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趣”

2017-11-03王贵荣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激趣词语语文

王贵荣

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中注重的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本文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趣”进行探讨,以期可以让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好地喜欢上语文课,奠定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小学低段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无意注意占优势,课堂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灵活地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只有在教法上下功夫,让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自己新奇有趣的教法所吸引,才能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装聋卖傻”产生意想不到的“风趣”

班上总有部分孩子怯怯的,声音很小。如果教师批评他,他甚至还会一声不吭。鼓励了几次,效果也不见好。一次课堂上,我请班上最害羞的小朋友刘程回答问题,她站起来说了半天,我一个字都没听清楚。突然,我灵机一动,大声说:“哦,我知道我为什么听不清了,因为我姓龙(聋),你能照顾一下龙(聋)老师的耳朵,回答时大点声好吗?”全班同学听了我的话都忍俊不禁,刘程同学听了,果然亮开嗓门大声说了一遍,声音是那么响亮,以至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高兴点点头,微笑着说:“我终于听清楚了,谢谢你照顾龙老师。以后,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刘程小朋友一样,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点,让教师很容易就能听清楚。”学生们都愉快地回答:“好!”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朗读课文的时候声音不够响亮,我只要说“唉,龙老师为什么要姓龙(聋)啊!”学生马上就会把声音提高。看来教师装聋的效果还挺不错的。

二、游戏让教学过程充满“乐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我在词语训练中开展“采蘑菇”游戏。事先将本课出现的词语写在卡片上做成蘑菇状,贴在黑板上。学生上来“采蘑菇”,采后先读蘑菇上的词语,再用词语说一句话。鼓励学生采摘2个以上蘑菇,说一句话,并给予奖励。孩子们争先恐后“采蘑菇”,在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既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又寓教于乐,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用音乐、舞蹈与表演创设美的“情趣”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创设情感体验的模式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将学生带入某个特定情境中,达到刺激学生感官神经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興趣,增强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爱唱、爱跳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投其所好,将他们喜爱的音乐、舞蹈等多种直观手段,直接运用课堂教学中,产生吸引力,加深对语文文字的理解,使他们乐于接受,并且还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另一种美的情趣。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演“的环节,让想要表演的孩子上台,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表演。在悦耳的音乐感染中,学生们马上有了表演欲,纷纷跑上台来加入表演的队伍中。孩子们真正地融入课堂之中,融入语文这个美丽、丰富的世界之中。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课,属于起步阶段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要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教师必须积极努力地去增强每一堂课的趣味性,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才相对轻松,其教学效果也会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趣词语语文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