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减压切口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2017-11-02令狐庆
黄 奚,令狐庆*
(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徐州 221000)
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减压切口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黄 奚,令狐庆*
(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徐州 221000)
为探索减轻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的方法,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减压切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表明,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减压切口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具有减少水肿、减轻疼痛,且还减低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减压切口;环状混合痔手术
痔术后水肿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是长期困扰肛肠科医生的难题[1],术后一旦发生肛缘水肿,会引起和加重肛门坠胀、疼痛、合并感染和残留皮赘,降低了手术质量,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负担。本文主要针对环状混合痔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减压切口配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来自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6~72岁,平均(40.25±6.50)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70岁,平均(39.10±5.83)岁。上述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可比性一致。
1.2 诊断标准
①指诊:痔区可触及明显的粘膜增厚感,齿线沟消失,肿物跨越齿线上下。②肛门镜检:同一位点处可见肿物跨越齿线上下。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小剂量鞍麻下行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均于肛缘5-7点位选择切口做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均于术后第一天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术后均每日换药一次,换药时切口局部覆以三黄油纱条,肛泰栓1粒塞肛。
1.3.2 治疗组:于常规处理基础上,在环状混合痔外痔部分剥除,内痔部分采用痔疮自动套扎器套扎(RPH术)后,于肛缘5-7点位选择切口做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并选择在肛门皮肤隆起较高处及皮下静脉丛曲张明显处做减压切口,方向围绕肛门外口呈放射状,切口深度达皮肤全层。
1.3.3 对照组:仅作常规处理。
1.4 观察指标
主要针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于术后第1天、第7天对疼痛、水肿、出血及切口愈合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为了更好更客观的评估疗效,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观察指标,将主要症状和体征根据轻重程度进行量化。疼痛:疼痛效果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代表完全无痛,10分代表疼痛最剧烈。术后肉芽生长情况、水肿及分泌物情况等计分标准见表1。
表1 观察指标综合计分标准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统计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Student-Newman-Keuls法),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所有统计过程在SPSS 13.0中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经治疗,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5.73±2.75)天,对照组为(24.24±2.97)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2.2 疼痛情况(表2)
表2 疼痛情况比较
2.3 水肿情况比较
2组术后第1天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7d水肿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水肿情况比较
3 讨 论
肛门部手术后局部水肿、疼痛是困扰肛肠科医生的难题,而对于降低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率上,积极的预防是关键。因此,在手术防治术后肛缘水肿方面,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组织渗透压上。
我科总结全国肛肠名专家令狐庆主任经验,认为采用部分括约肌切断术配合合理的减压切口,是达到减轻环状混合痔术后局部水肿、疼痛的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
对于痔术后水肿、疼痛,令狐庆主任指出主要是由于手术损伤局部组织引起外括约肌随意收缩及肛门内括约肌痉挛,使局部静脉血液及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局部组织水肿,从而加重了渗出液和炎性物质的潴留,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加剧。如果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切断部分内括约肌下缘,可以有效地改善内括约肌的痉挛状态,缩短痉挛时间。可以使肛门保持较松弛的状态,切口内引流更为通畅,局部静脉及淋巴液循环也能得到明显改善。再合理的采用减压切口,有利于渗出液及局部炎性物质的排除,从而减轻术后水肿和疼痛。
实验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采用减压切口配合部分括约肌切断术可以有效缓解术后水肿和疼痛,在环状混合痔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郑少康,杜刚毅.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在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1):32.
[2] 李少珠.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概况.右江医学.2010,38(3):349.
R657.1+8
B
ISSN.2095-8242.2017.050.9725.02
令狐庆
本文编辑:李新刚