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国卷试题特色的生物高考备考策略
2017-11-06黄增寿杨祖芳
黄增寿+杨祖芳
摘 要 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与2017年全国卷高考试题展望高考命题方向,同时提出高考备考复习策略。
关键词 考题特色 生物高考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生物学科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017年高考落下帷幕了,笔者分析全国卷考题传递出来的特色信息,为生物学备考复习提供建议。
1 解读高考试题特色
1.1 关注生态学的观点,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人类是生态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盲目捕捞使渔业资源受到破坏”的问题,2017年全国I卷第5题以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呈“S”型增长家畜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素材,让考生判断“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开始捕获家畜的合适时机是什么”。该题向考生传递了生态学的观点,同时也向考生和社会传达了在对待地球资源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求索取,无原则地索取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人类自身,为了全人类的自身利益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具有保护全球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2 考查深度思考的能力,渗透生物学科的基本素养
2017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围绕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实践、现代生物科技等展开考查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进行了考查。试题不但从一般层面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尝试考查考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这是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亮点。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知其然,是衡量生物学科素养的一个指标,对此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有所创新。如全国I卷第30(1)题,关于“密闭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这一问题,若考生只回答“CO2的浓度降低”是不够的,必须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才比较全面的。全国II卷第30题,以动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行为表现为主题进行设计,试题除考查与实验组动物相关的内容外,还考查了对照实验方面的内容,如第(3)小问:“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答案是:“排除41℃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引起的。”这一看似简单的答案对考生来说,准确地概括和归纳出来并不容易,只有对对照实验的本质有深刻和全面理解的考生才能答出关键点。
1.3 体现生物学科特色,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在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生物高考除要求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外,还要求考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得出结论的能力。2017年高考生物实验试题是按照相对较高的要求进行设计的,这不但有利于区分考生,同时对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存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也是非常有利的。如全国II卷第37题围绕“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这一实验主题进行设计,其中的第37(3)题:“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而且比较新颖的试题,答案对考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全国III卷中的第37题以从植物中提取某种物质这一实验主题进行设计,其中的第37(5)题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考查。应答这类实验试题非常有利于亲手做过实验并对相关内容有所思考的考生应答。
2 展望高考命题变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未来的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应该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统一起来。目前的生物学科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4项能力并不能完全涵盖生物学核心素养的4项要素。因此,新的高考生物学考试大纲需要进行调整,应该与新的课程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保持一致,同时生物学高考命题也需要围绕生物学核心素养来实施。
2.1 设置情境考查能力
关于学科核心素养之生命观念的考查,如果直接以提问的形式考查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和稳态与平衡观,显然是将素养的考查机械化和简单化,同时也给命题带来很大的难度。高考试题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给材料中总结或提炼出生命观念。情境越真实,越能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情境可来源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可来源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突出成果,可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
2.2 關注发展热点问题
教师要关注对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试题的命制应体现在对背景材料的选取,这种以众所周知社会热点为素材考查的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关注技术、关注人类健康、关注成就与问题。
2.3 重视考查实验探究
实验与探究能力一直是新课标及命题能力要求中强调的,因此重视实验的设计及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将会是一直考查的重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思考其设计意图,真正体现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3 应对试题特色的复习策略
3.1 稳步推进必修模块
在《考纲修订通知》中,必修模块的内容没有变化,因此教师要立足课本,潜心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使学生先巩固基础知识,熟悉并能对所学的章节内容与相关章节的前后联系,在此基础上再注重综合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的同时,又关注学科素养,突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整合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要注意深入教材促基础,继续关注教材图解、课后习题、科学方法、旁栏思考、相关信息、“技能训练”和“技能应用”等栏目。如,在复习专题1“细胞的成分和结构”时,笔者出示了一道例题。
【例1】 下列哪些材料不适合用作DNA提取的实验( )
A. 鸡血细胞 B. 猪肝
C. 人成熟的红细胞 D. 菜花
学生很快选C,并阐述理由:“因为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笔者在肯定他回答的同时,突然灵机一动,马上追问:“那根据你的理由,C这个答案适合做什么实验的材料呢?”不出笔者所料,课室顿时出现了思考的气氛,在连问三位学生都回答不上来。笔者停顿了一下,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问错了,但稍做思考后,觉得没问题,继续提示了一下,这时有学生回答:“制备细胞膜。”接着该生又反问笔者:“老師,有那么多志愿者愿意献出自己的血来做这个实验?”笔者肯定了他的疑问,然后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很快,有学生说:“可以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如猪血等,它们也没有细胞核。”
3.2 侧重选考内容变化
在此次考纲修订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选考内容,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选修内容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还要重视选修内容的实验教学。选修1增加了“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更贴近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笔者根据实际,组织学生开设考纲规定内容的相关实验。例如,设计全学年教学规划,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微生物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在家里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等,并带至学校交流制作体会和原理应用。
又如,选修3中考纲“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增加了PCR,笔者在组织学生复习时结合必修2的DNA复制的内容,将两者的原理、实验材料及过程等逐一区分。如dCTP、dATP、dGTP、dTTP作为复制的原材料,与脱氧核苷酸的关系;还有DNA体内复制与PCR技术所要引物的区别……这些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对比。笔者就PCR技术两点疑惑释疑专门录制了一个微课视频,方便学生课后观看学习。
3.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教师在设计实验探究教学时,应时刻谨记发展学生素养,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近年的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不再简单考查教材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考查的是对生物学知识的透彻理解和对生物学思想的探究。如,2017年全国卷I第29题的实验设计。
3.4 落实常规规范答题
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规范答题是高考生物得高分的重要前提,很多考生没有注意专业术语的运用和语言表达的规范化,以为答案“接近”就行,殊不知规范答题才能得分或得全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答题不规范、表达不清或难以表达的问题逐一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以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例如,笔者在每次学生月考或模拟考后,都会将学生的典型答案张贴出来,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答题规范。同时,笔者还将学生的错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错因,进行滚动式测练,加强学生的记忆。
3.5 加强教研精心命题
以试题形式进行练习是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备考复习中,教师首先要控制练习的频率和题量。试题要有梯度,易、中、难相结合;试题不要过多,练习频率不要过高。对于每次的试题,备课组的教师在编写练习和命制试题时,从高考命题教师的角度出发,参阅各种资料,立足出新题,出原创题,而不是怪题、偏题或纠结题,要对试题进行改编,给学生“新”的感觉。对于每次的试题,组内的教师先要对所用试题认真做,然后进行集体备课讨论,要着重考虑试题是否适宜、是否是学生的薄弱点、是否需要修改、是否符合《考试大纲》,最后才定型为正式试题。试卷讲评课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师要先对试卷进行分析,归纳学生的错误类型,了解学情,继而做到讲出效率,讲出新意。
基于核心素养的命题是未来各类考试命题的指导方向和原则,这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及现实意义。但这又是一项高难度的创新工作,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实践,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理科.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了2015:37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