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P模式下涉农电商平台中政府与农产品生产商之间的监管博弈分析

2017-11-06黄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PPP模式博弈论

黄媛

【摘 要】本文研究了PPP模式下涉农电子商务平台搭建项目中政府对农产品生产者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后的物流平台搭建时遇到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论文通过混合策略博弈研究了政府与农产品生产商之间的监管博弈。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game analysis of the government's regul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er behavior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agricultural e-commerce platform under the PPP mode. When building the logistics platform of the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and e-commerce platform,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ncountered is not perf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upervision gam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roduc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the mixed strategy game.

【关键词】PPP模式;博弈论;农村电子商务

【Keywords】 PPP model; game theory; rural e-commerce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0-0035-02

1 研究背景

中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就加大力度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自2006年开始到2016年,政府的工作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民即生产者在旧农业经济中并无话语权,农产品流通的权利严重向农业中的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倾斜。而现在,许多农民以及合作社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自家或收購的农产品。王景河(2004)[1]探讨了中国农村实施电子商务的现状,并提出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了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做出了贡献,提出电子商务对促进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涉农电商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商机,淘宝网是最先抓到这份商机的电子商务平台,专业淘宝村等也因此迅速发展,但这份商机也面临着挑战,其中就存在农产品生产者行为监管问题。由于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不设有监管体系以及农产品本身的退货成本大的特点,农产品生产者存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低劣的农产品给客户,造成消费者的损失,从而造成客户量的流失,但监管需要成本,有时反而会造成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

PPP模式是政府通过与私营部门合作建设公共项目,从而拓宽融资渠道造福社会的模式,将PPP模式与农村电商结合无疑能促进此种问题的改善并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投资建设涉农电商平台,由私营企业进行商业化管理,而政府对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生产者的行为进行监管。

Peter Schare[2]从实验心理学等四个角度分析了ppp模式在博弈论下的研究,指出PPP博弈包括每个参与人的战略,相关支付函数,博弈结果和均衡情况这四个因素,因此本文也通过混合策略博弈对政府(G)对农产品生产者(P)的监管行为进行分析。

2 政府(G)与农产品生产者(P)之间的监管博弈

2.1 前提假设

①G与P之间信息不对称,且G只要对P进行监管即可查出P是否违约。

②G对P进行监管需要成本C1,P违约后被监管需要支付违约金C2。

③G在P违约情况下监管获得收益R1,不违约的情况下监管获得收益R2。G在农产品生产者违约情况下不监管获得收益-R1,在P不违约的情况下不监管获得收益R2。R1>R2>C1 。

④P在G监管的情况下违约可获得收益-r1,P在G监管下不违约的收益r2,P在G不监管的情况下违约可获得收益r1,P在G不监管的情况下不违约可获得收益r2。r1>r2>C2。

⑤用收益-成本来代表此博弈中各方获得的效用。

2.2 博弈过程

政府与农产品生产者的行为都是不确定的,政府通过猜测农产品生产者是否会违约从而确定是否进行监管,而农产品生产者则通过猜测政府是否会监管从而确定自己是否违约。因此,农产品生产者与政府进行混合策略博弈。假设政府选择监管的概率为P,不监管的概率为1-p,农产品生产者违约的概率为q,不违约的概率为1-q。

G监管的情况下,P违约。G将付出监管成本C1,由于监管就能避免农产品生产者违约形成新的社会正效应,因此G得到收益R1,用利润来代表政府最后得到的效用,结果为R1-C1;P违约后被罚违约金为C2,获得监管后不违约的收益r2,最终效用为r2-C2。G监管,P不违约。G将付出监管成本C1,由于P没有违约,因此G得到原有收益R2,则G得到的最终效用R2-C1;P不违约,则P获得原有收益r2。G不监管,P违约。G不监管则不用付出监管成本,由于P的违约行为而造成社会福利的下降,因此G的效用为-R1;P违约而不被监管,则获得效用r1。G不监管,P不违约。G不监管P也不违约,则G的效用为R2,P的效用为r2。

2.3 博弈结果

①农产品生产者(P)在此博弈中的期望效用为:

EU(P)=q(p(r2-C2)+(1-p)(r1))+(1-q)(p(r2)+(1-p)r2)

(1)

为达到效用最大化,应对q求一阶导数,?坠EU(P)=?坠q=0,得到最优结果条件:p?鄢=(r2-r1)/(r2-r1-C2)

由上述结果可知,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p?鄢>(r2-r1)/(r2-r1-C2)时,不违约的行为则会达到最优结果,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时p?鄢<(r2-r1)/(r2-r1-C2),P将会违约。

②政府(G)在此博弈中的期望效用为:

EU(G)=p(q(R1-C1)+(1-q)(R2-C1))+(1-p)(q(-R1)+(1-q)R2) (2)

为达到效用最大化,应对P求一阶导数,?坠EU(G)/?坠p=0,得到最优结果条件:q*=C1/2R1。

由上述结果可知,当G预测P违约的概率q*>C1/2R1时,G选择监管的行为会得到最优结果,当G预测到P违约的概率q*

③综述

政府与农产品生产者都会对对方的行为进行预测与推断,就偏好來说,政府偏向于不监管而农产品生产者偏向于违约,所以他们同时会如此去预测对方的行为,会导致农产品生产者预测政府监管的概率q*>(r1+r2)/(r2-2r1-C2),从而农产品生产者则选择不违约行为,而政府则同样预测q*>C1/2R1,从而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监管。不过,这仍然是推测行为,根据实际预算估量,作出最优结果行为。

3 结语

本文研究了政府与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监管博弈,通过混合策略博弈研究政府是否对农产品生产者的违约行为进行监管与农产品生产者在政府的监管下是否违约。结论表明,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p*>(r2-r1)/(r2-r1-C2)时,不违约的行为则会达到最优结果,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p*<(r2-r1)/(r2-r1-C2)时,P将会违约。而当G预测P违约的概率q*>C1/2R1时,G选择监管的行为会得到最优结果,当G预测到P违约的概率q*

PPP模式下的涉农电商平台的搭建项目是一个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产品流通模式转型很好的途径和方法,未来关于此项目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和透彻。

【参考文献】

【1】王景河.实施电子商务对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2):23.

【2】 Peter Scharl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 )as asocial game[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2,15(3):227-252.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PPP模式博弈论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