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对比试验
2017-11-04林东余周定邦李进前杨立年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崇明区202171
林东余 钱 双 周定邦 李进前 杨立年 魏 丽(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崇明区 202171)
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对比试验
林东余 钱 双 周定邦 李进前 杨立年 魏 丽(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崇明区 202171)
为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的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2 0 1 6年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在所属试验田内开展了1 2.5%腈菌唑与3 0%醚菌酯两种药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以3 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该药剂以白粉病发生初期用药为好,以每667 m2用15 g对水30 kg为宜,均匀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 0%以上。
小麦白粉病;3 0%醚菌酯悬浮剂;1 2.5%腈菌唑乳油;株防效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该病害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为害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发病后期可引起植株倒伏,影响灌浆,降低产量。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在崇明地区发生程度日益严重,特别是“扬麦15”已表现为高发白粉病态势。为筛选出适合崇明区的小麦白粉病高效防治药剂,2016年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在所属试验田内开展了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两种药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供试药剂为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0%醚菌酯悬浮剂与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2.5%腈菌唑乳油。试验设在上海市崇明区跃进农场光明米业农业技术中心所属试验田内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扬麦15”,为小麦白粉病感病品种。于2015年11月3日采用直播方法,每667 m2播种量为12 kg。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适中,稻茬粉碎还田。试验田小麦长势良好,密度均匀一致。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见表1,各处理区面积均为333 m2。2016年3月22日进行施药,采用工农16 L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当天天气为阴天,无露水,日平均气温15.6℃,日最高气温19.2 ℃,日最低气温12.3 ℃,空气相对湿度87%。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1.3 调查方法
药后7 d、14 d分别调查小麦田间感病株数,每小区定5个点,每个点调查面积0.25 m2,计算株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据试验期间观察,施药后各处理区小麦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表明各药剂在本试验剂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
2.2 防除效果
由表2可知,两种药剂中30%醚菌酯在药后7 d、14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均在90%左右,而12.5%腈菌唑在药后7 d、14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均较差,两种药剂间株防效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2 两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比较
2.3 产 量
由表3可知,处理(5)、(6)的小麦产量较高,表明喷施高剂量的30%醚菌酯能有效减轻白粉病对小麦产量的危害,而其他处理小麦产量损失较大。
表3 两种药剂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种药剂以3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持效期较长,小麦产量损失少,且对小麦生长安全,而12.5%腈菌唑对小麦白粉病的防除效果不明显,产量损失较大。经综合考虑,以每667 m2用30%醚菌酯15 g对水30 kg为宜,且建议在白粉病发生初期均匀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