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齐文化渊源之比较

2017-11-03巩传庭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姜太公殷商渊源

巩传庭

摘 要:燕齐文化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代表,历史比较悠久,以其特有的地域文化著称于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它对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更好地了解、发扬燕齐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燕;齐;周;殷商;地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114

燕齐的文化渊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表现为两种地域文化之中都包含周文化和殷商文化的因素,不同的是齐文化中包含着炎姜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因素,而燕文化中则包含着北方戎狄文化的因素。

一、燕齐文化渊源相同处

(一)殷商文化

由于燕齐最初的统治地方原先都是殷商的国土,因此燕齐两种文化中都有殷商文化这一共同要素。殷商文化对燕地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燕地的许多诸侯国如妟国、孤竹国都曾是殷商王朝的重要方国。妟国是商王朝北方的重要方国之一。据甲骨文资料记载,妟国曾长期与商通婚。“妇妟”(即妟国之女)嫁入殷王朝之后,或为商王之妻,或为商贵族之妻,她们在当时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除与商通婚外,妟国首领还曾担任商王朝比较重要官职,并向商王朝交纳牛、彘等贡物。孤竹国也曾臣服于商王朝。孤竹国与妟国一样,长期与殷商王朝通婚。武丁妃嫔之一的“妇竹”就是娶自孤竹国之女。孤竹国还经常向商王朝进贡龟甲、石磬等贵重物品和地方特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殷商文化是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殷商文化对齐地文化的影响则通过商王朝对东夷的东征实现的。“商人对泰沂山脉北侧的东夷的东征最迟紧俏货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开始的,路线沿泰沂山脉北侧自西向东进行的,而且是逐步向东推进的,二里冈上层的前夕到达济南大辛庄一带,殷墟一期的前夕到达淄博桓台一带,殷墟三期前后到达潍坊西部的青州苏埠屯一带”,目前的所有的资料证据都表明,“商代晚期夷、商文化最东部界限是在潍坊西部一带的弥河流域。”[1]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商文化自商代中期就以武力由西向东逐步进入齐地,至商代晚期已经进入到潍坊西部的青州境內。

(二)周文化

不论是燕国,还是齐国,它们自周初以后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这就决定了燕、齐两种文化中都必然包含周文化的因素,而且这种文化因素慢慢成为两种地域文化的主体文化。这可从燕齐两国的最高统治者的身份以及两国的分封情况得到证明。燕国的始祖召公不但是周王室的同姓贵族,而且是周王室的重臣。他曾是文王时的重臣,后又辅佐武王在灭商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武王死后,召公又协助周公安顿和团结了周王室,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等人的叛乱。可见召公是周王室三朝元老。他分封至燕国后,必然将周文化带至燕地。再看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姜太公是文王的太师,辅佐周文王“修德以倾商政”(《史记·齐太公世家》)。文王死后,姜太公又继续辅佐周武王最终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周初大分封时姜太公因首功被封至齐地。由此可以看出,姜太公也是周王朝的大臣,他分封至齐国后也一样会将周文化带至齐地。而燕齐两国的分封情况又恰好证明了上述观点。燕国初封时的情况可从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出土的克罍、克盉两件青铜器上相同的铭文中得到证明。这两件青铜器的铭文释文是:“王曰太保:‘隹乃明,乃鬯享于乃辟。余大对乃享,令克侯于匽。 羌、马、雩、驭、微、克、匽入土众劂辟 。用作宝彝。”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羌、马、驭、克等国、族均已纳入周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由受封者即燕侯去管辖和治理。可知,燕侯是受周天子的命令到燕地统治其附近的羌、马、驭、克等国。而姜太公被封至齐国后在政治上采取的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等政策可以证明周文化逐步在齐国取得了主导地位。

二、燕齐文化渊源的不同之处

由于燕齐两国统治者的族源不同和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燕文化渊源也有些不同。

先看燕文化。与齐文化相比较,北方戎狄文化是燕文化渊源中独有的文化因素。这是因为燕国地处周王朝的西北部边疆,四周处于北方戎狄民族的长期周围之中,这就使燕文化中不可避免了包含了许多北方戎狄文化的因素。严格地说,北方戎狄文化在召公封燕以前在燕地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考古学上我们把先燕文化称之为夏家店下层文化。这种文化的活动区域北起西拉木伦河,经赤峰,朝阳,达京津地区,南北约有千公里,东起辽河,向西至张家口,宽约500公里。尽管先燕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受到中原地区夏商文化影响非常大,但它仍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一种。北方戎狄文化在燕地的主导地位是随着召公封燕、燕国逐渐强大后逐渐丧失的。

再看齐文化。与燕文化相比,姜炎文化和东夷文化是齐文化渊源独有的文化因素。姜炎族是姜齐统治者的族源,因而姜炎文化不可避免地成为齐文化渊源独有的文化。有关姜炎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对齐文化的影响,杨向奎先生有着精辟的论述。杨向奎先生认为《尚书》中的《洪范》和《吕刑》是炎帝系统的文字。而其中反映吕国国家性质的《吕刑》就是姜炎文化中的社稷之守的治人法典。后来吕东迁为齐,故齐国文化具有浑厚的吕国色彩。《吕刑》讲刑,因而齐为最先产生中国法家之地区[2];东夷族则是齐地的土著民族,如同北方戎狄文化在周文化入燕之前居于统治地位一样,东夷文化在太公封齐以前同样在当时居于统治地位。太公封齐后,面对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发达的东夷文化,不得不采取“因其俗、简其礼”的治国方针。所谓的“因其俗”,当然是指对东夷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因袭照旧,不加任何改变。所谓的“简其礼”则是指对东夷的现存制度,不采取暴风雨的革除,而采取比较隐蔽的渐进式的方式,进行适度的和平改造。我们由姜太公分封后采取的治国方针可以看出东夷文化在周初对齐文化的影响之深,更不用说太公封齐之前东夷文化在齐地处于如何重要的地位了。

可见燕齐的文化渊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燕齐文化渊源的相同之处孕育了燕齐两种文化的相同之处,同样燕齐文化渊源的不同之处则成为构成两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任相宏.泰沂山脉北侧商文化遗存之管见[C]//夏商周文明研究(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 杨向奎.论《吕刑》[J].管子学刊,1990(2):39-41.

猜你喜欢

姜太公殷商渊源
殷商遗址大搜寻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覆水难收
从甲骨卜辞中看殷商政治伦理思想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新传
试述科技发展的渊源与未来趋势
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渊源的几点思考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