样当地的贫困农户就可以发展养殖业,借助龙头企业的优势,就可以将产品进行高价出售。对于当地政府而言,为了摆脱这些地区的贫困农户,对龙头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积极给龙头企业出谋划策,例如让其从实体销售转变为虚拟网店销售,可以降低店面成本,扩大销售范围。当地政府要加强对养殖产品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生产质量,这是当地发展的基础。当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可以依托淘宝网建设特色中国·柳林馆,或者建设微店柳林优品等电子商务平台,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宣传,完善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就可以和当地的企业强+弱联合,让有实力的企业带动规模养殖户,让规模养殖户带动个人养殖,增加当地贫困人口的收入,解决其经济来源问题,尽早脱贫致富。

4.2 积极落实易地搬迁策略

通过调查得知很多农户生活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该地区经常发生自然灾害,而且由于长时间的开采和索取,自然条件变得非常脆弱,形成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特点,当地的农户之所以贫困,根本原因就是自然环境恶劣,当地条件的限制导致的。针对这一情况,政府增加资金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主要针对的农户就是山大深处、道路修建难度大,投入资金多,而且还要建设配套的引水工程,毕竟树挪死人挪活。可以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这一政策,如果山区人口比较多,可以将这些人员进行合理插入到其他村镇,或者将山上的农户搬到山下、有土安置等,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乡镇安置,或者从新选择安置点进行新的社区建设,这些都要依靠实际情况而定[4]。根据当地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科学确定房屋的面积,合理设置房屋的规模。

4.3 积极进行教育脱贫

很多农户脱贫都是教育工作跟不上,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思想没有转变,导致在发展过程中滞后,因此必须重视教育,避免重蹈覆辙。可以组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对相关孩子、农户进行学习指导和思想培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当下棘手的问题,要使用送学上门的培训模式,对无法上学的小孩进行教育,对得到安置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5]。为了避免脱贫之后再返贫问题的发生,搬迁农户可以根据情况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是享受农村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

5 结语

通过以上问题分析得出相应的脱贫致富策略,即必须在当地发展特色養殖业,弥补种植业的劣势,通过对养殖业产品深加工,带动其他人员再就业;对于大山深处的农户,必须异地搬迁;改善发展条件,积极发展教育业,避免重新回到贫困行列。

【参考文献】

【1】韩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6, 8(08):4-11.

【2】董云鹏.严查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铁的纪律打赢脱贫攻坚战[J].乡音,2016(8):17-17.

【3】全国人大代表"推进精准扶贫"专题调研小组.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J].上海人大月刊,2016(10):21-21.

【4】姚兵.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调研与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6(12):114-115.

【5】彭阳春.巴州区:精准发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J].四川劳动保障, 2017(1):48-49.endprint

猜你喜欢

脱贫致富解决思路存在问题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选准派强第一书记
关于河南省产业扶贫法律问题的研究
九隆街道如何搞好电子商务工作的有关问题探讨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老少边穷地区干部面临多重现实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