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画廊”的争议:“互联网+公益”到底能带来什么?
2017-11-03任翀
任翀
数天前,一个为公益项目“用艺术点亮生命”定制的“小朋友画廊”互动H5在朋友圈刷屏,点燃无数网友的爱心。与此同时,这个“腾讯99公益日”的预热互动也引发了公众对公益善款去向及互联网公益透明度的思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发起“互联网+公益”活动,让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举动都能汇聚成爱心海洋;也让一些原本难以获得公众关注的公益项目,取得了刷屏效果。不过,在“互联网+公益”越来越热的当下,到底能催生多少类似“小朋友画廊”的公益项目,又该如何避免“小朋友画廊”在传播时引发的争议?
“互联网+公益”影响有多大
“互联网+公益”这个组合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或许要从2015年第一届腾讯“99公益日”说起。当时,虽然做公益项目的互联网企业不少,但将各种公益项目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展现,腾讯可以算是业界第一个。
“99公益日”虽然年限不长,但“互联网+公益”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大大超过想象。腾讯在今年“99公益日”前发布统计数据称,活动开展两年来,共有5714个公益项目参与其中,用户捐款总额超过4.33亿元,参与捐赠总人次数达到882万。除此以外,在过去两年“99公益日”活动期间,腾讯基金会总共为公益项目配捐2.9998亿元,爱心企业配捐达到1.01亿元。
腾讯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认为,数字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互联网+公益”的号召力:今年,除了腾讯基金会外,有近300家爱心企业或机构带来近3.09亿元配捐额,为120多家公募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进行1:1配捐。因此,今年“99公益日”的配捐池总金额也突破了6亿元,达到中国互联网公益界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究竟哪些互联网公益项目受到公众关注呢?根据2016年“99公益日”各个项目领域分类,可以发现:疾病类项目唤起用户最多的爱心,项目平均参与人次、筹款金额均居大类之首;教育类项目仍是公益主流,发起项目最多;扶贫救灾类项目充分體现了社交的力量,项目平均“一起捐”发起数居各类之首;环保类项目拥有更多深度用户拉动,单次捐款额居各大类之首。
但翟红新表示,并非只有大规模的公益项目才会受到关注,互联网的影响力让那些小项目也有机会得到公众支持。比如在与互联网嫁接之前,“小朋友画廊”的热度并不高,但触网后发生了裂变。
场景化公益让日常公益成为可能
“互联网+公益”并非只是将公益项目通过互联网传播,因为从当下号召力最大的公益项目看,很多项目是科技与创意相结合的结果,场景化公益让日常公益成为可能。
“长城你造不造”计划是“游戏+传统文化+公益”的一次创新尝试。这个项目通过在爆款游戏中设置公益举动,激活长城在青少年群体中的魅力,为长城修缮公益计划添砖加瓦。
再比如,用户的日常行为也可能变成公益举动。阿里巴巴提出“95公益周”的活动方案,集中展示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公益行动:蚂蚁金服的“蚂蚁森林”鼓励用户将点滴绿色行为积攒下来,达到一定数量,就由公益组织在沙漠种下真实的树木。从上线开始,这个公益项目已经累计减排122万吨,累计种植真树1025万棵。
菜鸟网络则发起绿色包裹行动,将用户选择环保包裹的行为与蚂蚁森林融合,使绿色包裹也成为蚂蚁森林能量的来源。团圆公益项目则联合高德地图,向全国用户提供就近采集DNA的定位服务,方便和帮助更多被拐与寻亲家庭早日团圆。阿里健康鼓励人们以“随手拍”的形式,记录下身边盲道被占用的现象,并计划于今年10月绘制“中国助残地图”等。
从这些公益项目不难发现,“互联网+公益”不再是简单的募捐,而是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举手之劳来实践公益、汇聚爱心。那些最为普及的公益,是身边每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是动动指尖、运动一下就可以献出的爱心,是激发创造力和参与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旗戟认为,高速发展的技术给公益赋能,使得公益脱离“一颗红心、一身劳苦”的苦干加敢干时代。无论是大数据、云、人工智能、人机协同、区块链,还是社交网络、数字零售、远程教育、智慧医疗、农资分享、移动支付等,都是通过技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飞跃,也带来了社会形态、沟通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进而改变社会形态、组织行为的变化。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变,新技术让“公益的社会”有了实现基础。
用技术为公益构建透明机制
虽然“互联网+公益”赢得了众多参与者和叫好声,但公益透明仍旧是行业痛点。这一次“小朋友画廊”遭受质疑,也是因为透明度的问题。
怎样解决?腾讯公益负责人陈一丹表示,他们的探索用技术为公益构建一套透明机制。
陈一丹介绍说,今年上半年,腾讯公益正式对外发布首个“透明披露”产品组件,对公益组织需要披露的内容和频次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募捐金额、支出数据和执行报告等多方面内容。值得注意的是,透明度组件与今年“99公益日”准入机制进行了绑定——没有按要求作出完整信息披露的公益组织,不具备参加“99公益日”的资格。
他认为,“透明组件”通过开放互联网产品能力,帮助公益机构系统性更加主动地进行项目财务和进展披露,提升公益领域的信任度。同时,“透明组件”也有利于保证公益组织都有着良好的信息公开记录,增强公众信心。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透明组件”还是有效的筛选机制,能推动公益项目高效执行,形成公益生态的良性循环。
陈一丹说:“希望通过普及透明组件,让公开、透明的理念成为行业共识,向公众公开项目财务和执行信息成为行业准则,共同推动公益行业整体透明化提升,共建更加开放、透明的互联网公益生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