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阿扁叶蜂生活特性研究
2017-11-03赵晓玲
赵晓玲
摘要:结合对汾西县国营要家岭林场发生的松阿扁叶蜂进行连续五年的观测,研究了松阿扁叶蜂在汾西县的生活特性、发育历期及对应物候期、影响发育的环境因子等,为松阿扁叶蜂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松阿扁叶蜂;汾西县;生活特性;物候期;发育影响环境因子
中图分类号:S76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909402
1 引言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属膜翅目,广背叶峰总科,扁叶蜂科,阿扁叶蜂属。主要危害油松、赤松、黑松、樟子松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地。文献记载松阿扁叶蜂的爆发受自然条件影响呈周期性。2002年以来该虫在陕西商洛市爆发成灾,2006年以来在山东泰安市、威海市爆发松阿扁叶峰虫灾、河南省主要集中爆发在三门峡市、灵宝市地区。2008年以来,该虫在山西省晋城地区沁水县,阳泉地区盂县相继爆发成灾,临汾地区汾西县要家岭林场自2010年发现松阿扁叶蜂危害,并逐年危害加重,汾西县森防站技术人员于2010~2014年对松阿扁叶蜂连续进行了生活史观察。因地区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各异,各地的松阿扁叶蜂生活史研究报道稍有差异,且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该虫的各虫态发生期也有不同,因此,于汾西县要家岭国营林场对松阿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虫在临汾自然条件相似的西山地区的测报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地概况
山西省汾西县地处黄河中游,吕梁山南端,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东经110°13′22″~111°40′48″,北纬36°28′57″~36°48′13″,要家岭林场位于汾西县中部,总面积438000亩,林场分6个营林区,其中要家岭、芦家原、燕山3个营林区树种为人工油松纯林遭受松阿扁叶蜂危害。监测地选在要家岭营林区人工油松纯林,树龄35年,平均胸径20 cm,平均树高4 m,林分郁闭度0.7,当地海拔900~1250 m,年均气温10.1 ℃,年均降雨量551 mm,年日照时数2600 h。
3 材料与方法
(1)监测方法。在要家岭营林区油松林内建立两块固定标准地,于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进行连续监测,标准地位于同一山头的阳坡和阴坡(海拔1170~1205 m)。
方法是在幼虫危害前在阳坡和阴坡的标准地内选五棵样木,在其树冠正投射树盘下东西南北各设1 m×1 m样方,观察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海拔、阳坡、阴坡等)受害木样方内松阿扁叶蜂的虫口密度、越冬幼虫、蛹发育进度,化蛹后期在样木树盘1 m范围内罩网观察成虫羽化进度,产卵期观察标准树上的产卵、孵化、幼虫危害情况。3月每10 d观察1次, 4~6月每3 d 1次,7月每周1次。在观察羽化前状态的同时测量土壤温湿度。
(2)温湿计。使用SMART四合一功能温湿计。
4 观察结果
4.1 生活特性
通过定点、定时对汾西县国营要家岭林场的松阿扁叶蜂调查监测(生活史见表1),松阿扁叶蜂在汾西县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5~20 cm的土壤内筑椭圆形土室越夏越冬,(以阳处的松阿扁叶蜂发育时间记录),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裸蛹,至4月中旬为蛹期,化蛹历期持续30 d左右。阳处3月26日至4月10为化蛹盛期。化蛹期间蛹为绿色,羽化过程由绿色逐步变为黑色。羽化从4月18日持续到5月上旬,4月22日至4月30日为羽化盛期。羽化后的成虫取食松针,咬成梳子状缺刻。4月下旬开始产卵,至5月中旬为卵期,产卵盛期在4月25日至5月5日,卵为舟形,初期为白色较瘪,逐步变为肉色、浅紫色饱满状。5月4日左右,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长约3 mm,爬出卵壳后爬向叶梢嫩叶取食。13日孵化率达50%,5月15日部分幼虫长达10 mm,5月下旬3龄幼虫枝梢结丝食量大增为危害盛期。6月初初见老熟幼虫吐丝下树入土越夏,至6月中旬老熟幼虫下树结束。背阴处推迟15 d左右。
观察结果表明松阿扁叶蜂在同一海拔向阳山坡土壤肥沃处虫口密度较大,2014年调查标准树密度高达202头/株,比背阴处生长发育提早10~15 d,且背阴处化蛹期越冬幼虫滞育现象较严重,可能是受土壤温度影响。同山西省其他地区发生的松阿扁叶蜂历期相比,汾西县要家岭林场发生的松阿扁叶蜂幼虫危害时间比阳泉盂县庄头林场提前1月,与晋城沁水县大尖山林场的松阿扁叶蜂发育历期大致一致。
4.2 物候期观察
化蛹期-胡枝子花盛期(3月末)、山桃花始到末期(4月初),羽化期-黄刺玫花初期到盛期、刺槐花初期(4月下旬),产卵期-黄刺玫花盛期、刺槐花盛期(5月初),孵化期-刺槐花末期(5月上中旬)。
4.3 发育影响因子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虫口密度受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影响,影响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的相关因子。
(1)海拔。在低海拔虫口密度明显高于高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土壤温度越低,越冬幼虫的发育进度越慢,但调查中高海拔阳坡虫口密度却高于低海拔阴坡,可见海拔不是绝对相关因子,温度与发育进度密切相关。
(2)林分郁闭度。在郁闭度较低的林缘,虫口密度较高,而郁闭度较高的林内则密度稍降低。
(3)坡向。阳坡林内的虫口密度大于阴坡。原因也可能是向阳坡向土壤温度较高,适宜其生存且虫态发育进度快。
(4)林内土壤肥沃程度。土层肥沃松软的树冠下虫口密度大于土层贫瘠坚实的树盘,且土壤温度较高于土层贫瘠的土壤,虫体发育进度稍快。
(5)土壤温度。松阿扁叶蜂土壤温度达10~11 ℃为化蛹起始温度,土壤温度达14~16 ℃进入羽化盛期。
(6)土壤濕度。汾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春季气候干燥多风,土壤湿度较低,SMART四合一功能温湿计显示DRY++,重度干旱。阳面比阴面的土壤湿度低,松阿扁叶蜂化蛹进度整齐,且较早。土壤相对湿度为中重度干旱有利于松阿扁叶蜂化蛹。(根据土壤相对湿度R的干旱等级指标,分为60% (7)种群雌雄比。雌虫在种群中约占1/4。 参考文献: [1]梁中贵,李建军,刘建强,等.松阿扁叶蜂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07(5):14~17. [2]高 锋,朱 强,陈海燕等.不同海拔高度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绿色科技,2011(11):86~88. [3]党政武,周书剑.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0,(3):44~46. [4]杨实娃,屈伟良,彭永超.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试验研究[J].现代科技,2009(8):125~126. [5]杨实娃,杨振虎,周永良,等,不同药剂防治松阿扁叶蜂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