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朋友画廊”的质疑,源于对公益常识的误解
2017-11-03张天潘
张天潘
我坚持认为,创作背后的家庭教育、治疗功能、社会认识,才是公益项目的价值,创作只是手段。
近日,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很多色彩亮丽、风格奇异的绘画刷屏,也都花了一元钱,购买了一张画作为屏保,真可谓“最美的刷屏”。这是腾讯公益平台上发起的一个公益活动,名为“小朋友画廊”。
这些画的作者最小11岁,最大37岁,都是自闭症、脑瘫和唐氏综合症等精智障碍的特殊人群。用户每购买一幅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就相当于向由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WABC)“用艺术点亮生命”公益项目进行了捐赠。该项目旨在消除社会偏见,帮助这些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相关善款将用于帮助这些受助群体。
这个互联网+艺术+公益的创新传播项目,可谓是今年一个现象级的传播案例,尤其对于中国的公益圈来说,尤为难能可贵。以前的很多公益活动和倡导传播,都是圈内的自娱自乐,很难扩散到行业之外。如今这个“用艺术点亮生命”的项目,掀起了全民关注参与的热潮,将会深刻地去影响公众对于精智障碍的特殊人群的关注,是一件成功的公益传播。
“小朋友画廊”项目合规性无任何瑕疵
但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堆質疑开始了,就凭几张根本不知道出处的截图,比如胡说这个项目是“投资商捞钱的”、筹款方就没有资质等,又是一个骗局,于是许多人开始恐慌、怀疑、质疑甚至声讨。人们又纷纷开始猜测,是不是又会有各种剧情反转。但以我对公益和《慈善法》的了解,这个项目本身,是完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法律上没有任何问题,否则民政等管理部门,早就行动干预了。
诚然,每一个刷屏的事件,往往最后都有反转,尤其是去年类似的公益相关的“罗尔事件”,就出现多次反转。看来,人们对于公益的信任感,依然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需要行业和媒体做好更多的知识普及工作,以扭转公众的误解。
虽然说很多质疑并没有根据,只能说是阴谋论,但有几个普遍性的质疑,就值得普及下,以让更多人认识、消除误解。
首先是这个钱为什么是给一个NGO,不是给这些孩子。有这个疑问,则显示了质疑者显然不了解公益运作是离不开专业NGO的。把钱直接给受助者的这种模式,正是应该被摒弃的公益做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钱将会资助更多的精智障碍的特殊人群及其家长,用艺术疗愈,得到社会认同,融入社会的。
直接捐赠的后果,我们见识过太多了,比如“杨六斤事件”,最后变成一堆人在争夺善款;还有“罗尔事件”也同样是这样,如果钱给一个专门服务儿童白血病组织,相信这些巨额善款可以帮助到更多儿童,而不用原路退回了。
退一万步说,如果没有NGO,哪怕真的要给钱,单单给自闭症群体(据统计目前数量有200万以上),这钱又怎么给?自己能掉到他们头上?不还是要委托一个专业组织来更平衡地分钱吗?这就是公益需要专业人士和组织的基本要求。
另外一个就是有人说“如果我不可爱不会画画学习成绩不好不会哭着感恩没有悲惨身世……你还愿意帮我吗?”其实这个问题,还是上一个问题的延续。
还是以“罗尔事件”为例,罗尔以他媒体人的写作能力,很快引起了关注,然后大量的钱汇集到他个人账户里,最后以至于失控,完全超出需求。这就是善款给个人的最严重也是最容易出现的后果,也很容易导致公益资源分配的失衡和不公平。
但是对于“小朋友画廊”来说,它虽然也是选出一些画作者作为传播主角,但是这个项目本身,只是以他们为形象代言人,他们筹到款的,将是服务于千万个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精智障碍患者,他们只是这个群体的代表而已。这样才能做到将有限的公益资源,让更多人享受到,维护公益的公平,让社会爱心最大化。
所以,这两个质疑其实是矛盾的,目前来看,WABC(无障碍艺途)就是对于这种个人求助捐赠模式的矫正,只有这样通过专业NGO的组织、策划,以少数案例作为代表进行传播,最后让这个群体更多人受益,这是成熟的公益运作模式。
“小朋友”的画作
另外还有一个是质疑,这些画都是出自“小朋友”之手吗?这就也很有问题了。首先要问:这个公益项目传播背后是干嘛?卖画吗?让自闭症孩子成为艺术家?都不是。背后难道不是关注自闭症,推动对他们的干预和陪伴吗?正如我一个同样从事这个领域的朋友所言,讨论自闭症儿童的画作有多少代笔,这些代笔的作品是否值得你花一元钱支持,其实也没多大意义。
如果你看创始人的介绍,会了解到他们的立意并非要培养艺术家,而是看到艺术对特殊人群的干预疗愈作用。文案也说的是支持他们“乐享艺术之旅”这几个字,正说明了对自闭症、脑瘫等群体而言,画画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如果过程里,他们并非独自完成,而是有人陪伴,这本身就是项目所倡导的啊。如果按照这个代笔逻辑,这些作品里很多画是借鉴的,是不是要定义为抄袭了?所以我坚持认为,创作背后的家庭教育、治疗功能、社会认识,才是公益项目的价值,创作只是手段。就算是和家长、老师联合创作,也完全不影响这个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唤醒人们关注才是核心。
超越“冰桶挑战”的成功公益传播
从2014年的“冰桶挑战”这个从国外进口的著名传播案例开始,中国的公益传播创新越来越具有创新和创意了,也在推动着中国公益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诸如冰桶挑战这样可参与式的公益活动日益丰富,比如“为爱行走”“为爱奔跑”“善行者”“一个鸡蛋的暴走”等活动,还有在冰桶挑战之后复制的24小时“饥饿挑战”“微笑挑战”等全民参与的公益倡导,其实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以创意、体验、快乐、分享等方式,发动其民众的最大化关注并参与到其中,同时将活动的社会效应最大化地提升。
而这些,本质上可以标志着一种新型公益模式的兴起,它们改变了传统公益表现形态,塑造出了全新形态的公益,同时更新了内在新理念,改变了人们对公益的旧有观念:即,原来公益不只是苦难、悲情、怜悯等,还有快乐、新意、体验,公益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能够让生活能够更快乐。
原来的公益倡导,普遍是苦情催泪式、大爱无疆式、众志成城、好人一生平安式的慈善倡导和动员,这些一直以来中国常见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动员形式,但显然已经在呈现边际递减效应了,人们对地震灾害的敏感度、关注度也在慢慢降低。
从公益的发展角度看,我们不能等着灾害发生了,才想起去“大爱”。同时,对于日益的倡导,长期以来尤其是媒介平台上都是在展示受助者悲情、无助、可怜等这一面,然后触动受众的情感,实现捐款、捐物等公益慈善行为。
其实,这公益形态很重,只是一种初级模式的“重公益”。重的背后,是沉重、道德绑架(地震中哪家企业、哪个名人没有捐款或者捐少了,会被公众讨伐),人们对于公益会有道德、情绪、心理、心灵上的一种重负。另外,公益的成本也很重,公众参与、发起公益的门槛等也很高。
单单从形式上看,我个人认为,这个活动传播本身是胜于“冰桶挑战”的,最重要是在于,“冰桶挑战”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名人们在玩,关注谁点名谁了,关注谁浇冰水了,渐冻人或者瓷娃娃群体,他们是隐形存在的,或者只是作为附件存在一般。
但是“小朋友画廊”的“用艺术点亮生命”项目,则是把我们需要关注对象——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征等精智障碍患者作为主角推出,让我们看到他们,还看到了他们的才艺,这种其实是公益的真正使命:让公众认识、关注这些特殊的、边缘的、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
总而言之,从“冰桶挑战”到“用艺术点亮生命”,都是在以创新的方式,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倡导更多人关注和帮扶到社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共同构建一个人人做公益、处处有公益的新型社会,公益也将全面融入了各行各业,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能够更好地构建一个有温度的美好社会,而这样的公益项目,社会容易给予更多支持、监督,而不是无端恶意的揣测甚至抹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