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2017-11-04秦勉
秦勉
【摘 要】在网络覆盖全球、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成为了每一名学生势必掌握的基本常识,而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逐渐成为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走向。根据相关教育思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被逐渐重视和落实。在这一发展趋势的诱导下,本文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方向及教育目的展开探讨。
【关键词】普通高中 课程定义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3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是围绕新课程改革所传导的相关理念推动的,是一门应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打造新型人才的基本教育方针,以普及学生信息化水平为教育目标所开设的课程。众所周知,当下世界已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已然成为了信息时代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这种基本素质的培养,就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制订教学计划,清晰教学思路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而高中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内容是入门级的基础知识技能,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办公软件基础,网络通信基础以及编程基础。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该清晰相关教学思路,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整理规范,清楚相关理念,在课程安排上将之思路化从而达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一一衔接各个章节的内容。例如计算机硬件于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理清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信息技术,更为高效地学习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所涉及的知识点处于一个较为浅显和基础的层面,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却是较为广泛的,不单单只是对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学习,还包含了对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学习,其实这样的一个涉及范围是有相关意义的,因为当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数据时代,而并非是计算机时代,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意识性的错误,认为所谓的网络就是计算机或者电脑。但其实并非如此,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网络来讲才是更为关键的部分,故而专门开设了对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关知识的章节,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网络化、信息化的思维。
二、应用课程特点,丰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不比其他,其拥有极高的可实践性和较强的操作性。所以教师在相关理论课程进行时,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将知识实体化、技能化,进而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下是相关方法和思路。
对于信息技术的诞生及发展史相关背景的介绍和传播时,可以将相关历史资料整理出来,以文档、图片、幻灯片或者视频资料的方式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计算机相关硬件的更新换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拓扑结构以实体、模型的方式呈现出来,配合相关理论教学,从而将教学实体化、具象化,便于学生充分了解相关文化。比如计算机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的更新换代就是计算机硬件之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硬件,而且较为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就是作为教学展示的一个硬件代表。
对于相关计算机软件的讲解时,可以将学生组织到机房进行实践操作,了解系统的相关功能、掌握系统相关操作,并布置相关操作作业,让学生在完成相关操作目标的过程中掌握操作细节,了解所学系统的相关操作,从而对操作系统建立正确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巩固相应知识点。在基础办公软件中的教学中,可以收集一些训练文档、表格、幻灯片相关功能应用的例题,按所学习的理论课程的进度和深度,分复杂程度依次交由學生去完成,这样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学思路可以最快的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技能,从而达到相关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对于网络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在机房搭建相关局域网,使学生对域名、IP地址、子网划分等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在机房实现出来,搭建相关局域网,将理论具象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掌握。
这一版块的内容较为枯燥,还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很多同学上课时就算有机房的实体演示,也很难理解掌握,但并非没有解决办法。我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曾尝试将一些可以联机的游戏拷在机房的电脑中,在一次机房课程中组织学生两两组队配置局域网,配置成功的队伍可以联机玩游戏,这样的尝试十分成功,可见打游戏的奖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开始配置局域网,最后几乎全部掌握了本章节的内容。其实对于课程的教学不一定是要在一丝不苟、鸦雀无声的环境中才能开展的,只要相关方法使用得当,教学效果往往会更加良好。
三、规范课程目标,完善教学体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养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计算机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基础掌握、对于通信技术相关概念及知识点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化认识和理解、对于网络技术的构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思路,具备常识性的认知和基础性的了解以及独立配置简单局域网,划分子网的能力以及对编程语言的一个初步认识和雏形,对其中所包含的逻辑思维的理解和认知。总而言之,就是对信息技术所包含的领域的一个基础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样一门包含较广、所涉及内容较为宽泛的课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知识点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逐步教学,并使学生在意识中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掌握基础知识,从而将之培养成学生所具备的个人素质。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质,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要求。在网络覆盖全球、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升起来,掌握相关知识科技能,达成一个基础性的个人素质,是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上就是我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思路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何永亮.浅谈信息技术相关教学理念[J]学周刊(教师版),2017(8):119-127.
[2]易成光.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7(12):53-56.
[3]李云峰.合理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素质[J].求知导刊,2017(8):25-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