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空间演变的关系研究
2017-11-02金培培李凤全陈瑞
金培培+李凤全+陈瑞
摘要:基于ArcGis建立长江下游全新世遗址点数据库。遗址点分布中期和后期有向北移动及向东移动的趋势,总体重心有西南一北一东南的变化。RipleyK函数分析得,早期、晚期遗址点集聚,中期小范围集聚,大范围分散分布。时空分布特征与自然因子之间有所互动,综合分析早期受水系距离影响较大,中期和晚期高程因子的影响明显。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遗址;长江下游;空间分布;互动关系
1引言
文化遗址点作为史前人类所选择的居住地,通常包含了丰富的空间信息。GIS技术作为地理空间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遗址点所涉及的空间数据分析,结合数学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可拟合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可能分布范围,为进一步的古遗址探索和古环境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人地关系提供了借鉴。
本区包括江苏、上海市和浙江北部地区,在这一地区已发现了较为明确的文化序列。鉴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三类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且其前后更替可代表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文化更替过程,故下文将以马家浜文化时期、崧泽文化时期、良渚文化代指同一时期的文化类型。
2长江下游新石器时期遗址点空间分布分析
观察所获取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期不同阶段的遗址点分布,基于A rcGis空间分析工具中的多距离聚类分析即RipleySK函数对本区三个文化期的遗址点进行分析。
观察K观测值不难发现,高于即较大的偏离值,遗址点分布在各种距离尺度上均呈显著的集聚分布。分析观测K值与预测K值的差值不难发现,0-20km内差值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在20km左右出现第一个峰值,之后差值保持较稳定。崧泽文化时期的遗址点集聚程度较前期变化明显,从观测K值来看,前期明显高于预测K值且高于较大偏离值,集聚分布明显,而在70km左右遗址点则出现了空间离散。崧泽时期小范围集聚而大范围离散,其原因可能是崧泽时期下游地区生存环境较马家浜时期优越,人类可活动的范围广。良渚时期观测K值远远高于马家浜时期及崧泽时期,该时期的遗址点集聚分布趋势更明显。随着海退的过程,东部地势较低的地区地形平缓,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遗址点分布整体向东南集聚,使东南部呈现较高的集聚值。对三个时期的遗址点进行核密度分析,发现三个时期的遗址点高密度区大致呈西南一北一东南的变化。
3长江下游遗址点分布与自然因子的关系
3.1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的变动往往时间跨度较大,故本文将对遗址点进行三个时间段即马家浜时期、崧泽时期及良渚时期进行对比,从而推测其变化与全新世气候演变之间的联系。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较为温暖湿润,降水量在三个文化期中偏多,尤其在后期,年降水量比现在同一区域多260mm以上。对该时期的遗址点挖掘报告进行研究可得,这一时期的下层土质为淤泥土,反映出当时本区可能有较大面积的沼泽分布;加之马家浜时期的遗址点集中分布于太湖周围,在杭嘉湖平原分布密集,遗址一般坐落在海拔相对地面较高的土墩或者山坡上。
崧泽时期的遗址从分布范围上来看较马家浜时期广,但多集中于常州、苏州和上海西南部地区。这一时期降水量较前期马家浜时期少,较之现代也略少,气候特征总体表现出温和湿润的特征,湖沼面积有所下降。由遗址点分布来看,江苏中部低海拔区域发现了较大数量的遗址点。崧泽早期和中期的环境温和且较前期略干的环境使农业发展迅速,促使崧泽时期文化遗址点的数量较前期有井喷式的增长,优越的生存环境促使北方的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明显南移。在崧泽时期的遗址点挖掘中发现中期遗址点数量少,且出现文化层缺失的现象,太湖附近出现水下遗址或湖相沉积,可能指示了一段气候波动时期。
良渚時期遗址点数量增加明显。通过孢粉分析结果指示,这一时期气候开始转向凉干,降水量偏少,使长江下游整体的自然环境相对早期干燥。这样的转变使本区内人类活动范围相对早期扩大,但不容忽视的是,陆地水患频发,这可能与长江下游地区季风岁差周期有关,同时也响应了4000a B.P.左右的大洪水事件。
3.2地貌因子
人全新世以来,大规模的地形地貌变动较小,故在这一部分的分析中,主要依据本区现代的坡度、海拔因素加以分析。
马家浜时期遗址点分布的现代坡度统计分析来看,97.06%的遗址点位置的坡度<7°,所有的遗址点均位于坡度小于11°的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海退之后,地势低平的地区成为发展稻作农业的优良选址,低缓的地势有利于累积深厚肥沃的土壤,耕作难度较小,水网密度大,有利于早期农业的发展。崧泽时期的遗址点90%位于坡度小于8°的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另有5%的地区坡度大于12°,这可能与崧泽中晚期发生的海侵有关,先民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考虑了地势稍高排水良好的坡面上。良渚时期95%的遗址点分布于现代坡度小于等于10°的位置,另外出现了全新世以来本区分布坡度最大的遗址分布区,有两处遗址点所在地的现代坡度超过了30°,这样的情况可能与良渚后期频繁爆发的洪水有关,为免受洪水的侵袭而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区。对三个时期遗址点的高程进行统计来看,90%以上的遗址点位于海拔40m以下的区域。
3.3水系因子
利用A rcGis10.2近邻分析计算长江下游各时期遗址点距最近水体的距离,近80%的遗址点都分布于距水体7000m的范围内,一半以上的遗址点距水系不超过3000m,最近可达5m左右。在不同的文化期,据水系的平均距离有一定的不同。马家浜时期遗址点距水体的平均距离为41966m,崧泽时期为4107.6m,而良渚时期这一数值则降为3981.2m。马家浜时期降水年均降水量多,气候总体呈暧湿的状态,水域面积可能较现在更广,故距现在的水系距离相对较远,而全新世后期总体气候偏凉干,遗址点有向水面靠近的趋势。另良渚时期有近5%的遗址点据水体距离超过10000m,可能响应了全新世后期大规模洪水爆发的情况,定期泛滥的河流使先民被迫向洪水影响较小的区域进行迁移。
4结论
1.长江下游新石器时期遗址点主要为集聚分布,早期集中于太湖沿岸南部杭嘉湖平原,中期和后期有向北移动及向东移动的趋势,总体分布重心有西南东北东南的变化,遗址点的分布范围后期较前期明显扩大。
2.本区新石器时期的气候在研究的文化时期内经历了暖湿一温湿一凉干的过程,其间还经历了多次气候波动震荡的事件,遗址点数量、面积及其分布则响应了当时的气候特征。
3.对遗址点所在区域的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利用A crG is对区域的现代高程、现代坡度及距水系距离进行分析,结合气候及海平面波动影响,得出先民生活环境与地貌、水系等要素的互动关系。90%以上的遗址点分布于坡度<10°,现代高程低于40m的位置。结合多元回归分析,经过对比发现,不同时期所考虑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