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为例的思考
2017-11-03张佳页上海市青浦区庆华幼儿园
文/张佳页 上海市青浦区庆华幼儿园
大班语言活动《大脚丫跳芭蕾》为例的思考
文/张佳页 上海市青浦区庆华幼儿园
背景:
入学在即,孩子们正和家长们一起忙碌地进行着入小学的准备,但大部分都只侧重于知识技能的准备与物质准备。然而除此以外,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准备,包括如何承受压力、面对挫折该如何坚持等,而这些也正是如今的孩子们最为缺失的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当面对困难时往往选择放弃,我以《大脚丫跳芭蕾》为切入口,让孩子感受琳达在遇到挫折后的坚持与努力,体验主人公最终实现梦想的积极情感,从而为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养成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打下基础。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当我们的琳达站在舞台上跳舞的时候,你们看,评委对她的表现满意吗?
幼:不满意,他们都不想看琳达的表演。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幼1:那个男的、瘦瘦的评委眉毛都下拉了,表示他不想看琳达的表演。
幼2:女评委把自己的眼睛也给蒙住了,她也不想看琳达的表演。
幼3:那个胖胖的评委嘴巴张得很大,他的手还在不停地摇摆,表示他对琳达的表演十分不满意。
师:你们都很厉害,从评委的动作和表情中看出了他们对琳达的表演很不满意。
片段二:
师:我们的琳达终于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大舞台,在大舞台上给观众进行表演。你们觉得琳达的表演成功吗?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幼1:琳达的表演十分成功,下面的观众都在为琳达鼓掌鼓励她。
幼2:之前的三个评委也来到了现场,他们都觉得琳达的表演十分出色,他们纷纷给琳达鼓掌,还笑着伸出了大拇指,他们的脸上还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片段三:
师:当琳达走到一家餐厅门口的时候,为什么停下了脚步呢?
幼:她是不是很想去应征做餐厅服务员呢?
师:(按下按钮,PPT上遮盖着室内乐团即将登场的方块图形缓慢落下)你们看看它的门口上除了应聘广告外还有什么呢?
幼:室内乐团即将登场。
师:现在你觉得琳达到底愿不愿意留下来做服务员呢?为什么呢?
幼:她愿意留下来,因为如果留下来做服务员的话,她就可能有机会和室内乐团一起表演舞蹈。
思考与分析:
针对片段一、片段二,我有话要说
1.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观察画面,大胆表述的良好语言品质。
大班的孩子对于阅读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已经学会细致地观察画面,发现细节中蕴藏的信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本活动在细节之处的巧妙处理正能给孩子一个学习观察的机会。其实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并没有发现琳达最后在大舞台进行表演的时候,场下竟有一开始出现过的对她表演十分不满的三位评委,而我们的孩子却是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发现了这三个掩藏较深的评委,可见,孩子们能够非常细致地观察画面中任何细微的细节,将这些信息与之前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这也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根据表情,追随琳达,体验失败与成功。
在故事中,琳达虽然一开始遭遇了评委对她大脚的不满,因而差点断送了她成为舞蹈演员的机会,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琳达始终没有放弃跳舞,终于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到了大舞台上向众多观众进行表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了她的精彩演出得到了那些原本看不起她的评委老师的赞许。在整个绘本中,琳达经历了憧憬、失望、努力、希望、欢笑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单一地在琳达身上得以体现的,在周围人对待她的态度的明显变化中,也能帮助我们的孩子进一步感知、理解。在活动中,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孩子对评委的表情、神态、动作的观察十分细致,他们能细致入微地看到评委们表情的变化以及手部动作等的变化,在观察这些微小情态的过程中,孩子们追随着琳达一同体验了成功来之不易的情感,对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起到了很好的铺陈。
3.在正能量的教育下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平日里我们的孩子们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幼儿的抗击打能力普遍较弱。而故事中的琳达则是面对了人生中重要的挫折——因她长长的大脚丫丧失了在评委面前表演的机会,而琳达在受挫后却不畏惧,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并得到了评委的认可。琳达身上的巨大转变,都可以很明确地从评委身上的表现得以佐证。这些过程都向幼儿诠释了如何承受压力、面对挫折该如何坚持的道理,对于即将进入小学面对压力的幼儿来说,这个活动是十分适宜的。
针对片段三,我有话要说
在教具的准备上,我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原来的PPT中,并没有将“室内乐团即将登场”几个字遮起来,而我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琳达想要留下来做服务员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室内乐团,所以,我将这几个字遮盖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我的一系列提问及追问,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琳达并没有放弃跳舞,她仍然是对跳舞抱有期望的,这也为后面的环节做了有效的铺垫。
我的感悟:
1.教学方法要“趣”。
设计好环节,就是要思考怎么样能让孩子们学得更有趣,那么,在语言活动中,如何使活动变得更为有趣呢?我觉得教学方法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一点很重要。绘本教学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否则容易流于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中班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活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我觉得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引导幼儿猜测,议论,角色扮演,观察图片,让孩子在看一看图片,听一听录音,讲一讲观点,演一演角色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师生互动要“巧”。
在语言活动中,情感的体验是活动最重要的落脚点,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丰富的语言、表情乃至肢体动作来更好地营造故事氛围,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比如在这个绘本中,虽然图片上已经将评委老师的动作和表情进行了很好的刻画了,但是我仍然在现场运用了更为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渲染评委老师对琳达满意与不满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让孩子们从评委们的表现中,从侧面感受琳达心路的变化历程。与此同时,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我也运用了有效的提问引发孩子们的议论,鼓励孩子们观察画面,表达自己的见解。此外,我还运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带领孩子们感受故事中的图片内容,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理解故事。
可见,在绘本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和情绪十分重要,需要巧妙地根据绘本情节的开展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3.教学策略要“得当”。
(1)多媒体法。
在语言活动中,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在活动中设计精美的PPT或是动态的flash动画,并且可以通过借助录音的教学策略,让孩子乐意倾听,更好地感受故事中的情境。
(2)情景演绎法。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游戏化,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的。丰富的情境可以给予幼儿生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更能表现故事中所表达的爱和故事中的语言美,所以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情境表演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4.回应幼儿要“积极”。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相应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能抓住幼儿抛过来的“球”,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还给幼儿。这让我们明确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时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学习时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把问题“还给”幼儿,激发他们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
5.教师的回应要“变”。
教师的回应是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尊重幼儿的提问,真正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的回应是个艺术性的过程,一定要发挥它最大化的价值。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及时调整自己回应的内容和形式,使自己的回应不仅能增加幼儿的原有经验,还要能激发幼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