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批全改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利弊分析及改进策略

2017-11-04杨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数学

杨春

摘 要 主要论述了数学作业批改的主要形式——全批全改,陈述了全批全改在现阶段的主流地位,及传统意义上的全批全改的缺陷,并在全批全改的实施过程,分层、表现形式、批改评语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型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全批全改,使之为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

关键词 数学 全批全改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的批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得知由于教学进度紧张及数学学科的特点,80%以上的教师还是会采用全批全改的模式进行作业批改,既然全批全改成为主要批改方式,那么怎样进行全批全改才能更加发挥它的作用呢?

1数学作业全批全改问题

(1)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出现盲区,传统的数学作业全批全改基本上是前一天根据讲授内容留课后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第二天收到老师处进行批改,然后发还,之后学生是否订正,老师是否进行复批各有不同。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

2优化数学作业全批全改的实施过程

在對比试验中我们发现,在学生做作业之前给学生适当点拨,虽然完全正答率两个班级差不多,但是在点拨过的班级里主要错在细节上,而未点拨的班级里却很多错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中。在作业发回去学生进行订正的问题上,我们发现在老师进行点评之后订正与学生独立订正两个实验效果基本相同(70%的完全正答率),显然后者更能发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的周考中也反映出自己发现问题的学生,知识掌握得更好。对于自主订正后仍没发现问题的,就需要老师的讲解,之后才能达到100%的正答率。基于以上的调查研究我认为作业全批全改的更有效的实施过程应该是:点拨―做作业―批改―自主订正―复批―讲解―二次订正―再次复批。

3全批全改数学作业改进策略

3.1分层次批改

教师对作业批改应分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对于成绩优良的学生,他们作业中的错误往往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很少有不会做的题目,在批改中教师应以批注为主,以鼓励为主,语言简洁,让学生翻开作业,在会心一笑中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对于中等生在作业批注的同时,应对解题思路加以指导,在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及时进行二次批改,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后进生则采取有错不批改,自主更正的方法。老师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只作记号,对解题思路加以指导,不再批改发回学生,由学生自行订正。后进生作业中往往错误较多,需要多次修改。采取自主更正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能减少作业本上的不及格与红叉的数量,有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树立信心,并使学生在更正的过程中重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巩固基础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打消了抄袭的念头。

3.2采用适当的“面批”

这种批改方式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面对学生做出反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待作业错误不大但错误率较高的学生,采用当面批改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学困生中很大一部分学习比较被动,问问题率更是很低,老师面批创造了与之沟通的机会。教师一边批改一边讲解、纠错,使困难生明确知道错在何处及正确解法,同时注意发现困难生的思维火花和作业进步,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3.3优化全批全改中的评语式批改

3.3.1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推理过程中严格规范

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在高考中所丢分数也是相当可观的,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小的错误或失误,往往在学生的脑海里是无意识的,只有别人指出,才不至于使这些小毛病成为习惯。对于一类问题我们可以用统一的符号等来表示,这样学生在翻阅作业本时,更能发现自己常犯的错误,并引起重视及时改正!

3.3.2指导学生思考改错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用评语指导,预留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正确的解答过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并能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3.3.3激励学生增强信心

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当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写出其中一部分答案时,教师应该予以激励,并给出足够的时间补充完整,让学生信心倍增。

3.3.4点拨学生拓宽思路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点拨,以帮助和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如“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题目,对于好的方法更应该在班级里推广,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青梅.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J].成才之路,2008(2):43-44.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数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