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感技术在泥石流灾害勘查中的应用

2017-11-02史俊龙

城市地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

史俊龙

摘要:由于浙江省山体与沟谷结构复杂,并且在台风汛期时,降雨量大等因素,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财产安全,所以泥石流灾害勘查和防治工作来越受到重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在泥石流勘查中的应用,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的结合应用,使得在泥石流灾害中信息数据获得更加准确和便捷。

关键词:遥感技术;泥石流灾害;勘查应用

遥感技术相对于其他勘查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和经济等优势,并且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相结合,使其在泥石流灾害勘查中得以应用。通过全球卫星实时定位的特点,及时锁定泥石流灾害区,并且通过遥感卫星对灾害地区传输观测数据,在第一时间对泥石流灾害程度和趋势有所了解和准备。利用遥感技术、GIS和GPS技术,进而建立了三维遥感地形,打破了传统勘查方法的局限性,使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有着显著提升,遥感图像的形象和真实的特点也为之后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勘查的相互协作和结合,对泥石流灾区实情和趋势分析更到位,信息获取更加全面。

一、泥石流遥感解译方法

1.1直接判断法

在泥石流灾害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便于实地情况更直观和真实的体现在图像上。例如泥石流沟谷产生时间段不同,图像显示色泽也不相同,在最近时间段发生的泥石流沟谷呈现白色线状,在早起形成的泥石流沟谷呈现灰暗色条带状,通过图像显示特点分析和判定,来对泥石流沟进行确定,并且以此推测灾情情况,和受灾范围。

1.2对比法

在泥石流发生的不同阶段,遥感技术可以对泥石流的变化细致的体现在图像上。通过遥感技术在泥石流爆发去拍摄照片时,如果泥石流灾情是在近期发生,所拍摄的照片中影像特征和走势明显。如果泥石流发生时间与现阶段相隔较长,所拍摄的照片,会因为人为改造和自然风化等因素的影响,泥石流影像特征不够明显。通过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泥石流行迹变得模糊不清或者不复存在,所以在信息采集和勘查时,要参考和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航片,进行综合分析考虑。

1.3不同比例尺航、卫星图片配合使用法

不同比例下的遥感图像,所涉及视域范围也不同。通过不同比例大小的航片相互结合和协调使用,从大体上对泥石流有整体的分析,然后细致分析单一情况,相互结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比例尺大的航片了解泥石流灾情面积和确切位置,对于泥石流沟的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以及财产损失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在使用比例尺遥感图像时,可以对泥石流空间分布于断裂构造关系直观的反应。

二、石流灾害遥感调查工作步骤

2.1遥感图像室内预判

在对灾区进行灾情判断时,通过利用遥感图片,并且结合灾情资料在第一时间对灾区情况进行判断,以便接下来工作的开展,通过航片和遥感图像的结合使用,在重灾区进行标识和解释,对于不利于发现的位置圈点出来,及时进行核查。遥感图像对于室内预判和第一手信息的收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之后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2.2遥感影像分析

依据遥感影像与泥石流相关的光谱特征,来进行对泥石流易发环境和泥石流的研究分析,并且在研究泥石流灾害的同时,充分分析考虑泥石流形成原因和环境条件,将多方面因素和影响作为一套系统加以分析研究。在遥感影像分析技术上,对于泥石流光谱信息的分析准确到位,并且通过实地采取样本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保证泥石流光谱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对泥石流灾区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容易形成泥石流的原因和环境影响,加强对泥石流灾害的预防工作。通过遥感影像分析,泥石流与背景环境等光谱亮度差值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泥石流灾情充分了解和分析,在治理和防治领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在遥感图像上标识解释标志,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地上物特征和信息的反映出来,是工作者更准确和便捷的对灾区情况进行分析,对地上建筑物等更快更明确的识别。在图像标识解释标志上,分为两大类,直接解释标志和间接解释标志,在直接解释标志上,对于目标物的形状、大小、色泽各位置等都有直接明确的标识,对于后期治理和救援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间接解释标志上,对于泥石流发生时间、周围环境条件和目标地物等方面有明确标识,在整体上体现泥石流的情况。遥感图像上泥石流的直接解译标志主要有顶部呈瓢形,山坡陡峻,岩石破碎强烈,色调深浅不一,冲沟内有大量松散固体呈浅色,冲沟内沟槽不明显甚至不存在,可以对汇水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等呈现明显的区别。在沟内形成的汇水区,地形严峻,植被树木覆盖率低,岩石结构松散,容易形成坍塌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在泥石流流动过程中,常常呈现条带状,轮廓经常改变,并且在沟口地区容易形成堆积区,导致河道在此改变,沿着堆积区边缘流过。有些扇形地上的放射状冲沟群十分清晰。泥石路等自然灾害多发区,普遍岩石结构性质不佳,在遥感图像上滑坡、崩塌、泥石流常沿线性构造密集带或环形构造边缘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在泥石流災害的多发区,地质结构普遍不稳定,通过遥感技术对这类地形的勘查时,直接预测出泥石流的发生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资料,可与对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区进行勘查,以便及时做出防治措施。

结束语:遥感技术在泥石流灾害勘查中的应用和普及,对于我国泥石流的预测、勘查和防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遥感技术在灾害发生后调查灾情、检测灾情趋势和防治方面具有整体贯穿性,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遥感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突破,遥感图像分辨率的提升,在泥石流灾害勘查和预测中的作用和意义愈发明显,逐步成为灾情勘察和预测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在现阶段全面推行遥感技术,在泥石流灾害的勘查工作中,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缺陷,有待予遥感工作者和泥石流灾害工作者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解析地理试题的研究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遥感技术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遥感影像的湿地解译方法研究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双台河口芦苇湿地分布信息提取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的海上溢油应急响应
测绘工作中测绘遥感的应用
地理检测中测绘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