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017-11-02赵昕

城市地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赵昕

摘要:新时期,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同时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在发展城市旅游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在对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的耦合关系,然后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在旅游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与探讨,为我国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贡献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经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只顾追求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资源的损耗,只会导致城市经济得不到长远可持续发展;而只是一味地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而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畏首畏尾,就会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必须放眼全局、整体协调、统一规划,找到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平衡点,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但就当前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城市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利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理论

城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指在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在同一个系统中,能够相互共存,并达到良性循环的状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要素。

城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指旅游经济发展范围不断扩张,由局部到整体、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与“发展”相关的概念还有“零发展”“负发展”,其中“零发展”即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处于中间状态下,始终维持现状,相对独立,既不相互促进,也不相互阻碍;“负发展”则是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相互阻碍的状态下,或为了经济发展造成环境破坏,或为了保护环境阻碍经济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两者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的两个集合概念,指在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中,能够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进而将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为环境友好型经济。“协调”是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而“发展”则是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条件。可以说,在城市发展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求将两者同时视作城市发展的关注点,使两者获均能获得良好保障。

二、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

耦合关系,即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用哲学理论来讲,耦合关系属于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就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而言,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因此可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具体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一)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旅游经济已经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一方面,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生态环境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及各级单位提高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快生态环境优化的进程,提高旅游景区的建设水平,促进旅游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反过来也促进了旅游经济的稳健发展。目前来看,旅游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必要因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变既定的发展规划,而是需要提高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雄厚的经济实力反哺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状态。另一方面,旅游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旅游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势必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游客的急剧增加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如果不加以改善,就会影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最终影响当地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生态环境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约束性

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依赖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态基础并且约束旅游经济的不合理发展。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逐渐的显现出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对于旅游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调节能力也是一定的,如果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出现生态环境无法改善的地步,进而严重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进行各种活动和建设。

旅游经济的快速建设拓宽了生态环境利用的广度,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生态空间。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旅游经济提供了多元化的项目建设,增加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实现生态环境的充分利用,发挥其对旅游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可以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二者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合理的措施让它们有机的协调起来,达到一种共存共荣的状态。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能够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进程,吸引广大的旅游爱好者来到景区参观游览,促进旅游经济收入的提高。另外,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通过雄厚的经济实力反哺生态环境,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需要通过一个平衡点才能达到协调的状态,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约束,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如果超出这个平衡点,就会出现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經济效益的降低的风险。因此,经济的发展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发挥生态环境的利用空间,同时要做到持续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

三、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

(一)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存在矛盾

1.旅游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

旅游经济的发展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景点开发方案。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开发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状态而定,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可以开发自然景观游览景点,人文风情丰富的地方可以开发富有人文情怀的旅游景点,坚持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原有的自然生态。但是,目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资金涌入到旅游经济行业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存在过度开发的情况,这就会严重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2旅游人口激增破坏了自然环境

旅游景点的大量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旅游爱好者涌入到旅游景区,刺激了旅游景点的消费收入,提高了当地的旅游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执行当地的旅游规章制度,做好对于游客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另外,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们的素质也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意识低下,如果不加约束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景区景点的破坏,影响景区环境质量的提高,对旅游经济造成伤害。

(二)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1.游客的环保意识较低

游客的激增容易影响景区的生态环境平衡,由于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低,就会忽略游玩过程中环境保护行为,随手丢弃垃圾,任意攀爬刻画,随意摘折花草树木等行为就会影响整个景区的形象,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因此,景区的健康发展与游客的环保意识也具有很大的关系。

2缺乏环保监管机制

旅游城市的管理部门以及环境监管部门缺乏具有可执行的监管机制,造成景区建设不合理以及游客污染生态环境的情況出现。缺乏监管机制的约束,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影响景点的旅游形象,不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

3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低下

环境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先进的技术支持,如果只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投入就会影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地方监管部门及景区开发维护部门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高,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问题出现,严重影响生态平衡,不利于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旅游景点环境污染严重

游客自身素质的问题造成旅游过程中出现破坏环境的情况出现,在景点任意丢弃垃圾,污染水源,破坏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了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游客的环保意识低下,就会持续影响旅游景点的形象,长此以往就会失去景区的魅力,如果不加以及时改善和维护,就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经济下滑的双重损失。

四、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环保意识

旅游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基础。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只有加强宣传,积极地倡导环境保护,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在旅游及生活过程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切实从自身小事做起保护好生态环境。

(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景点的建设和开发,合理有序的开发能够做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于景区的旅游资源要科学合理的利用,适度的开发建设。由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在其承载范围内的开发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不合理的过度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不仅不会提高经济效益,还会造成环境破坏反过来掣肘旅游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观念,做好这一点才会保证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旅游生态监管机制

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能够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如果对于过度开发及游客的环境污染行为不加制止和约束,就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运用合理的生态监管机制为其保驾护航,通过建立健全旅游生态的监管机制,保证当地景区的合理开发,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避免出现污染环境的行为出现。同时,旅游生态的监管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旅游经济项目合理的多元化的发展建设,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

(四)加大环保投入力度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只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才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必要的基础。当地旅游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运用资金改善生态环境,运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环境质量,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城市的形象,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五)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旅游经济要想得到持续的发展,需要生态环境长久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科学严谨的设计景区景点,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条例,制定落地可执行的运营方案,坚持严格的监管监督,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机制的制定及监督执行,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这样才能够长久的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

结语: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资金的投入。要想实现二者的双赢,必须坚持同步发展,同生共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