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医大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2017-11-04张艺小
张艺小,林 莉
(1.第三军医大学学员20营;2.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重庆 400038)
●院校管理
某军医大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的调查与分析
张艺小1,林 莉2*
(1.第三军医大学学员20营;2.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重庆 400038)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军医大学七个专业、五个年级的496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课外学习意识、时间、内容、行为等7个方面的调查,发现本科生课后学习状态总体较好;不同年级的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的差异不显著,1年级新生的课外学习状态相对较差;男生的课外学习状态明显优于女生;临床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最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优化军医大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对策和建议。
医学生;本科生;课外学习;学习状态
学习状态是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主要任务是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学习状态的好坏与否也日益被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所关注。军医大学本科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不仅学制长、课程多,还要面临严格的管理和紧张的训练。如何使军医大学本科生在特殊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军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深入了解某军医大学各专业、各年级本科生在课堂学习时间以外的学习状态,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活动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某军医大学七个专业、五个年级的496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65.93%,女生占34.07%;临床医学专业占54.4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占10.89%,护理学专业占25.81%,其他(包括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高原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占8.87%;一至五年级学生的比例依次为:44.76%,28.83%,6.45%,16.33%和3.63%。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法设计制定问卷。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年级;第二部分是课外学习状态调查,包括:课外学习意识、时间、内容、行为等7个方面。题型设计除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方式为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
本研究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调查。在平台上设置防重复填写限制、公开级别和访问密码,避免非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和调查对象重复填写。课题组负责调查的老师利用自习课时间,先后到某军医大学各班次学生教室,集中向学生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后将调查问卷的链接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在手机上输入有效密码后,填写问卷信息。共回收电子问卷496份,有效问卷496份,有效率100%。
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课外学习状态的总体分析。(1)自主学习意识总体较强。自主学习意识是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觉察与认识自己的学习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称,是启动学习过程,并使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具有主动建构特征的起始点,它决定着学习过程的发生、影响着学习过程的走向和结果[1]。调查显示,有课外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比例为95.16%,已形成习惯的学生比例为30.44%。可以看出,学生总体自主意识较强,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不断强化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2)课外学习时间较多。学习时间是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习时间的长短既可以反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也可以折射其学习态度。在此次调查中,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以上课外学习时间,但有2小时以上课外学习时间的学生比例为32.51%。说明大部分本科生每天课外学习的时间并不多。(3)学习内容较广泛。调查对象中,58.87%学生在课外学习专业知识,45.77%学生学习外语,67.74%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外知识,34.27%学生学习与职业理想相关的知识技能,24.8%学生热衷于各种等级考试和证书考试。可以看出,半数以上学生在课外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感兴趣的专业外知识。部分学生开始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积极汲取相关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4)学习行为较积极。①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能让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此次调查中,81.65%的调查对象都会为自己制定课外学习计划,其中,8.87%能完成计划,58.67%大多数时间能完成,26.61%偶尔能完成,5.85%不能完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但执行力度不够。②学习方式。在课外学习方式调查中,习惯复习或预习教材的学生占73.59%,选择查找网络资源的学生占80.85%,愿意复习课堂笔记的占59.07%,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占55.44%。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但阅读纸质版的教材、课堂笔记和课外书籍依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③问题解决方式。在课外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调查对象选择咨询老师或学生占61.29%,上网查询占87.7%,去图书馆找资料占30.04%,自己思考或钻研占57.46%,忽视不解决占9.07%。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解除困惑的最主要方式。④自我总结反思。总结反思本身就是一个再学习、再思考的活动过程[2]。调查显示,3.43%学生从来不自我总结反思,65.73%学生偶尔总结反思,30.85%学生经常反思。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后自我总结、复习和反思所学的知识和采用的方法,修正学习中的思维错误。
2.课外学习状态的特征分析。 为更加真实地了解和全面掌握本科生的课外学习状态,本研究将本科生的年级、性别和专业分别作为影响他们学习意识、学习时间和学习行为的调节变量,通过方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的差异。(1)不同年级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总体来看,不同年级的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但制定学习计划、计划执行效果这两种行为和学习意识的均值位列前三位。具体来说,2年级本科生学习意识更强、计划执行更到位;3年级本科生学习时间更多,更善于制定学习计划;4、5年级本科生各项指标均处于中间水平。总体来看,1年级新生的课外学习状态相对较差。这与肖文刚[3]的研究结果一致。这种状态可能与军医大学的教育训练规律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高,适应性慢慢增强,课外学习状态越来越好。(2)不同性别医学生课外学习状态。经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见表2),男女医学本科生在学习意识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学习时间和学习行为方面差异不明显。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男女生在课后学习中都能够制定并执行短期学习计划,但男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强、学习时间更长、制定学习计划更频繁、执行学习计划更有力,课外学习状态明显优于女生。(3)不同专业医学生课外学习状态。经方差分析可以看出(见表3),不同专业本科生在学习意识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生学习意识较强;各专业在学习时间和学习行为方面差异并不明显,但从均值比较来看,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习时间最长,执行计划效果更好,更能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可见,临床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最好。
表1 不同年级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对比分析
注:M-均值,S-标准差,G-排序等级
表2 不同性别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对比分析
注:M-均值,S-标准差,G-排序等级,“*”表示差异显著性(P<0.05)
表3 不同专业医学本科生课外学习状态对比分析
注:M-均值,S-标准差,G-排序等级,“*”表示差异显著性(P<0.05)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缩短入学适应期。 适应性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军医大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一年级新生刚从开放的环境进入封闭式、纪律严格的军校,不仅要面对难度大、学时多的课程学习,还要完成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个时期的学生非常渴望有人能理解他们,能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帮助与指导。因此,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适应性教育,引导他们尽快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在学校层面,应当继续开展校史校情、环境布局、规章制度、培养方案等方面的介绍,继续开设各类有利于新生认识并接受大学学习方式的新生研讨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一个讲座接着一个讲座地单方面灌输。在学院层面,可分专业开展系统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邀请本专业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介绍专业的性质、地位及作用,请本专业的临床精英介绍专业工作体会,让新生认识专业的价值,激发对本专业的热爱,明确未来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要在入学后尽快组织本科生选择指导教师,通过本科生导师与新生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将专业思想教育深入进行。在学员管理单位层面,学员营干部应当及时了解新生的家庭状况、学习基础及个性特点,时刻关注新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及时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同时,邀请本专业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为新生介绍各门课程的特点,传授学习方法,帮助他们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强化医学生使命教育,激发自主学习内部动机。 医学使命感能够帮助医学生深刻地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为民服务”的医学精神内涵,认识医学事业对造福人类的伟大意义,进而引导医学生去热爱医学事业,调动医学生学医的积极性[5]。要培养医学生的使命感,首先要在各门课程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橱窗、广播、校园网等介质宣传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医学生的意识形态;再次,要积极开展医院义工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医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自己所学医学知识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未来学习的目标。
3.实施“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提高课外时间利用效果。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是指在教育管理中一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使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拥有能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6]。在知识经济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军校学员的教育管理要适应部队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创新管理机制,在日常管理中要将刚性管理与灵活管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集体管理与个人管理结合起来,各项工作计划安排均要突出、服从和支持“育人”的中心地位,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能有效利用课外学习时间,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展示,提高学习效果。
[1]宋怡林.自主学习意识内涵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3(8):80.
[2]徐惠仁.浅谈引领学生及时总结反思的价值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9(35):24-26.
[3]肖文刚,罗成基.影响军医大学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的因素及调控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845-848.
[4]王 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6(8):78-80.
[5]朱继英,汤浩洁.培养医学生医学使命感的意义及途径[J].传承,2013(7):110-111.
[6]田 园,王玄培.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构想[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5):58-59.
*通讯作者
G465
A
1002-1701(2017)06-0053-03
2016-02
张艺小,女,护理专业本科在读。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3080)。
10.3969/j.issn.1002-1701.2017.0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