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琼中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综合分析初探

2017-11-02关学彬林宁麦全法

城市地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综合分析土地资源

关学彬+林宁+麦全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海南琼中县2007年-2012年间土地承载力综合变化趋势,了解琼中县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系统在区域土地承载力方面的作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琼中县六年来土地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三个系统的承载力重要性大小分别为:生态环境承载系统>经济承载系统>社会承载系统,表明琼中以消耗生态环境承载量来提升城市承载力。三大系统多年来发展不平衡,不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三大系统协同进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三亚土地承载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琼中县;土地资源;土地承载力;综合分析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地区的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利用其所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人文智力资源等所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承载力也成为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土地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对生活活动、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系统协调性研究。

琼中县是海南中部山城,属于内陆高山县,森林覆盖面积广,自然景色优美,人文环境和谐。随着城镇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其自然景观破碎、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与土地破坏性矛盾日益突出。在总结国内外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人类各种活动相互作用在内的这一复杂体系之外,结合琼中县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特,选取评价指标因子,对琼中县2007-2012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分析当地自然、经济与社会三者对其影响。以此为琼中县今后发展调整方向、重点把握、合理规划提供信息支持。

1.区域概况

琼中地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中部,东连琼海市、万宁市,西接白沙黎族自治县,南与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毗邻,北和屯昌县、澄迈县、儋州市交界,介于北纬18°43'5"-~19°2520",东经109°31'37"~110°09'08"之间。境内东西宽79.22千米,南北长76.69千米,总面积2693.1平方千米,占海南岛陆地面积的8.33%。县人民政府驻地为营根镇,北距省會海口137千米,南至三亚165千米,海榆中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东达万宁万城90千米,西抵儋州那大84千米。人口196000人,黎族占45.63%,苗族占6.1%。辖区6个乡、8个镇。有624个自然村,境内有四个县办农林场,15个国营农、林、牧、茶场。

2.技术方法及指标选取

2.1技术方法确定

从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从中选取能反映琼中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再利用极差变换法对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琼中县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运用综合计算法得到其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

2.2指标选取

本次对琼中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分为生态环境承载指标(B1)、社会承载指标(B2)和经济承载指标(B3)三大准类共16项指标类,其中生态环境承载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指数、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8项,以体现琼中县生态环境概况:社会承载指标包括人口密度、非农人口比例、人口自然增长率等3项:经济承载指标包括人均GDP、经济密度、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均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等5项

3.结果与分析

3.1数据获取及原始整理

本次研究数据获取主要来源于琼中县统计年报、琼中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琼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通过对收集的原始数据并按照各指标计算公式初步计算,形成2007-2012年度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3.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计算

运用极差变换法对评价指标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值(见表3)。具体来说,假设有n个评价方案构成方案集A={A1,A2,A3…An},m个决策指标构成指标集B={B1,B2,B3…Bm},那么方案集A对指标集B的属性值即为Y ij=(i=1,2,3…n;j=1,2,3m),方案集A对指标集B的属性矩阵即为决策矩降_Y=(Y)。

在标准化处理后,再采用均方差决策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值。计算原理是:将每个评价指标作为随机变量,方案集Ai在指标集Bj下的无量纲化后的属性值z ij为该随机变量的取值。首先求出这些随机变量的均方差,再将这些均方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的结果即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按照上述方法,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无量纲值,算出各个评价指标每组数据的均值,均方差系数,进而算出评价指标权重,具体权重值见表4所示。

表4中得出,各子系统的权重值即为子系统所对应的所有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值之和,从中可以看出琼中县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性分别是:生态环境承载系统,经济承载系统,社会承载系统。而且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占了一半以上,为50.17%,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分别占29.7%和20.13%,基本等同。可以看出,在琼中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自然生态才是当前琼中的优势。

3.4评价结果

对表4中所得的权重值,根据公式:D.(W)=算出各指标的评价值并进一步求和得到各承载子系统的评价值,并将各承载子系统的评价值汇总得到2007-2012年各年度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评价值求和汇总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1)琼中县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在2007-2012年间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琼中土地承载力几乎翻了一番,从原来0.3343提高到0.5512,整体表现为调整中增长的趋势。

(2)从三个主要系统因子的年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三个承载子系统间互相影响,协调不一。琼中县经济承载力在2007年到2012年间也不断增长,趋势与其综合承载力的发展趋势比较吻合,这与琼中县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而生态环境承载力却表现为逐渐下降,社会承载力比较平稳趋势。

4.结论与讨论

城市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过程。要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利因素,如何协调好生态

社会

经济三个子系统是必然选择。而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土地承载力是决定城市发展容量。

本文分析了琼中县2007年-2012年间土地承载力综合变化趋势,表明琼中县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关系。

(1)从三个子系统综合分析显示,琼中县过去六年中以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为主,占权重的0.5017;经济承载系统第二,占权重的0.2970;社会承载系统最弱,仅占0.2013,说明琼中县长期以来都是以消耗生态环境本底值、提升地区承载力,服务人口增量,经济发展与当地社会功能性承载力相对比较均衡。

(2)琼中县六年来土地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这是琼中县多年来努力发展经济、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特别在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出台后,琼中通过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环境理顺、社会配套服务完善等方面扩大整体承载力。

(3)虽然城市整体承载力提升,但三个子系统发展不平衡。社会承载力缓慢提升、生态承载力下降加速,只有经济承载力与城市整体发展比较匹配,而生态环境承载力却表现为逐渐下降,社会承载力比较平稳趋势。作为城市地区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三方承载力都要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综合分析土地资源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探索山东省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论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性
浅谈疑似命案现场勘查的体会
机械产品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