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基于微课的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

2017-11-06胡桂娣陈乐东

中学生物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草履虫微课

胡桂娣+陈乐东

摘 要 以实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为例,解析基于微课的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利用微课视频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学习任务单检测学习效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尝试用多种方法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实验观察 微课 草履虫 多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常以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的典型代表来进行学习和观察。由于草履虫个体微小,运动速度快,不易观察,常采用添加少许棉花纤维的方法来减慢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以便观察。在实验教学课上,教师通常先介绍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的方法,然后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虽然学生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能够运动的微小单细胞动物时,相当兴奋,但缺乏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在本节实验课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1 微课精讲,提高效率,充分实验

依据生物课标要求的“通过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活动建议,本节实验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学生喜欢上实验课,但做实验往往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很多教师很少带学生做实验,或者是将许多实验内容集中在一起做,这样,学生只是机械地掌握一些实验方法,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首先利用教师自制的5 min微视频精讲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单细胞动物特别是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功能、取食、运动等生命活动特点有一定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微课任务单检测学习效果,为实验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教师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显微观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

当学生观看微课了解了草履虫的相关知识后,就急于想看看草履虫的真实面貌。F教师可先让学生按照常规的方法,制作草履虫的临时玻片标本,用滴管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沉学生重在显微镜看到游动很快的草履虫时,非常兴奋:“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安静下来,请学生描述显微镜下草履虫运动的状态。学生站起来说:“草履虫跑得太快了,看不太清楚”。教师:“草履虫依靠什么运动跑得那么快呢?(这是对前面所观看微课学习的再次检测)” 学生:“靠纤毛的摆动(学得不错)。”教师追问:“如果想看清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以及它的运动方式,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呢?”学生:“可不可以减慢草履虫的运动速度?”教师:“这是很好的思路,用什么方法来减慢草履虫的运动速度呢?”教师趁势给学生留出5 min,小组讨论,寻求解决的方法。

3 分组讨论,交流方法,鼓励尝试

(1) 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提出了多种减慢草履虫运动速度的方法:

方法一:在载玻片中央加几丝棉花纤维,再滴1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在棉花纤维之间。

方法二:在载玻片中央放一点纱布纤维,再滴加1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在纱布纤维之间。

方法三:在载玻片中央滴1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用吸水纸将盖玻片下面的水吸去少许。

方法四:涂抹少许胶水在载玻片中央,再滴1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在胶水上。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棉花、纱布、吸水纸、蛋清(当时没有准备胶水),请各组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观察草履虫,并比较哪一种方法效果好、具有可行性。

(2) 实验中两名学生一小组,每个小组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教师边巡视边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草履虫的运动速度有没有减慢,能否看到草履虫的口沟、纤毛以及转动的方向,能否观察到草履虫身体内部的伸缩泡、食物泡等。有的小组显微镜使用熟练,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观察。

4 多种方法,实践探究,交流收获

在各个小组基本完成了观察的基础上,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使用上述方法一的小组汇报:开始不知道加多少棉花纤维比较合适,第一次加的比较多,结果显微镜下的棉花纤维密密麻麻,把草履虫全遮挡了。于是,我们又做了一次,我们总结了经验只加了几丝棉花纤维,先放在载玻片上,再滴加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1滴,盖上盖玻片后观察。发现草履虫在棉花纤维上面,速度还是很快,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根本无法看到它的形态和结构。如果先滴加草履虫培养液再加少许棉花纤维,是不是会将草履虫压在棉花纤维下面,减缓它的运动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又做了一次实验,效果可好了,草履虫被困在棉花纤维中,大大减慢了运动速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草履虫的旋转运动,也看到了它的形态,像一个倒转的鞋底,我们还看到了草履虫的口沟呢。

用上述第二种方法的小组汇报:我们小组用的是在载玻片上加一小条纱布纤维的方法,因为纱布的纤维在显微镜下放大后显得很粗、很黑,妨碍观察,可见这种方法效果不好。我们立即改用吸水纸,将盖玻片下的水吸去少许,以此限制草履虫的运动。这样的很多草履虫运动速度减慢,且易于观察到草履虫的形态。我们看到了伸缩泡。最后,我们还尝试了在载玻片上涂抹蛋清的方法,先用滴管吸取一滴蛋清滴在载玻片上,并涂抹开,然后滴加1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后进行观察。观察時,发现草履虫浮在上面,运动速度还是比较快。怎么办呢?我们重新又做了一次。这一次用牙签轻轻搅动滴在载玻片上的蛋清和草履虫培养液,使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这一次效果可好了,草履虫在混合液体中,运动速度减慢了,可以清楚地看到草履虫是如何运动的,也能看到草履虫细胞内的结构。

另一个小组的学生补充:我们小组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加少许棉花纤维,这种方法可以将草履虫围困在棉花纤维中,减慢草履虫的运动速度,但草履虫运动的还是比较快。我们又尝试了用蛋清,在操作的过程中,蛋清加多了,发现草履虫在蛋清中翻滚,身体折叠、弯曲,改变了原来旋转前进的状态,效果不理想。我们又做了一次,将1滴蛋清和1滴草履虫培养液在小烧杯中轻轻震荡摇匀,用滴管从小烧杯中吸取混合液滴1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盖上盖玻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草履虫在混合溶液中缓缓旋转前进,没有身体弯曲折叠的现象。

回顾本节实验课,教师首先利用微课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其兴趣,再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观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显微观察,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大胆尝试,达到了有效观察的目的,变被动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探究既是一种教的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生物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本质上是实验科学。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草履虫微课
有趣又有料的硬核科普——《生命的秘密:从草履虫到达尔文》荐读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一谈草履虫
关于草履虫采集与培养方法探讨
关于草履虫采集与培养方法探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鱼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