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方法
2017-11-04邱万琼
邱万琼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于整体学科教学意义非凡。阅读教学的质量决定学生阅读素养和语言感受力的发展。新课改要求阅读教学方法必须切合实际,促进学生阅读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学;创新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水平不仅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能力有较大作用。阅读教学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结果。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如果只关注教学的结果,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准确性,就会忽略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降低学生的过程参与性,不利于他们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之培养,自然也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因此,根据教学实践总结,笔者认为教师要开展好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就必须采取不同的、交叉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培育和熏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阅读方式,创新阅读教学形式,以此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阅读感悟能力,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采取阅读的审美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自觉审美鉴赏能力
阅读教学具有其他语言文字教学和作文写作教学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阅读多以既定审美文本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尤其是包括很多经典美文,都是经过多年文学历史长河的淘洗筛选出的优秀篇目,学生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语言审美能力和情感审美能力等专业审美素质的提升。而初中阶段,学生也具备独立审美感受的能力,具有主动进行审美鉴赏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切实开展审美阅读教学,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帮助學生顺利形成科学的审美能力。
(一)进行语言文字的审美鉴赏,提高他们的语言敏感力
阅读文本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不同的作家有不一样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色,有的作家文字清新优美、简洁含蓄,有的作家却深沉浓重、沉郁顿挫,但是有的作家更长于细节刻画、白描手法等。这些风格为初中语文阅读文本增添许多风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对语言进行审美鉴赏,感受不同语言风格,提高语言感受力和鉴赏力。例如,阅读文本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出理由。先让学生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尽可能组织小组交流讨论,经过沟通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鉴赏力。比如,一些语言使用手法,叙事、抒情、议论、白描等,有的语句使用了心理刻画,描写又可以分为外貌、语言、情态、衣着等。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进行规范化,在有效梳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科学鉴赏意识。最好的方法还需要教师在课后为学生提供类似的文本进行进一步鉴赏分析,及时把课上所学转化为系统的鉴赏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促进审美能力的深化
审美鉴赏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之参与,文学阅读本身就是具有空白想象的一个特殊领域,而这个空白就是语言调动的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语言文字所唤醒的学生的思维,是阅读审美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性的因素。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采取特定的有效手段或者方式。例如,在阅读环境描写的时候,初中时期学生的自我想象能力虽然有所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有所进步,但是仍然是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需要具体的形象支撑。因此,教师要善于采取手段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式,尽可能使他们的思维活跃,主动进行深入想象和联想,拓展语文阅读的内容和空间。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图片、使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等,以直观的感觉冲击,调动他们想象的主动性,快速用心把握阅读的内容和情感,顺利完成想象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的想象参与进来,他们才能从个人化的主观角度对阅读文本进行审美理解、鉴赏、感受,不断发展审美自觉性。
(三)开展审美情感教学,培育学生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熏陶,文学的最终旨归就是人,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世界,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乐观的人生价值理念。因此,审美教学中的情感审美势在必行。只有经历过情感审美,学生才能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了解是非对错,树立正确的认识追求。而这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那么教师如果落实情感审美教学呢?一方面,教师必须注意避免情感的说教和教条的呼吁,而是要从情感出发,归结到情感的旨归。例如,在学习英国文艺复兴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的时候,里面的吝啬鬼夏洛克之形象塑造是文学史上的经典。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对其凶狠残忍进行分析评价,就落入善恶是非观的泥沼,学生的情感参与度较低,那么鉴赏的效果自然也不会理想。但是,如果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人物的经历和语言、行为、性格等多方面分析鉴赏,在深入理解人物情感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人物行为进行阐释,最后学生会自觉对夏洛克的形象产生独立的评价判断,里面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学生感性的参与,达到理想的情感审美鉴赏效果。
二、组织开展阅读的创新教学,以创新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增强阅读学习能力
创新教学主要是针对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僵化、功利性过强、课堂形式单一等弊端提出来的。创新的阅读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发挥好自身教学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自觉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课堂教学活动等多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创新,切实为学生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以此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之增强。例如,创新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发言和感受作为主线,以活动为基本单位,以此促进课堂学习的互动性。创新教学内容则需要教师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多以实践生活体验为中心,设计具有新意的阅读素材,促进学生视野的开阔,尽量了解不同的阅读文体、题材,在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但又不能不兼顾学生主体性的树立。教师要在关注阅读教学特殊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其阅读创新意识得以有效增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