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构成及其应用
——以陕西为例

2017-11-06张中华

社会科学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景观传统文化

张中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旅游理论与实践】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构成及其应用
——以陕西为例

张中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地方性的乡土聚落景观是地区人居环境行为文化体系中的基本构成单元,表达的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它地方居住行为文化的根本差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能够揭示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文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表达形态。国外较早借用人类生态学领域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去解构人居环境聚落的演化构成,尤其是由聚落形态单元所延伸出的聚落景观的文化形态构成上。文章则以“地方性知识”理论为前提,系统阐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的构成体系,并以陕西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为例,分析其地方性知识的生成环境、类别以及地点性知识的表达形式等。从而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规划提供支撑。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分类;陕西省

一、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研究的背景

(一)从文化景观的演进来看

中国人素有“乡愁”“栖居”“家园”等本土文化情结,表达的是人居环境根植于地方的关系。传统乡村聚落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物事件、生活行为、土地景观、理想价值等有着“扎根于此”的关系,并成为了“承载乡愁”的最好物质载体。历史先贤们在规划设计建造传统聚落的时候,就已经把承载山川人物、贯通古今往事、展现吾土吾民等“地方性知识”通过规划设计手法熔铸到了人居环境景观的建设当中,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地方营建”技巧,并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记忆,也是人居环境创意规划设计的灵魂。人文地理学者卡尔·索尔(Carl O Sauer)于1925年首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强调地表自然与文化知识耦合的地方性特征[1]。此后,地理学者惠特尔西(Whittlesey O S)提出了“景观阶段序列”的叠加性理念;哥德曼(Jean Gottmann)[2]与刘易斯(Lewis)提出了解释景观的“地点性知识”构成性[3]。

(二)从人类聚居学的演进来看

在人居环境营建领域(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事关人居环境科学的相关学科),以现代主义人居环境营建为代表的营建风格和实践已经在世界各地占有主导地位,现代化的功能主义营建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人居环境营建领域的主要手段,其结果一方面极大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环境景观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对人居环境营建传统的忽视而造成了在历史人文精神层面的慌乱和茫然。诸如“乡愁”、“城愁”何处寻?奇奇怪怪的建筑到处充斥着我们的城市,乡村,诸多城市千篇一律,“城非城,乡非乡”的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许多城市和乡村丧失了民族性,缺乏地方性特色,也失去了人居环境文化的重要精神依据。正如吴良镛先生在《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一文中谈到:“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活力,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就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4]因此,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追溯原型,根植地方,找寻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及演化规律与范式,并理出地方性知识的组织关系和演进机制,为特色城镇化而服务。

二、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与内涵

(一)景观知识性的内涵与特征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景观的含义同汉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的“scenery”,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5]。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地表景象,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从广义的知识内涵上来看,景观就是不同地方性知识的反映及表达,对景观的知识性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6]:

1.具有区域知识特征:某一区域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亦或是个体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自然区,是相对一致发生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2.具有地理知识特征:是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一致的整体,大如地图(即景观圈)、小如生物地理群落(单一地段),他们均可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或类型单位。3.具有知识类型的特征:用于任何区域分类单位,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的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这一概念认为区域单位不等同于景观,而是景观的有规律组合。

(二)地方性知识的内涵

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概念,是知识地方性问题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所提出[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冲突,以及后现代性语境中社会批判主义意识的兴起,地方性知识的概念日渐兴起,它是基于人类学家对土著居民的田野考察而得来的一种知识划分模式。目前地方性知识在乡村生态建设、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领域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地方性知识”从英文 local Knowledge而来,英文的 Local,相当于“本土的”、“老土的”、“某国的”、“某地的”、“民族的”、“传统的”、“家乡的”、“当地人”等内涵[8]。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性知识的内涵变的更加丰富[9],还具有“乡土知识”、“土著知识”、“乡土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民族科学”等内涵[10]。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性知识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文化特征的某一地区、某一地方或某一地点的知识。包含有:1.地方的、当地的、本地的及某一地点的知识;2.乡土的、民族的、局部的知识。它是以此地为空间限制对象所形成的特定文化景观。在知识的生成与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特定的情境,包含由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亚文化,或者由亚文化群体所共同建构形成的价值观。用朴素的话来说,地方性知识就是“老百姓的土办法”,对于乡村聚落来说就是“乡土营建的传统方法与技术”等。

三、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体系的构成

(一)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确认原则

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保留”“继承”“适用”的地方性因子。确定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可以归纳为如下原则:

1.唯一性:表现为该聚落景观在整体地方性知识构成上为其它聚落所没有的,无论在聚落景观的外在形态上,还是内在社会人文景观特质上都具有独一性和排他性。亦或该聚落景观在某些局部结构上,或者某些设施上,或某些场所上,或某些遗产价值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其它地区聚落所没有。2.优势性:虽然其它聚落景观含有类似的地方性知识,但是该聚落在某些地方性知识具有明显的优势,所形成的景观效果比较突出,总体优势较为明显。3.传统性:代表着一种传统价值和意义,包含有本土景观、乡土景观、土著景观(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景观等内涵。4.传承性(传播性):知识的地方性并不仅仅针对地域、时间、阶级与各种问题而言,并且还与“情境”有关。从广义角度而言,地方性知识应是一种开放性的知识,地方性并不等于封闭性知识,相反这种知识要转换到对自己的超越与发展,能够用于活化或用于指导社会经济建设。反映在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当中,意指该知识能够活化成一种“本土的营建技术”,可以用于指导当代村镇规划设计建设或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性规划建设等。

(二)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分类

学术界针对“知识”的分类方法具有多样性,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划分为两种类别体系,按照地方性知识在聚落景观中的重要性和成分来说,可以划分为主体地方性知识、依附地方性知识、混合性知识、变异性知识等。按照知识的内在和外在特征来说,可以将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划分为显性景观知识和隐性景观知识。

表1 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分类

四、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生成要素

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动态历史演进的过程。是在地方经济、社会、自然、技术与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果。通过聚落营建的加与减的认同与修复,从而形成了最佳的聚落布局选址、最自然的材料选择、最适宜的技术手段与营建模式以及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内涵等。

表2 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生成要素

自然生态要素的构成 地方性知识的生成效应 地方性知识的生成特征减灾与防灾的行为知识 利用聚落选址和组织有序的排水系统防避洪水灾害;利用干栏式架空的建筑回应南方气候环境的湿热灾害等地形地貌就地取材的行为知识自然资源对于经济落后,运输不便地区,地方材料经过简单处理就应用在建筑构件的使用上,并逐步形成一套与地方材料特性相适应的地方营建技术,诸如黄土高原的窑洞、闽西的客家土楼等。辅助调节气候与生态环境的效能诸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利用黄土较高的热容量可以保持温度,并蓄热,从而调节气候变化;泉州、浙江沿海一带传统乡村聚落建筑多用蚌壳烧制灰浆,可防止海风的酸性腐蚀。经济与技术因素采集渔猎的行为文化知识以采集渔猎为主的较为原始的生计方式,通过依靠自然环境的食物采集、物质收集,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其居住形态往往需要就地取材、简单易制。畜牧经济文化知识 一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为,聚落形态具有易于拆卸和携带的特征,如蒙古包和毡房。农耕经济文化知识 居住方式较为固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多姿多样的聚落景观形态。地域性生态营建技术的总结与集成运用较少的地方材料,以尽可能少的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热工优势,按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加以结构整合,形成朴素的、不断积累与修正的适应性聚落营建技术。民俗文化的规范性行为知识 具体反映在民俗可以对聚落的营建行为产生规范性。民俗文化的物化知识 民俗所建构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会在聚落的布局、建筑分配、建筑形式、院落祭祀等细节上来反映出来。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结构与社会制度建筑的形态布局和空间尺寸反映着家庭结构与人们的生活行为,诸如北京四合院的空间平面位序关系,主次建筑的分布、朝向等则与不同身份的人居住的位置有着对应的关系。价值观和审美 传统乡村聚落在营建中都非常注重对“天人合一”

五、陕西省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实证解析

(一)陕西省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总体特征分析

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结晶,其所承载的传统社会文化、宗教信仰、聚落营建机制、建筑环境肌理、艺术审美元素、传统乡土经济系统等是聚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关键。作为根植于一方水土的聚落营建成果,传统乡村聚落是古人顺应自然地理环境而营建的“天人合一”的景观群落,是“天、地、人、神”的统一体。陕西省的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农耕文明和中国原始文化核心区域的重要代表景观。

陕西省从地理景观单元划分上可以分为关中平原地区、陕南秦巴山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三个地理单元。其中关中地区以平原型地貌景观为主,西起宝鸡,东至陕西潼关,具有八百里秦川、沃土千里的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农耕地区。关中平原南部对接大秦岭山脉,北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从整体地理环境的地方性特征来看,具有风水最佳、汇聚山水灵气、融贯龙脉之特征。因此,关中平原上的西安是“十三朝”的古都,关中也成为了汇集山川灵气的地方。

陕北地区在大地景观格局上则属于黄土和沙漠地貌景观单元。陕北地区在自然地理和气候上较为干旱、缺水、风沙大,相对于关中地区而言,人地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决定其乡土聚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分散性,并受地貌格局影响较为突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因处于黄河中上游部分,是中华始祖文化(炎黄文化)的发源地,具有历史最古老的文化基因特征,境内分布众多的古老窑洞则是这片土地传统聚落景观的最主要特征。陕南与陕北和关中地区比较,在自然地理环境基因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陕南整体上为典型的山区自然地貌景观,地质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部分,北边隆起区域在北、东、西三方面与秦岭南坡横向褶皱相邻。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格局具有“两山夹一川”的山川地貌特征。为适应人居环境营建的需要,地区内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在空间布局选址上具有分散性特征,聚落选址常分布于山头或坡地地段。在文化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构成上受川、渝、鄂、陕等地方性文化基因的影响而呈现出景观文化内涵多元化的特征。

(二)陕西关中地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构成分析

关中地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态空间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例如农田、民居、祠堂、寺庙、道路、牌坊、墓地、作坊等元素,这些地方性知识构成元素的完善程度标志着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发育的成熟与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主要表现构成的建筑在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结构形态构成中具有重要的空间位置,代表着时空格局中的“地点”,又彰显着许多约定俗成观念支配的“非物质性的行为文化基因”。与此同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布局的格局构成关系也受这种“非物质性的行为文化基因”所影响着。地方性的营建技术使得这些“地方性知识”成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的隐性动力。

表3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结构形态的地方性知识构成

六、“地方性知识”在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保护性发展中的应用对策

(一)挖掘乡村地方性知识的特质信息

任何一个乡土聚落都有其独特的“基因”特征及其景观形态构成等来吸引人,使人产生对历史文化内涵和人居情感价值的认同。因此,当前针对美丽乡村或特色村镇规划设计时,应深入挖掘乡土聚落景观中所蕴含的那些“地方性知识”,通过乡土文化基因的挖掘和整理,找到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民族的就是地方的,地方的就是世界的。在运用“地方性知识”理论进行传统乡村聚落规划设计时,需要注重充分挖掘当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地方性知识,围绕地方感的塑造主题,充分提炼传统乡村聚落规划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和规划设计手法等信息,从而为当前搞好美丽乡村规划及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提供基础。

(二)深入解析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内在本质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挖掘与提炼的最根本目的地在于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内在地方性建构规律与本土文化特质的把握。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点文化基因,这种内在文化本质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都有它独自的个体基因,这种基因的表达形式和成果则就是景观的内在本质。安徽黟县的西递宏村就是按照中国传统乡村聚落景观选址与布局模式所进行的典范,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性规划设计工作就应该要重视其根植于特定地点所形成的地方性知识,这是进行传统乡村聚落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

(三)恢复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地方感”

传统乡村聚落的地方性知识挖掘、梳理之后,还必须有相应的“景观空间形态结构构成”或“乡村物质空间特征”(如乡村聚落的整体空间结构、建筑形式、乡村园林绿地、乡村基础服务设施、乡村祭祀空间、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等进行表达与呈现,以便恢复与彰显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社区感”“地方感”。这些地方感就像大地景观上的地层、文化考古学中的文化景观构成一样,有助于人们厘清乡土聚落景观中的文化意象关系,复原当地历史文化景观的连续断面,让居住于此的人对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产生“历史记忆”和“根深蒂固的感知体验”,而不是产生厌恶与恐慌,甚至是失落,从而营造产生出“乡愁感”。在当代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当中,只有充分彰显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中的地方性知识,才能有助于特色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四)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风貌提示提供依据

在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地方营建实践中,聚落景观的总体风貌定位常常成为困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核心问题。乡村景观风貌提示的总体定位不准,将会直接影响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象的建构、以及现代品牌推广与地方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以陕西省袁家村模式为例,袁家村成功的基因正是在于其外在景观风貌特色与内在传统乡村发展基因对地方性知识的成功表达和运用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中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已成为当今美丽乡村风貌特色营造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当代美丽乡村建设体系中,必须从乡土聚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挖掘出发,认真筛选本土的历史文化知识,系统凝练本土的地方性知识,正确把握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确认景观的地方性知识,合理组织地方性知识,并在乡村景观风貌的构建当中有效表达当地的“地方性知识”。针对关键性的地方性知识因子还应进行重点把握与传承表达,从而保护好乡村发展中传统历史文化基因,弘扬优秀中国乡土历史文化传统。

[1]SAUER,CARL O.Foreward to historical geography[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41,(31):1-24.

[2]GOTTMANN J.The basic problem of political geography:the organization of space and the search for stability[J].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982,73(6):340-349.

[3]刘沛林,刘春腊,邓运员.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胞-链-形”的图示表达与区域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11(1):94-99.

[4]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J].城市规划,2003,27(1):12-16.

[5]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5-17.

[6]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4(6):119-125.

[8]柳倩月.地方性知识:从民间文学到文人文学——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学为例[J].文艺争鸣,2011(1):150-152.

[9]吴彤.从科学哲学的视野看地方性知识研究的重要意义——以蒙古族自然知识为例[C].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2005.

[10]朱雪忠.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3):31-40.

F590

A

1002-3240(2017)07-0112-06

2017-04-02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点理论研究”(编号:16FJY013)的阶段性成果

张中华(198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副教授,工学博士,风景园林学在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地点理论导向下的人居环境问题。

[责任编校:黄晓伟]

猜你喜欢

景观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景观别墅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