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实践教学的矛盾与化解
2017-11-04王凤环
王凤环
摘要:高校“两课”实践教学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资金与师资投入不够、缺乏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与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口头重视与实际轻视”和“各部门通力合作的要求与教师孤军奋战的现状”两大矛盾。为解决问题与化解矛盾,主要做好“领导、经费、师资、时间、基地、资源”七个保障、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两方面工作。
关键词:实践教学;矛盾;化解
一、高校“两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现状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教学在生活中巩固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发挥巨大作用。“高校两课”肩负教育育人的重任,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下,需同时增强政治素养。树立正确“三观”、塑造健全人格,因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多数高校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并积极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的任务和目标并开展“两课”实践教学,通过社会调查与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各类纪念馆、聘请各界模范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等各项措施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实践基地对“两课”实践教学效果的管理与考核等。“纵观各地现状,真正卓有成效的、能达到上述教育预期目标的“两课”实践教学凤毛麟角。”
二、“两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矛盾及原因
“两课”实践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资金与教师投入不够,缺乏高质量实践基地。全国各地高校均落实中央生15-20元,但实践经费没有得到规定,57%的高校也是临时经费拨付,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几乎所有的实践教学专硕经费明显不足。因经费的紧张与短缺等问题对实践基地造成难以达到高水平。二、教师的实践素质有待提高,实践中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目前高校高校青年教师之家毕业后进入课堂,自身经验缺乏。特别在与实践基地或者是实践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时,不善于言谈缺乏应急能力。中老年教师虽有着阅历丰富和实践经验,但假日太投心体育家庭或者科研。教学任务重、科研指标高,教师难以抽出时间对教学进行设计、协调和平价管理。另外,“两课”教师很少有专项资金去进修和培训“两课”实践教学,这也是“两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及其它实践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迅速提高重要原因。第三,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有78%的学校没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已有的评价体系也不规范,加之受评价标准不科学规范和学生人数多、教师精力有限等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缺乏科学性。”“两课”实践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学生对实践的认识态度过程中的表现意志、信念、能力应作为考核对象。“两课”实践教学涉及的学生多,很多高校害怕承担学生外出的风险与责任,导致教师干脆在课堂上布置好实践任务,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写出实践报告应付了事。给部分学生造成了有机可乘:部分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在粗略了解实践概况的基础上,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照样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实践报告易可获得高分。第二,各部门通力合作的要求与教师孤军奋战的现状的矛盾。教务处只简单地对实践教学的课时提出要求、学生处与团委很少介入实践教学、各学院干脆认为本学院学生的“两课”实践教学与自己关系不大,导致重任落在公共课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将任务分担在各任课教师身上,于是,就出现了两课实践教学“放羊式”的管理和“各自为政”的情况。
三、借鉴沈阳大学经验。做好“三结合”,提高“两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沈阳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绩较大,2011沈阳党委书记在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实践育人经验交流会上曾说,交流“两课”实践教学的心得,受到与会者的赞许。沈阳大学的“两课”实践教学经验值得介绍与推广。第一,做好“领导、经费、师资、时间、基地、资源”七个保障工作,解决“两课”实践教学的关键问题。学校党委、行政定期与相关部门联系并研究实践教学,从人、才、物方面大力扶持,并监督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使用;学校宣传部、教务处与教学部合作,定期对专职实践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灵活聘用机制;建立新民、法库等稳定的实践基地、按照实践教学课时要求定期进行社会实践。第二,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首先,结合课堂理论内容,进行专项访问调研。通过這些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最后,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短期“挂职”锻炼。通过家政服务、家教、普法等简单易行的方式,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不但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感情,而且在生活中磨练自我、增强才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