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11-04于海荣谢亚芹崔海鹏杜少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效果病理

赵 娟,于海荣,石 鑫,李 颖,谢亚芹,崔海鹏,刘 凯,杜少杰

(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教学方法

C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赵 娟,于海荣,石 鑫,李 颖,谢亚芹,崔海鹏,刘 凯,杜少杰*

(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探讨C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组采用CBL。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两种方式评价C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及格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C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法。

病理生理学;CBL;教学效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患病机体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规律及发病机制的学科。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不仅可掌握在很多疾病中存在的共同病理变化和普遍规律,也可掌握在系统器官疾病中存在的特殊病理变化和特殊规律,为从事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疾病奠定强大的理论知识网络[1]。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各种临床问题,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尚未进行临床实习,所以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抽象枯燥,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我们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在传统的“讲授法”基础上,进行了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改革。CBL教学法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验对象和方法

(一)实验对象。

承德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随机抽取2个班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共48名学生;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共51名学生。

(二)实验方法。

1.精选案例。授课教师根据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利用医学院的优势,联系承德医学院附属医学院相关科室收集临床典型案例,每章都精心选择1-2个病例。教师构思并把临床案例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机结合,设置问题,使临床案例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地服务于教学。

2.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在讲授第14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时,授课教师给学生导入“宫内死胎引起急性DIC发生”的案例,案例内容如下:女性患者,因第二胎怀孕32周,自觉无胎动6周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7.2℃,脉搏 86次/min,呼吸22次/ min,血压100/70mmHg,肝宫底平脐,未闻及胎心音。诊断:32周宫内胎死。入院第2天引产,在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1500mL,血液不凝固,宫缩欠佳,此时患者血压降至80/49mmHg,神志淡漠。实验室检查:血小板10.6×109/L,纤维蛋白原1.2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28s,3P试验阳性(+)。诊断:宫内死胎并发急性型DIC。治疗:给予6-氨基乙酸进行纤溶治疗,1小时后阴道流血有所减少。在产后5小时阴道再次出血400mL,不凝固,并发现注射部位渗血不止,全天尿量不足300mL。治疗:进一步抗生素治疗并输入新鲜血液800mL,阴道流血逐渐减少,有凝血块形成。产后18小时复查:血小板90.6×109/L,纤维蛋白原1.8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9秒,3P试验(-)。继续给予治疗,10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设置问题:(1)患者发生DIC的主要病因是什么?(2)患者发生DIC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什么?(3)为什么对患者进行了病例中治疗,患者病情会好转?

解决问题:设置的三个问题包含了第14章DIC的全部重、难点问题,在随后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逐一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讲授DIC病因时,解决第一个问题“(1)患者发生DIC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引起病例中患者发生急性DIC的主要病因是产科意外宫内死胎。讲授DIC发病机制解决病例的第二个问题“(2)患者发生DIC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什么?”胎儿的坏死组织释放大量的TF,TF大量进入母体循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所以在入院第2天引产时,才会引起阴道大出血,血液不凝固,引起急性DIC的发生。最后在讲授DIC治疗原则时解决第三个问题“(3)为什么对患者进行了病例中治疗,患者病情会好转?”临床案例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加深了学生对DIC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3.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两种方式评价C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4.试题选择及阅卷。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和考试试卷方面均无差异,考试命题从国家试题库按要求由非任课教师选调,阅卷方式为机读卡统一阅卷。统计软件SPSS19.0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期末考试成绩。

二、实验结果

(一)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比较。

以α=0.05检验标准,两组学生在“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对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等问题上的差异显著,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注:对照组48人,实验组51人

(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以a=0.05检验标准,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及格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具体结果如下(见表2、表3)。

表2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比较

注:对照组48人,实验组51人

表3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比较

注:对照组48人,实验组51人

三、讨 论

医学科学的各个学科,既各有专业范围,各有本身特点,又明显的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在医学教学中,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患病机体的病因和临床病理变化,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疗效,正确的认识疾病时患病机体内出现的各种病理变化,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阐明疾病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学科。病理生理学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规律及发病机制,必须运用有关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CBL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近年来国内各医学院校广泛的开展CBL教学法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上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时,只接受了两年的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尚无临床实习经验,所以会增加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难度[2-4]。因此,我们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授课时先导入典型案例(承德医学院附属医学院相关科室收集的临床真实案例),并提出问题,授课中将病理生理学重点、难点知识融合于案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案例中提出问题,授课结束时归纳总结案例内容,巩固授课的理论知识。应用CBL教学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教学效果和期末成绩优秀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C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法。

同时,教师在搜集、整理临床案例时,还增加了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临床案例时可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该教学法应更广泛的应用到我校各专业学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早临床”的思维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1]王建枝,殷莲华主编.病理生理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

[2]路 静,张晓燕,张艳艳,等.引导式教学方式在病理生理学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08-109.

[3]仁 川,何 榕,刘书旺,等.C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25-126.

[4]孙 贺,李 波,肖 薇,等.病理生理学CBL 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1):35.

*通讯作者

G426

A

1002-1701(2017)06-0115-02

2016-05

赵 娟,女,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分子病理生理学。

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资金支持项目;河北省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学科支持项目;承德医学院教改课题。

10.3969/j.issn.1002-1701.2017.06.060

猜你喜欢

生理学教学效果病理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